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2-03-02秦杰业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意识小学生内容

秦杰业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柏村镇中心完小 贵州 遵义 564306)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影响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效能,导致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长期局限于固化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也违背了当前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所以提升小学语文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效能就十分有必要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分析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情况,再根据语文教学内容来安排语文教学策略的设计,通过给予小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以及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创新应用的兴趣,借此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效能。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的因素

(一)小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

“应试教育”一直都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所存在的明显弊端,因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理念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为了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一味地追赶语文课堂的教学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尽早地完成小学语文的课堂进度安排,为小学生的期末复习预留更多的时间,打题海战术,但是在这样的教学安排影响之下,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上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缺乏合作学习的能力,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来进行语文知识内容的思考学习,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之下导致小学生的思维形成惰性,不愿意主动地进行语文问题的思考学习,尝试语文知识的创新应用,进而导致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大大削弱了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发展提升效能。[1]

(二)课堂教学环节教学引导的缺失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且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思考可能存在着千奇百怪的想法,但是又由于小学生自身缺乏培养创新意识的认识,这就导致他们即使拥有了创新的想法,却止步于想法,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语文的学习当中,长期以往就会扼杀了小学生主动进行语文知识创新应用的想法,归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小学生在传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缺乏语文教师的引导,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创新应用尝试时遇到困难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援助,而小学生自身又缺乏突破创新应用难题的能力,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教学引导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少会根据小学生的想法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引导,这就导致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创新应用尝试一直难以得到语文教师专门的教学引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借助语文知识的学习来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更别说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了。

(三)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

在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看来,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的任务就是掌握教材内的知识内容,这就导致他们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时,也大都是以教材内容为主,较少会根据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情况来进行课外的教学素材,在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导致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内容长期都是单一的教材内容,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单一的课堂学习内容还容易导致小学生失去探索学习的兴趣,陷入机械性的重复学习当中,阻碍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此外,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往往也是由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内容而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这就导致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加难跟上语文课堂教学的进度,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长时间处于追赶教学进度的状态,只能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根本就无法自主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创新应用,这样就大大影响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阻碍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发挥。[2]

二、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因为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使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不再是停留在记忆层面,而是能够在完成知识的储存之后进行语文知识的再造应用,有效地进行实际问题的处理,同时在遇到同一类型的问题时也能够通过知识的转化应用而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这样对于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效率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与提升,也有利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得到满足。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二)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发展创新

要想有效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单单依靠传统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传统的课堂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语文知识的创新应用,或者是教师强化他们的课堂教学的引导效能来帮助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创新应用,借此来帮助小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无形中也推动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发展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实际要求。[3]

三、强化小学语文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采用故事式的课堂教学导入形式,促使学生发散思维

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还能够促使小学生发散他们思维来进行相关内容的联想,这样既加深了小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考深度,还帮助小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了语文知识的创新思考,为其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语文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效能。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应当重视课堂教学导入活动的开展,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梳理出语文知识的大概脉络,然后再将语文知识的主体脉络进行适当的改编,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以故事的形式来叙述文章的大概内容,借此来帮助小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建立基本的认识,同时给予小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小学生通联想和想象来填补故事当中的悬念,让小学生充分发散他们的思维,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4]例如: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大禹治水》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要想借助故事式的课前教学导入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先了解“大禹治水”这一个寓言故事所想表达的主要内容,然后将此文的“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渗透于所创设的课前导入故事当中,再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动画形式来进行课前教学展示,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在课前就对“大禹治水”这个寓言故事形成基本的了解,而教师再通过“同学们,这个故事所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呢?”来诱导学生回想故事导入所了解到的内容,充分地发散他们的思维来进行联想,这样或许会得到很多千奇百怪的答案,但是无形中也促使小学生进行自主的创新思考,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发展有着巨大的助力作用,有效地实现了借助故事式的课前教学导入来强化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

(二)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地学习

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一个小学生无论在性格还是在思维发展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样就决定了他们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需求有所不同,而教师不能够为了追赶课堂教学效率而扼杀小学生的个性,这样更不利于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提升作用,首先就是尊重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个性化的思想,并采取适当的课堂教学引导来辅助他们进行思维上的突破创新,鼓励小学生走出思维上的“舒适区”,大胆地进行创新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5]

例如: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习作“我学会了_”的学习时,不同学生对于这个习作内容的思考存在一定的差异,如部分小学生可能觉得学会了主要是指技能方面的,好像的洗碗、扫地等等;但是部分小学生会觉得是“学会了尊重他人、帮助朋友、如何与他人相处”等等,对于习作命题的思考结构都是因人而异的。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这次的习作教学时,应当充分尊重小学生的思考成果,允许小学生自行决定他们所写的内容,在小学生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鼓励小学生进行作文的创新,这样小学生在写作时就会逐渐形成创新思考的习惯,在拿到写作命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进行作文的创新,而不是依靠教师的教学引导来完成写作任务,这无形中就通过个性化的写作学习来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

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是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创新应用的基础所在,兴趣则是小学生进行创新探索学习的根本,而丰富的教学素材能够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激发小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应用的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小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是不可获的。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拓展,进行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和课外的内容的进行有效地整合,并以兴趣为导向来进行教学素材的引进,借此来促使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创新学习,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6]例如:在进行《刷子李》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引进由“刷子李”一文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或者是一些赏析此文的文章,为走进这篇课文提供有效地途径,激发小学生对此文进行探索学习的兴趣,并借助这些课外的教学内容来为小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学习打下基础。

(四)合理设置探究性语文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性问题的设置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这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样有着一定的帮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在语文课堂之上适当地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然后给予小学生一定的课堂学习时间来进行相关内容的自主探索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落实到位,在实践学习中推动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创新应用,在应用达到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7]例如:在进行《示儿》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在完成了对整首诗的翻译教学之后,可先设置“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的探究性问题,然后要求小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这样小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探索赏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得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统一的希冀,反映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的答案,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路来进行问题的思考,在情感分析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考,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

结语

总的来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所应当发挥的教学效能,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现阶段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教育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当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以及自主学习时间,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来进行语文知识内容的思考,并借助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以及鼓励小学生进行创新思考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达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

猜你喜欢

意识小学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主要内容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