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教育策略

2022-03-02施杨梅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施杨梅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 江苏 盐城 224000)

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生气勃勃,传统的满堂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教育行业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改变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质量和应用效率。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借鉴历史经验,结合时代发展,灵活运用陶行知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进程中,语文是较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不光涵盖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还包含了诸多生活化的知识,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文化内涵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学会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不一样的学习感受,逐步强化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一、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概述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总的分为三个部分,即生活、社会是教育,教学做合一体系是教育。另外,陶行知对“行知”思想也有独到的见解,据说他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陶行知再三强调生活对于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他强调生活实践与教育相统一,学生所学的知识应应用于生活,这就是“教之以教为本”的意义,他指出“德为人生之本”的观点,即“行为大于知识,生活教育才能实现”。

当前我国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同时又强调了实践的作用和学生综合技能的发展[1]。结合我国教学现状,将陶行知思想融入教学改革当中,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能够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新社会提供新人才。

二、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增强学生人文素养

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小学生来说,文学素养能够影响一生。文学素养本身就是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本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及内涵,还可以借助一定的阅读来积累,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生活趣味。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借助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现实生活教学活动中,活跃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丰富学生的认知意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模式相对严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一般采用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语文课本知识的认知有限,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语文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促使其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去天马行空想象,以此来活跃整个语文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语文教学模式单一、死板

当前,对中国教育影响的评估更多的是基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是:理解单词,阅读课文,标注段落,分析文章。这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却忽略了课堂调查。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之甚少,以至于有些学生无法跟上语文教学的进度,而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适用性这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小学生感到乏味,枯燥。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化严重,学生主体性缺失

教师解释课文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写新字,并完成课后练习。一般说来,经过这样的过程后,一节课基本上就过去了。教学中缺乏创新,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对课文理解不深。教室里只有表演者和听者两种角色,教师说话时间过长,以教师为主体,与教学实践脱节,无法取得真正的教学效果。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运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语文课不应是枯燥、呆板的语言复述,而且应该是一种有趣的,充满活力和热情的文化学习活动。就拿《秋游》来说,就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师讲课,学生聆听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选择一节课,引导学生去课堂外面,去学校的林荫小道,去学校的各个角落,寻找秋的足迹,感受季节变化的神奇。从而使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与作者的立场相一致[2]。它还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把语文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半截蜡烛》课上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课文。请学生扮演伯诺德太太的家人或敌人。模仿人物的语言表达和行为,通过实际行动来解读文本内容,深化对文本意图的理解。

(二)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学做的思想教育中,做处于教学的首要位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比如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堂上,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本文结论比较,以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小学生对小实验很感兴趣。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开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保证学生们的安全。这种需要学生动手的小实验,既能使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得到有效提高,又能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又以《借铅笔》为例证,鼓励同学们先在同一张桌子上做示范,让大家都有机会进行体验。接着,挑选几组学生,在讲台上进行表演示范,并要求其他学生发表评论。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课文理解能力以及学习效率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陶行知先生主张对学生进行创新培训,致力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以此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真正的语文教学中,以《有趣的发现》课为范例,教师读完课文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问题时,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每一个学生的思考角度都不一样。若问不同的问题,答案就会不同,课堂上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先问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扩展学生的想象力,最后再问深层次的问题,如:“为什么燕子经常停在电线上却不触电?”借助于这一发散问题,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3]。

(四)解放学生头脑

陶行知曾经说过:“让孩子的思想自由思想,让孩子的眼睛自由观看,让孩子的手自由接触到伟大的社会和自然,让孩子的时间自由学习他想学的东西。”创造的源泉就是幻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的文章有很多,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形式去补充留白。陶行知校长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一种鸟笼教育,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敞开心扉,解放双手和眼睛,探索未知,自己解决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感受中国的奇迹,用自己的眼睛探索和观察,形成自己的鉴赏和评价,不要让学生束缚在课堂里,让学生多接触自然和社会,多思考。

(五)将生活植入到语文教学中

语言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4]。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去探寻生活中每个角落的汉语痕迹,鼓励学生在社会中学习,开阔眼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开放的教学环境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语言训练应该扩展到校外的实践活动。语文课堂教育既是理论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生活实践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其理论与实践是不可或缺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而忽视对知识的应用,容易使学生忘却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观察,让学生发现春草的觉醒、荷花的盛开、秋果的成熟、冬雪的洁白等等。他们观察到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的形式和性质,并且在他们的写作和语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积累开始

人生总有语文的影子。学语文,不能仅仅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开始,还应该从生活积累开始。教室里的那一套是一些背诵记忆,尤其是从量上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5]。课间时,我们收集的,是自己的理解、消化和观察。老师要引导学生能有选择地从学校以外的地方阅读书本和报纸。诗和散文必须朗读和背诵。有些著名的谚语,格言和段落也可以从阅读单元中摘录出来作为保存和记忆的材料。

(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

教师应善于发现、捕捉真实情境与生活情境中的知识。准备课文时,老师要注意找出课文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使生活成为小学生学习的材料,以身作则,如果教一节关于雨的课,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雨,雨的种类有很多种,小的雨,大的雨,雷雨,不同的雨有不同的特点,让同学们共同认识生活中的雨,说雨在生活中的感觉,而不只是课文内容。

五、生活化教育思想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途径

在教与学相结合的理论指导下,陶行知先生强调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经历,指出实践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相结合,才能满足学生在小学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学习生活,不断了解文学知识,掌握语言技巧,培养师生关系。

(一)在生活中培养文字鉴赏能力

小学教育必须将阅读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老师只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对文章的语言美和韵味就感觉不到,老师在讲台上的一字不差的讲话,那些意味深长的古诗,让学生们感到乏味。老师不仅应该给学生提供教材,更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贴近生活,畅所欲言。举例来说,在学习季节里,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探究自然,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柔软的草场、五彩缤纷的花海、细密的春雨、细密的花香、大自然的春味。等他们回到教室分析课文的时候,再也不觉得课文离他们太远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老师的压力。

(二)在生活中提高口语应用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是拼音最直接的体现。情景教育是以趣味性为手段,在模拟情景中学习口语知识的教育。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口语训练。模仿不同环境,练习生活中所经历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现场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大量贴近生活的对话,适于口头交际的学生,如交友、问路、生日、祝贺等,期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做作业,再做一遍教材,然后给予学生评价和肯定。

六、结语

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理性应用,改革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今后的更高难度的语文知识学习提供有效保障。使小学生在新型小学语文教育模式之下,提高能力、开发智力、解放头脑、拓展思维,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人才。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