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2-03-03董焕荣
董焕荣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后期培养的,并且会逐渐成为帮助人们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的法宝。为了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新思维,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兴趣;创新
引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教学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主动自觉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质疑、批判、探索与求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切实落实素质教育。
一、提升初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关键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这对学生后续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学校以及家长在这段期间必须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共同监督。在数学教学方面,数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显著提升。在学习中,学生可运用数学知识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目前,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许多教师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创造力,转变了传统教学观念,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数学素养。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保证整体教学工作具有规范性,保证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通有效性培养,保证学生创造性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保证学生能形成较好的数学能力。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保证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更加全面的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目前正在实施核心素质教育体系,实行针对性教学改革。新教学体系教学生专业知识,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培养。科学教育促使我国蓬勃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效率较低,在初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1、单向教学
目前,为了提高我国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正在进行素质教育。在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初中教学是学生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教师教学中采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记忆公式概念,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课堂上,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很少与学生交流。老师们只向那些学习成绩最好的人提问,所获得课堂反馈不及时。传统数学教学很枯燥,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时,可能会分散注意力,这会导致学习效果下降。教师应形成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不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初中数学课中,教师在制定课程时,是按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来制定的,这种教学导致一部分学生较为被动。对于成绩较高的学生而言,他们领先于目前的课程,跟随现时进度,会影响学习效率。此外,这就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相反,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由于掌握知识基础稍低,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新的知识点学习。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未考虑这一因素,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些学生未能及时消化以前的知识,新知识只会增加学生压力,长此以往会大大缩减学生学习兴趣,归根到底是学习的阻碍。尽管这种方法能让教师控制教学节奏,便于开展相应教学活动,但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成绩严重的两极分化,这不是针对性教学方法,学生非常被动,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不好,教师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师生逐渐疏远,学生自主性没有被激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在新教学环境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多与学生沟通,打破彼此之间的隔阂,从而真正掌握学生实际状况。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具体对中学生而言,指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敢想、敢做、敢说并能进行独立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一是激发创新意识。一方面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的数学情境;另一方面,当学生已有了正确的想法和做法时,还要让学生想想“还能发现什么”、“还能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一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勇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二是培养创新胆量。一方面,在课堂中保持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启发、诱导、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和权威,强调一题多解、一图多变、多种角度看问题。三是利用评价促进创新,要及时鼓励、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1、创造情境。我们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民主、自由、平等、和谐,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教学相长。要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连,教师的思维要具有创造性,并以创造性的身份进入到设置的课堂情境中去,为学生提供联想、善思的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情境。
2、激发兴趣。学生有创新的行为,首先要对创新产生兴趣。创造兴趣对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老师一定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动机和兴趣。必须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创造力作为思考问题和找到解决答案的一种全新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创造力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心理能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升。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学还应确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掌握学生实际,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力。促使学生们意识到在各行业的发展中都必须有较好的创造力,只有保持创造力,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其次,创造力非常复杂,具有一定挑战,在创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问题,此时,教师应适当协助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传统观念进行不断完善创新,从而更好的化解困难。因此,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水平,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注意教学内容,为他们灌输正确三观,促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这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3、鼓励质疑问难。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应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逐步做到善于提问。要学生敢问,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他们的热情。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教师都要努力做到认真、善意对待,绝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没有意义、不好回答的问题而表现出不耐烦。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都应鼓励学生提问,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的习惯。
4、引导求异思维。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讲课中,时时启发学生对一个问题有何不同看法,大胆发言,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5、重视数学实验教学
说到实验,多数人认为那是自然科学的事,与教数学无关,受此观点影响,很少有教师在教学课堂演示或学生动手实践,实验是学生感知事物表象,获取感性认识,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桥梁,数学实验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试验来进行探索学习的数学教学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升华出来的。
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意识,绝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和创新,从现在做起,从每堂课做起,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创新意识才会深入人心,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方案具有针对性,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世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学,2020-09.
2卢庆芳.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学,2020-07.
3安月容.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学,2020-04.
4王寧赵锦朋.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学,2017-07.
5李娟.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学,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