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2022-03-02马进祥
马进祥
(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三甲集学区水家小学 甘肃 临夏 731100)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有效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我们应当重视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这对于借助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有效调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非常的重要。本文从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应用的基本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果性评价多,忽视思维层面的引导
课堂教学评价既要有先进的理论支撑,又要有具体的有形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呢?许多对语文教学感兴趣的专家和教师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待研究。例如,除了这些“广泛”的要求外,还有哪些具体的指标可以指导教师在良好的语文课堂上改进教学?对于识字和写作、阅读、口语交际、习题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能否有一种既能充分考虑其相关因素又能综合考虑其独特因素的评价标准体系?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如果忽视思维层面的引导,势必会造成学生文化修养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提升。
2.单一性评价多,缺乏多元评价的维度
单一性评价,简言之就是“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这种方式严重阻碍了多元化评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同维度的关照,而是陷入了一种单一维度的恶性循环模式,这样就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个性化思维的构建,更别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了。
整个社会对学校的唯成绩论,也从另一方面制约了课堂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展开。学习效果”是衡量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转移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侧重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实践仍然是落后的。课堂教学决策思维存在着偏差。学习和教学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理解上,还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对教学评价目的的理解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日常管理要求上,这个本身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另外一个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评价内容的宽泛性,没有具体所指,以及评价语言的枯燥性,评价语雷同无新意,也是需要教师值得注意的方面。
3.模式化评价多,缺少动态评价的智慧
单就目前来说,我们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对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层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都缺乏深入的关注,这样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差别对待所有的学生,重复雷同的鼓励评价,使学生不能从课堂评价中得到实际的帮助,反而适得其反。传统的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片面评价上,教师总是以固有的形象存在于学生的心中。这不仅是一个学生被教师评价的问题,也是一个学生自我评价的问题。包括评价的反馈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多种形式的相互评价,是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的最好注解,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其加以研究。
二、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策略
(一)思维引导,增加多元评价的维度
课堂教学评价追求全面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在这个课堂教学评价中,许多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赞美的评价,没有从实际出发进行客观如实的评价,没有通过思维的引导,不能够让学生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使课堂评价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以学生互评为例,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小学语文学科课程非常丰富,为小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和与小组成员相处情况,做出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像这种评价形式一样,学生完全是主体,这样学生可以在相互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在与其他小组成员的比较中反思自己,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师只是在在评估学生时给予适当的帮助,通过评价语言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能正视自己,正视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如,在学习《惊弓之鸟》之后,学生们以不同的角色阅读课文。一些同学看完后评论道:“张同学声音洪亮,说话清晰”,“陈同学没有读到王伟的怀疑和惊讶。”这样的评价可以发现别人阅读的优势,学习别人好的阅读方法,同时,它对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人物心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交流前报告小组评估,并且在提出问题后,能够有效的进行小组讨论,以及由每组选出一名成员进行全部汇报。在选择代表之前,小组学生将认真评估彼此。在小组成员相互评估后,他们将选出小组中最好的学生。最终在回答问题中声音比较响亮,语言表达的比较准确的学生则自然可以优先进行入选。在评价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看到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科学有序,强化过程评价的衔接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设计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应加强设计性评价,即重点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许多学生通常学习过程很努力,平时表现和成绩也很好,但他们在考试中很紧张,而且犯了很多错误,在“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体系下,是很难做到公正客观的。在此教育背景下,笔者以为,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手册是一种非常好的评估方式。在学生成长监测中,学业评价不在会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分数了,而是通过长时间的有效记录,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选择、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成长记录手册的内容包括学习内容,而不仅仅是学习内容。它主要收集能够反映学习过程和学生结果的多方面信息,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和休闲体育活动记录、教师、同学和家长的评价和信息、绩效评估等等。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收集和积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和发展的资料,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通过对学生成长记录的分析,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学生语文学科成长记录手册可包含以下内容:
1.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课前准备;第二,课堂纪律;第三,听讲和回答问题;第四,小组合作与探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从四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表现比较好的或表现有提高的学生,可获得“表扬卡”。就比如在教学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可以建立“四心相连”的评语卡片,让每个学生的评价都能够从这四方面进行出发,如“我眼中的我”,“家长的期望”,“老师对我说的话”,“同学的鼓励”。这样的评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支持性的成长环境,也鼓励每个学生从父母和好朋友的评语中学习,从而正确评价自己,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体系”。
2.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作业是否完成,二是写作是否正确整洁,三是作业完成的准确性。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的表现来进行评估。对于表现比较好或表现有提高的学生,他们可以得到一个五角星或笑脸,学生可以将五角星或笑脸交换成一张“表扬卡”。
3.课外知识的拓展。课外知识包括阅读课外书籍、提取好的词语和句子、撰写阅读经验等等。学生可以准备一本记录集并记录下来。教师每周进行一次评估。除此之外,学生们之间还可以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分享课外知识。
4.语言活动。教师记录每个学生在这个学期中参加的各种语言活动和比赛,并及时给予奖励,鼓励学生通过参加更多的语言活动,来展示自己的优势,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在每学期结束时,通过整理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的各种数据,结合考试成绩,最终获得学生的综合学业成绩,这样的成绩是全面的有效的。
除此以外,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接受多方面的评价。一方面是接受学生的评价,学生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创新,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吸引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人文关怀,教师的指导是否有用,写出自己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并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相互之间也要进行互评。其他教师要对被评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指出优秀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是否积极与家长沟通,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这都是对教师评价的考核的标准体系。因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接受多方面的评价,促进教师的反思和进步。
(三)百花齐放,健全增值评价的赋能
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应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素养与写作、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的有机关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整合与整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发展、情感体验、合作参与、创新等语文实践能力。
1.知识和能力。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理技能的培养,实现心理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过程和方法。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发现、总结和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允许学生发展、分析和演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例如,在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学时先预习,看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看他们是否能阅读和理解课文中生词和单词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上课时,老师随机抽查学生,考察他从预习中学到了些什么,评估他预习时所学的内容是否全面,并从文章中使用的故事、生词和写作技巧进行评估。以这个为有参考,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以期得到更好的提高。
再例如,在《长相思》一文教学活动中,在学生第一次朗读文章时,语调平缓,无感情波动,跟阅读要求比较相差甚远。老师说:“看来你这个流浪汉还不够想念你的家乡。继续呆在长城外面,不要回你的家乡。”学生自己思考了一会儿,又重新读了一遍。他强调“风”和“雪”,延长了“耕”和“音”的余音,他的感情比以前充实多了。老师说:“现在我可以考虑让你回家了。”学生又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句话。老师称赞道:“好吧,这次跟皇帝一起祭祖灵的任务完成后,你可以马上回家。”老师不仅立即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评价,还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表现的不足,从而帮助他们把握诗中的情感要领。此时的相思,不仅是“相思”,更是对故土的思念,是隋唐悲情的深沉心情。当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获取知识,而是关心汉字的命运,体味汉字的情感,感受历史的厚重,人生的思想时,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多元化评价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学业评价,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元化评价,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作出科学的有效的真实的评估,对学生进行公正,平等而且客观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的有利于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