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互嵌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2-03-03吴兴岩段银河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吴兴岩 段银河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带动了民族互嵌社区的形成。如何处理好民族互嵌社区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认同问题,成为影响民族互嵌社区社会治理和脱贫成果巩固成效的关键要素。云南省剑川县老君山镇散居特困彝族群众在整体搬迁至嵌入白族聚居村落的索玛小镇后,典型的民族互嵌社区得以形成。文章通过对索玛小镇搬迁历程及搬迁安置后续治理模式进行调研和分析,认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引领,以“党建+”模式强化社区治理、民族关系建设和文化融合,是该社区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其实现后续产業振兴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民族互嵌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新时代滇藏茶马古道民族村落振兴发展研究”(18XJCZH002)。

作者简介:吴兴岩,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段银河,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云南大理671003)

中图分类号:D6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2-0039-03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状况的客观描述和对我国民族关系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根基,也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指引方针。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此后,学术界对“民族互嵌社区”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郝亚明认为“嵌入”作为新型的多民族社会结构模式,描述的是各民族之间共生共荣、相互依赖的关系及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情感关联,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目标是构建一种有机的民族团结[1]。杨鹍飞将“民族互嵌”定义为在同一区域内不同民族身份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交融并相互包容的关系[2]。温士贤以珠三角地区为研究案例,从社区功能的视角将民族互嵌社区分为居住型民族互嵌社区、生产型民族互嵌社区、商贸型民族互嵌社区、宗教型民族互嵌社区四种理想类型[3]。曹爱军认为,“互嵌”在浅层意义上强调的是行为的互动性和状态的依存性;在深层意义上描绘的是行为主体在交往互动中达成的情感、利益上“唇齿相依”的联结状态以及基于互惠、信任的行为规则和文化模式[4]。王茂美认为,培育和整合多民族社区的公共参与意识是构建互嵌式族际关系的前提,社区服务意识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是互嵌式族际关系构建的核心[5]。通过梳理以上文献不难发现,社区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是各民族相互交往的基本场域,也是各民族构成民族互嵌社区的基本单位。因此,在民族互嵌社区推动民族关系稳定发展,提升居民的民族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民族互嵌社区案例选取

位于云南省剑川县老君山镇新和村的索玛小镇,是老君山彝族社群众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地。该社区位于白族聚居村落中,与当地民族居民形成了互嵌的格局。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深化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断推进,该社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方面的建设成效明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索玛小镇社区群众原先主要居住在剑川县海拔2800~3200米的“九山八箐”上,受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业结构单一、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差等多维因素的制约,实施产业扶贫难度高,就地脱贫问题难以解决。因此,该社区的脱贫问题也成为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14年,剑川县制定并实施了《散居特困少数民族扶贫开发规划》,启动老君山镇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2016年,老君山镇把这些深居老林的彝族群众列入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实施范围,投资3000多万元,在距离原居住点约35公里远的坝子里,建成一个全新的安置点——索玛小镇。2018年6月,新和村老君山彝族社群众搬出大山,迁入索玛小镇,开启了新生活。

新和村共有5个村组,除索玛小镇的居民为彝族外,其他村组的居民以白族为主,索玛小镇则嵌入在白族聚居村落内。那么,本文以互嵌的角度分析索玛小镇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切入。其一,从索玛小镇嵌入的空间位置来看,该社区作为不同民族的社区,在空间中已呈现了嵌入的格局;其二,从索玛小镇与周边白族村落的民族文化互动方面来看,索玛小镇以发展特色旅游小镇为载体,以彝族传统节庆活动火把节等为契机,加强了村落内白族、彝族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逐渐形成了和谐安定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格局。显然,索玛小镇与周边白族村落在空间上相互嵌入、文化间相互包容,具有强烈的社区共同体意识。基于对索玛小镇的搬迁历程和后期社区建设的调研可以发现,在民族互嵌社区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党建+”的模式强化社区治理、民族关系建设和文化融合,是社区实现民族团结、和谐发展、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

二、索玛小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老君山镇党委、政府按照“易地搬迁推进到哪,党的建设跟到哪”的原则,在新和村老君山彝族社组建了党支部,以“党建+”模式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随后,老君山镇政府通过采取产业培植、组织化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智志双扶等一系列措施,加大后续帮扶和巩固的力度,巩固民族团结工作的政策,进一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与周边村落形成民族团结、开放融合、感恩向上的社会环境。

