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辩证思维训练策略探究

2022-03-02屈保川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血肉纪念日作文题

屈保川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的新形势,当今社会更多地需要具有思维品质,能深度学习和创新的人才。”因而,学校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把认知推向深入。而高中写作就是学生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集中体现,更需认知的复杂化和立体化。教师要结合高中作文题材多样化的特点,重视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缺陷和困难,提高写作能力。近年来,对辩证思维的要求也显性地体现在了作文命题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既从宏观角度分析,又从微观角度把握,提出若干策略,把对辩证思维的训练落实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一、“形而上”与“形而下”

《易经》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行而上”是指虚空的、精神的;“行而下”是指具体的、物质的。这里所说的“形而上”是指一些文题看上去可写的内容很空虚,似乎抓手并不明显;或者看上去可写的必须是“高大上”的内容。这些题目很难用道理尽述,实在不是一篇800字左右的小文章能够完成的。学生必须把话题具体化、实在化,否则,一旦把写作重点放在宏观方面,导致写出的文章空洞庞杂,过于宽泛,很容易把作文写成政治文论,这就背离了语文考试中关于思维检测的初衷。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关于毛泽东对体育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效果的论述,谈体育是一个引子,重心应该是言外之“理”。把握“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明了强者不可以滥用其强,要防止盛极必衰,由盛转衰。强弱的变化,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面对题目提供的框架,联系生活实际,发掘一些与话题相关联的具体的写作材料,选取更加具体的“形而下”材料作为切入点、着墨点,学生才能写出具有生活气息的文章。这就需要在平时多训练学生对“形而上”与“形而下”两者之间的辩证思考。

二、“言在此”与“意在彼”

这里所说的“言在此”是指命题者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情境,题面可以根据感官进行直接领悟。“意在彼”指的是命题者提供一个更需要深层次解读的抽象的概念,不能把理解仅仅停留在作文题的表层。

比如2021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文题围绕“纪念日”这个语料关键词,是必须关注的“言在此”。“纪念日”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路标”,更是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无论是个人的“纪念日”,还是国家、民族的“纪念日”,都在激励我们要牢记历史、逐梦未来。作文材料以“纪念日”为抓手,而希望把学生的思考引向“远方”,这就是“意在彼”,希望学生能辩证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启发考生聚焦重要历史节点,梳理国家、民族走过的凝结着鲜血与汗水、饱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伟大历程。同时,将个人成长的“纪念日”与国家、民族关联,思考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理想、责任、使命、担当等问题。我们在具体审题时要具有辩证意识,才能够看到作文材料所呈现出的事物的几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顾及“此”与“彼”之间的辩证思考,进而深入地对作文材料的本质进行把握。新高考背景下,很多作文的阐述与续写,必须把“言在此”与“意在彼”有机结合,才能写出具有辩证性的作文。如果丢失了这层辩证性,只顾及一点,其写作必然是顾此失彼,不够深刻。

三、“丰血肉”与“硬骨立”

“丰血肉”是针对那些材料信息量比较大,需要考生抽丝剥茧才能看到核心意识,从而确定写作主题的作文题。“硬骨立”是指有的作文题目信息量很小,只有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就如同立起一根硬骨,需要考生通过想象来丰富血肉,增加大量信息,才能完成对题目的正确理解。

作文题目信息量的大与小关乎学生思维能否展开的问题。赵国青老师说:“由血肉丰满之肌肤看到骨骼之挺立,需要学生展开辩证性思维,去伪存真,去粗取细,才能抓住主题之要害。”例如2021高考浙江省作文题:“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高考佳作《得失之上,诗意栖居》中把“将得失视作起点、终点或是过程,则意味着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当作写作的重点,“丰血肉”工作完成,从而揭示出三种“得失观”的共同局限——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硬骨立”得以挺立,骨肉匀称,思辨清晰,行文由浅而深,有承有转,自然地走向深刻。

四、“泼笔墨”与“留空白”

在高考写作中,由于篇幅问题、时间问题,不可能把所有思考都展开。所以考生写作时,必然存在着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的详略问题,需要精雕细刻的地方,必须大肆泼洒笔墨,让笔触深入精微。这就是所谓的“泼笔墨”。对于与主题关系较小的内容,在有效的篇幅内,尽量节省笔墨,留出给人思考的空间,此之谓“留空白”。

“泼笔墨”与“留空白”之间的辩证关系,考生在高考写作中必须有机生成,才能展示出文笔内容的有效性。如果均衡写作,四平八稳,只能造成写作的臃肿化,没有灵性,更没有思考的空间。“两者加以区分,辩证对待,才能使整篇作文呈现出一种韵致,增加行文上的跌宕感。”(张丽艳.高考作文思辨能力的有效提升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例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要求“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从第一幅画面可以看出,描红时,起笔应该积极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以藏锋守拙的方式,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突出生命的质量感。显然,对于这部分内容应该大肆“泼笔墨”,才能使得写作重点突出,呈现出精神上的高规格。从第二幅画面可以看出,行笔中,笔法应该不偏不倚,中正平和,这也如做人一样,怀一颗公平公正之心,以脚踏实地的努力,追寻美好的梦想。显然,这部分内容要“留空白”,一笔带过;从第三幅画面可以看出,收笔时,笔法应该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把握好最关键的一环,让生命在低调含蓄之中表现出淡然平和的美感。对于这部分的处理也应“留空白”为好。三者之间辩证详略,虚实相生,才能呈现出摇曳多姿的空灵之态。“泼笔墨”与“留空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细细甄别锻炼,才能达到写作更高风格的展现。

“课程性质”指出,要“发展(学生)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基本理念”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这是从总体上提出了发展“写作思维”的要求。这就要求一线教学活动必须积极探索把辩证思维融入写作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高考写作中,在辩证思想的指导下,都能够深入问题的本质来看问题、分析问题,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既有左右逢源的写作材料,也有切实可用的写作方法,从而抓住高考作文的考查关键。也只有抓住了辩证思维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严格训练,学生理解了作文的本质内涵,才能够真正地写出有思想的文章。

猜你喜欢

血肉纪念日作文题
纪念日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黄显声:血肉长城第一人
血肉相依
血肉相依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结婚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