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单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方法
2022-03-02应宁
应 宁
(安徽淮南第一中学 安徽 淮南 232001)
引言
对于课堂教学导入来说,主要指教师在教授学习内容之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到较好的学习环境,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行为。导入是课堂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不仅是一堂课的开端,也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导入能够使新旧知识衔接得更为紧密,启发学生思维。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要充分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下面,本文将结合一些课堂教学实例,对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展开研究谈论,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同学习提高。
二、导入设计的原则
导入是语文课堂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的关键环节。合理、恰当的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饱满的状态加入到课堂学习中,为新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呆板、陈旧的导入就会降低学生对新课的兴趣,让他们的学习状态从主动学习到被动接受,这是不可取的,也违背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由此可见,导入设计是否合理、恰当影响着一堂课能否取得良好效果。若要得到好的导入设计,就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一)导入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导入要有针对性,是指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课程类型,要选择不同的导入策略。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知识储备不同,所以导入时要考虑到学生实际,尽可能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导入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导入要围绕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教学内容发生变化,课文的导入策略、方式方法也应该有所变化。决定教学内容的依据除了学情就是文本体式。不同体式文本的导入方式不同,记叙文的导入与散文的导入不同、诗歌与小说的导入不同、甚至一般说明文与故事性比较强的说明文导入也不相同。教师要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的特点。采取恰当的导入策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不同的教师也会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教师对于导入方式的选择受个人性格、教学习惯、技能水平、知识储备、职业素质等多方面影响;不同教师擅长的领域不同,选择的常用导入方式也不同。总之教师在选择导入方式时要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扬长避短。
(二)导入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导入不仅是教学设计的起始环节,而且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它面对的不仅是文本,更重要的是学生。所以导入的设计在针对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要善于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导入,这样可以在课堂伊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善于思考、乐于回答,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顺利推进教学过程,更能深化学生对这堂课的领悟程度。苍白无力、千篇一律的导入会导致学生在接触到文本内容之前就失去学习兴趣。因为教师不良的导入方式导致他们放弃整篇文章的学习、整个科目的学习。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比如学生感兴趣的热词、话题等,在不违背教学内容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沉浸于课堂之中,认为学习这篇课文有趣、这门学科有趣。引导他们深入文本、主动学习。
(三)导入的设计要具有新颖性
导入的新颖性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导入的话语新颖、导入的角度新颖、导入的方法新颖。导入的话语新颖,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多沟通多学习。教师落在教案上的导入设计不是一劳永逸的。高中教师任教时限是三年,新课程教学的时候学生觉得新奇有趣,乐于接触新教师,分析新教师的讲课风格和思路。久而久之,由于相同文体或者相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具有相似性,教师的导入模式逐渐被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翻开书知道今天课文的特征以后,甚至可以推算出教师的导入方式,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新鲜感,这对未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师也要关注社会新闻、热点词汇等,可以围绕不同的热点话题与文本相联系展开导入语设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凸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
导入的角度新颖,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阅读取向,彻底突破教学参考书的束缚。教师落在教案上的导入设计大多缺少自己的主观色彩。现阶段大部分老师的教学重点在于讲授考点,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设置相同的教学路径,也就是重视语文知识的讲授,以最快的时间结束课文讲授,其余时间讲授考点、训练使用考点的方法。这种引导学生“为了考试而阅读”、“为了分数而阅读”的阅读取向我们称之为变态的阅读取向。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都只是学习考点,为了应试,这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初衷。为了避免学生厌倦学习内容,教师在导入新课文时角度要新颖,要脱离教学参考书、要足够吸引学生。
三、高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方法的有效策略
(一)灵活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介绍性参考资料是课程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课堂的介绍越来越多样化:上新课时,中文老师应该能够灵活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增加课堂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重新创建视频,图片等,并直观地导入它们。与固定文字相比,学生对生动直观的视频和图片更感兴趣,这些视频和图片可以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发现学习汉语的乐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哈姆雷特》(节选)时,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直观地介绍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开始时,我告诉学生:“同学,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最有趣的部分。然后让我们一起学习。”说完后,我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电影和电视作品。生动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观看视频后,学生们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并专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室中引入新课程,新格式可以使学生发现汉语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并允许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二)背景导入,增加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了解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着较高的学习难度,特别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上,教师更是费尽心思。