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与反思

2022-03-0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实训职业

杨 孟

(河南省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 南阳 474550)

1 本文的研究背景

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开设有平面设计专业,但平面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制约了专业的发展。主要问题在于平面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较为单一滞后,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专业教学效能较低,毕业生就业能力较弱。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时难以适应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生涯发展也有不利影响。通过对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分析,问题大致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平面设计的专业特点是注重操作性和实训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大部分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是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训课操作,没有把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创造性学习热情缺乏,创新激情不足,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出现脱节,就业竞争力较弱。出现了学生从学校毕业上岗后需要再次接受企业培训的怪相。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持续发展。

1.2 教学内容滞后专业发展

大部分职校专业课程依然是按照专业教学大纲先进行理论学习,再上机实训操作,而教学内容往往与设计专业社会性的关联度不高。专业课程更新滞后,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不足,不能紧跟当前设计行业的即时性和需求。现今网络资源丰富发达,各种各样的专业教程和优秀设计作品层出不穷,设计理念和观念众多。教师如何把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如何积极调研企业及社会的需求,简化枯燥的理论知识,优化实训课程的内容,开发适宜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校本课程和教材,密切专业课程和教材之间的关联度和效能,是专业教学实践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教学方法单调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和学校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投入,各个学校的实训装备设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更新。以我校为例,近5年以来已相继新建或更新设计类专业计算机实训室5个,平面制作实训室2处,能够提供260位的实训岗位。这些实训装备和场所的更新对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辅助手段都有极大的提升。硬件方面的提升较快,现在需要做的是师生的教学观念需要相应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仅仅体现在多媒体教学和电子课堂等上面,这些内容往往照本宣科与学生实际需要脱离。也有的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大胆实行新的教法学法,推行“教、学、做合一”的专业课教学方法,但这也往往只是把项目案例作为教学示范,作为课本理论知识的佐证事例,再加上任务设计的不科学不规范,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也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些问题和困境在大部分同类院校中存在。

2 本文研究的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重点对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优化设置、教学目标方法及效果评价的改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创新实践和应用能力。从学生职业技能和就就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出发,紧贴社会和企业人才的需求,构建企业需求—校内专业课程设置—项目任务实训—企业就业的培养模式。

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平面设计专业相对滞后的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的提升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目前职校学生较弱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升也有作用。

3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改革,就是要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与社会和企业高度融合,顺利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和衔接,使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课程改革必须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要把加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理念贯穿实践始终,合理进行专业课程规划调整,已求达到专业紧跟市场需求又好又快发展。

4 本文的研究目标

对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进行优化设置,构建了以项目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调研、实践研究对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进行优化设置,合理开设专业课程,确定理论课的实用性,提高实训课的有效性。强化设计的教学主线,降低绘画基础课程的教学比重,提高设计课程开设比例。强调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开放性实践能力。

构建以项目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创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学理论与专业实训的一致性。在专业实训课教学中,以案例任务和企业实训项目为应用平台,建立实训课程的完整体系。以平面设计专业的实际工作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内容由简入繁,由单一课程练习到最终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运用企业一线设计流程来进行专业实训过程组织,让学生在仿真模拟的环境下学习专业流程和设计技巧,为学生专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能够顺利实现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就业的衔接。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企业的反馈调研和毕业生的回访问卷,总结出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改进策略,为下一步专业教学实施做好理论基础。行业企业调研,主要是弄清楚企业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

5.1 通过走访企业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人员座谈交流,了解企业对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建议及意见,对企业现状、岗位需求,人才结构要求有准确地把握和认识;倾听企业一线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建议等,找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5.2 通过企业走访座谈和调研的统计分析发现企业需求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企业的衔接融合度要求较高,要求能够准确理解企业文化内涵,快速了解客户需求。从反馈结果来看,由于设计观念更新换代很快,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已经相对落后于市场,专业技能还不够熟练,不能够跟上企业工作的效率和节奏。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强烈感受到社会对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需很大求,看到当前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与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调研中发现,企业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期望学生召之即来,来之即用,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毕业生刚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但在学校学习期间的专业知识和企业需求间的差距,使很多学生不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的需求。面对企业的需求和学生与岗位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尽快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创新实践和应用能力,从学生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出发,紧贴社会和企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根据调查反馈结果,我认为需要进行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尽快开发校企深度融合无缝衔接的校本教材体系。可考虑采用项目驱动,实训要结合实际操作内容,一定要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优先考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倾向于实训。

二是在专业知识方面,注意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时效性,应及时更新换代。尤其是注意专业趋势和发展方向。

三是在专业技能方面,学生的实践,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要针对行业企业的需求去进行选择。比如说不同企业对于设计软件的倾向性使用率等等。

四是在工作态度和职业认知方面。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生涯规划;重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工作踏实;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五 研究成效

这次的实践研究体现了平面设计专业的规划需求,企业发展需求、学生的应用需求三者的统一融合。教学改革实践阶段成效明显,教学模式初步建立,具备了应用推广价值,较好地适应了专业的发展需求。研究具有以下特色和成效:

一是对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进行优化设置,构建以项目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训课程的比例。合理开设专业课程,确定理论课的实用性,提高实训课的有效性。强化设计专业的教学主线,降低绘画基础课程的教学比重,提高设计课程课时数。强调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开放性实践能力。

二是构建项目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创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学理论与专业实训的一致性。在专业实训教学中,以案例任务和企业实训项目为应用平台,建立实训课完整体系。以设计专业实际工作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内容由简入繁,由单一练习到最终的综合运用,运用企业设计流程来组织专业实训环境,让学生在仿真模拟的环境下学习专业流程和设计技巧,为学生专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能够顺利实现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就业的衔接。我们将在后续的专业教学中对这一教学模式继续进行深化、优化,使之内容丰富易用。

三是在建成了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资源基础。学校的中心机房建成了基于设计专业的自学平台,平台涵盖设计资源、设计前沿、软件技巧、作品赏析、交流学园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预习、复习、测试和进行项目拓展练习。

项目教学模式在平面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师的专业实训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专业教学环境积极向上,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充分说明了该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推广应用价值较高,成效显著。

6 小结

在研究实践过程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深入解决:

一是项目和任务的设计不够科学规范。这一点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由于时间仓促和专业知识的不足,我们专业教师设计的项目还不够科学规范。怎样做到既要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又要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我们今后需要重点改进研究的地方。

二是专业实训课教学与企业需求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学生对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应考虑强化企业实践对于专业教学的推动作用,专业教师要不断在项目任务设计中强化实战效果。

基于企业需求来改革专业教学体系,必须明确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创设真实的职业实训环境,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过项目实战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职业发展能力。在校期间,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毕业后能快速融入岗位需求,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方式、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方向,坚持不懈的的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科学规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专业应用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实训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写作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