(一)“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共推民族发展

在剑川县实施易地搬迁扶贫“三年行动计划”中,老君山彝族社群众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寒山区,其特有的生计方式和浓厚的安土重迁观念,使得在易地扶贫搬迁前期群众搬迁动员工作难度极大。老君山镇政府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10名党政领导班子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老君山彝族社社长等当地精英能人为切入点,重视并重用当地精英能人参与动员群众搬迁,同时以县公安局作为帮扶单位,逐渐形成了“党建+精英能人”的动员搬迁模式。镇村干部一户一户去做思想工作,组织召开搬迁群众动员会议42场次,征地说服动员会议24场次,项目协调会议19场次。在这些协调或动员会议中,老君山彝族社社长不仅要面对彝族群众,还要面对被征地的白族群众,既要做好搬迁动员思想,又要做好征地的安抚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协调沟通,易地搬迁工作逐步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骨干力量;内生动力较强的群众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索玛小镇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在社区内完善了党组织架构,形成了一支政治信念坚定、行动担当过硬、作风正派务实的社区党支部工作队伍。少数民族干部成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桥梁,在引领当地民族群众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及进行社区的后期建设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和村党支部各民族党员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發展”为引领,强化了社区居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愿。

(二)“党建+”强化社会治理,构建文明家园

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社区以“党建+”强化社会治理模式,不仅维护了社区秩序稳定,更是团结社区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索玛小镇在新和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围绕民族团结工作方针,立足于当地白族与彝族的风俗习惯,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完善村庄治理制度,逐步实现社会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实行片区治理制度,推选片长负责制。索玛小镇以社长为安置点片区片长,在社区内开展自我管理服务,反映群众诉求,建立居民纠纷调解室,及时排除、化解社区居民矛盾。二是以法治宣传活动为重要载体,对居民开展普法教育。索玛小镇在法治宣讲活动中,通过专家讲座、图片展览、实地参观等形式,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为构建文明家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索玛小镇作为一个新嵌入在白族村落的社区,推行片区治理负责制、法制教育等活动,增强了群众在村落内的社会治理力度,也提升了社区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识。

(三)“党建+”促进文化互嵌,共建文化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推动民族文化互嵌,最重要的是深化民族地区文化认同,构建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6]。索玛小镇广泛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促进社区居民文化之间的交流,共建文化共同体。

一是以火把节等彝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为载体,增进社区居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2019年索玛小镇举办的火把节活动中,既有来自村落内的白族群众代表和彝族群众共同参演,也有来自丽江宁蒗彝族同胞参加活动。民族节庆活动已然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载体。二是开展“自信、诚信、感党恩”的主题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和文化建设,以送戏下乡、民族政策宣讲等方式,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建立村史馆,将易地扶贫搬迁历程以图片、音视频、有纪念意义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等形式展览在馆内,对群众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民族地区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民族互嵌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启示

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形成的新社区中,“党建+”模式已成为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实践路径,且支撑着民族互嵌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社区呈现出各民族和睦共融、互相尊重、团结发展的和谐景象。索玛小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实践路径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互嵌社区的构建提供启示。

(一)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将民族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为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的目标而不断探索。索玛小镇坚持以“党建+”的模式,动员贫困群众搬迁,将散居民族进行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促融入、能致富”,并作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促进民族互嵌社区的形成。同时,以“党建+”促产业就业发展,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建立扶贫车间,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增加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二)加强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的培养

“发展一名民族干部,就是团结一个民族。”[7]151当地精英能人通晓本民族的语言、习俗,知晓本民族群众的思想情感和诉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背景下,精英能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建设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向导”、发挥着“领头羊”的骨干作用。因此,将当地精英能人发展和培养为社区基层干部,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通,是实现真正的民族互嵌的根基[8]。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之间能够互相交流是实现云南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关键。因此,要营造以各民族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铸牢中华民族认同为核心的发展局面,促进民族地区群众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考文献:

[1]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3).

[2]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广西民族研究,2014(5).

[3]温士贤.城市民族互嵌社区的多元类型与建设理念——基于珠三角地区的案例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4).

[4]曹爱军.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功能目标和行动逻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

[5]王茂美.多民族社区自治:互嵌式族际关系构建的实践场域——基于云南农村多民族社区的实证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6]张宁.“民族互嵌”视野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路径研究[J].南方论刊,2020(5).

[7]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研究”课题组.民族团结云南经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调研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8]刘成.民族互嵌理论新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5(6).

责任编辑:钟雪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浅析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当代价值
精准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分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从郭嵩焘的资本主义观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到自觉的转变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