由于文言文晦涩难懂,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因此,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对此,在给学生讲解文言文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文言文创作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从而有效提升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文言文创作的背景,在正式教学之前增加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的了解。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在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刚遭贬谪,特意与朋友泛舟江上散心,这篇文章中不仅记录了江边美景,还写明了作者的心路变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吧。"学生听我讲完后对背景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通过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给学生讲述文言文创作的背景,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言文,从而有效提升了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三)导入上下文,快速理解文章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新教学标准强调,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学习,并应重视和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中文教室中,教师可以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使用语言,游戏,实验或其他方式来关联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从而为学生积极参与汉语教学过程创造了特殊的环境。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快速输入文字,并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讲授补充的一首诗歌,一首约千年前的古诗,宋代赵师秀的《约客》,教师可以使用此方法进行导入。老师说:“你们都是高中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和同学,我想问你们和同学约会过吗?比如在假期和好朋友约定看一场电影,或是和同学相约去自习室学习?今天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在下雨的夜晚等待朋友赴约,就让我们跟着这位诗人去一千年前约会,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老师在教学记录中用的是“你有和同学或好朋友相约的经历吗?”以及“跟随诗人在千年之前约会”这样的话语,以引导学生过度到将要讲授的文字中。
(四)运用精彩影视片段导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精彩的影视最为高中学生们喜爱,而且高中语文中很多课文都是选自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都被作为艺术创作,搬到过电影或者电视屏幕上演播过。因此,设计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导入,可以运用一些与语文课文有关的精彩影视片段,向学生形象展示课文描绘的细节或情节,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会让学生们感到新颖,产生学习兴趣,还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第三回。描写了林黛玉第一次进入贾府的情景,借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来描写贾家的部分人物特点与贾府房屋摆设、建筑结构,以及贾府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体会文中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出场特点和性格特征,理解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和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红楼梦》这部著作很多学生阅读过,拍摄的《红楼梦》电视剧,有的学生也看过。在课堂导入阶段,我们就可以把《红楼梦》电视剧“林黛玉进贾府”的精彩片段,制作成课件拿到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习课文之前,先让学生们观察电视剧中林黛玉进贾府之后,对所见的场景和人物的表现、刻画、演绎。然后让学生们把语文课本打开,阅读课文,跟随林黛玉步入贾府,相会宝玉,走入宝玉和黛玉的情感世界中,顺利进入课堂教学。
(五)借助问题启发导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问题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高中语文教学一方面是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挖掘课文中话题,借助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诱发学生学习欲望,激活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设计的问题既要体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又要有启发性、趣味性,调动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一探究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在出示课文题目之后,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指的是哪里?为什么这个地方被称作是“故都”?吸引学生带着兴趣去探讨和学习课文。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课文的主旨思想,深入体验课文的内涵,在进入课堂讲解之前,还可以设计“北国的秋与南国的秋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是一种什么味道”。借助这些问题的设计,引导高中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分析、思考、探索,课堂导入的效果大大提升。
(六)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新课程时应充分利用将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优势。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复习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相关新知识的意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并通过复习旧知识来介绍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和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实际构建小学的汉语知识体系。
例如,在阅读期间,教师可以营造紧张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为学生提供学习关键问题的机会。在课程开始时,我告诉学生:“学生,当您看到课文的主题时,每个人都会感到陌生。宝深工作这个词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几乎是看不见的。那么什么是合同工作?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学习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学生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以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学生阅读和研究时没有太多紧张,分析了文章的内容,对“自雇人士”一词的含义有自己的见解,并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通过在课堂介绍参考中设置张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即处于最佳学习状态的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汉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运用有趣故事、影视片段、悬念问题等方法,唤起高中学生求知欲,并激发他们通过新课学习探索更多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