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分析

2022-03-0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

蒋 璇

(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 云南 昆明 650228)

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学生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石。语文这门学科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具有深厚的联系,所以应该把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要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要积极地分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以诗词文赋彰显传统文化韵味

古代诗词文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又一代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宝藏,蕴含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历史价值。学好古诗文,让学生理解古诗文表露的思想情感、精神内核,也就能让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实现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大部分学生对古诗文不感兴趣是因为古文毕竟是文言,不如白话文简单易懂。仅仅靠书本上的内容和学生的理解很难领悟到古人吟诗赋词的真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创造具体的历史情景,帮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领略诗歌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如学习曹操《观沧海》时,教师可以先介绍曹操的生平,然后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率大军追击袁绍,五月决定北伐,七月登临碣石山,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临的碣石山,看着脚下的壮丽山水,难抑激动的心情,挥笔写下此诗。在交代完历史背景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转换身份进入情境,提问学生假如你就是曹操,率领大军、北伐在即,那么在登临碣石面对大好河山时你会抒发怎样的情感?在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结论后,再带领学生回到诗歌,找出诗句与结论相印证,深化对诗歌的理解。这样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挖掘出这篇登高抒情诗传达的诗人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博大胸襟以及慷慨激昂的气概。诗人展现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也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流露,教师通过营造具体的诗歌历史情境带领学生领悟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韵味。

除了创设情境外,结合现实世界的真实经历来理解诗文,也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诗文的情感和主题,进而受到其蕴含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为例,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宋濂以自己年幼时极为艰苦的求学经历来劝诫东阳马生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宋濂求学之路格外艰难:由于家境贫寒导致天寒地冻要抄书学习、想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要跑至百里外求师、求师时兢兢业业还难免老师的责备、求学路上冒雪前行导致足肤皲裂、生活条件极差甚至只能天天穿着破衣服。但是就算艰苦至此,宋濂还是苦中作乐,认真学习,丝毫不觉求学之艰。身处物质条件富足的二十一世纪,学生难免不能理解这种艰苦的条件,教师可以将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和宋濂的学习、生活条件逐条对比,从而突出古人的不畏艰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在贫困地区孩子上学的实际状况,还有孩子要走四、五个小时山路才能到校,他们坐在条件艰苦的教室里,聚精会神地读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醒同学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懒懒散散,相反,我们更应该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发扬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回归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

二、以专项学习深化传统文化认知

除了诗文辞赋外,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还涉及到了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民风民俗、传统建筑、书法文化等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中国幅员辽阔,这就造就了各地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风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都蕴含着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了解并且尊重传统民族风俗,是学生深化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必由之路,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介绍了社戏——江南农村地区迎神赛会时演的戏、陕北民歌信天游、北极具力量之美的安塞腰鼓等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在介绍《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着重从民间文化风俗入手进行分析。除了课本上提到的安塞腰鼓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其他地区具有特色的鼓的相关资料,例如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大鼓、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瑶族长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峰鼓等。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幻灯片以小组形式在班级里展示,既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还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理解认识。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就着重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赵州桥、卢沟桥和苏州园林,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繁荣,从多个角度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在讲授《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这两篇文课时要注意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魅力之处,把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以及西方建筑进行对比,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建筑的图片,再查找一些课外资料,总结出传统建筑具有的审美韵味和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最后还可以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书法这门传统艺术。书法作为中华国粹之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的载体,其存在本身就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可以以“国粹之书法”为专题组织同学们学习。首先介绍中国古代书法的演变历程为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然后再具体地介绍楷书和行书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品、风格特点。楷书重点介绍“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行书重点介绍王羲之以及他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集序》。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纸、墨、笔,从最简单的楷书开始在课堂上临摹一下书法作品,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带领同学们学习硬笔书法。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也实现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

三、以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弘扬传统文化的丰富课堂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品位。

教师可以定期举行“经典咏流传——诗歌诵读比赛”,比赛一周前通知学生准备好自己最有感悟的古典诗词,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让学生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反复练习,还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在朗诵会上进行展示,最后取胜的同学可以获得小礼物的奖励。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诗歌情感的抒发,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内心精神世界,这样才能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学会朗读诗歌,带着诗人的情感朗读诗歌,学生才能体会到内心深处被震撼的感动,通过朗读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自内心地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诗歌朗诵会,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前五分钟活动也可以实现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教师可以列出蕴含深厚传统文化的书籍,比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楚辞》、《贞观政要》等等,鼓励学生每周阅读一点点。同时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当老师,利用每节语文课开课前的五分钟时间为其他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阅读的书籍,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虽然刚开始读名著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坚持读下去,在积累的过程中就能看见自己的进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每周有一定经典名著的阅读量,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课外时间也有语文素养的积累,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塑造着学生的人格。以教材为出发点但是不局限于教材,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帮助他们塑造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环节,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指出保护历史遗迹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以地方传统文化为主题,让学生自己挖掘对地方传统文化感兴趣之处并且展开自主的走访调查。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调查方向,比如当地的传统建筑、出色的民间技艺、独特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名人等。在布置好每个组的大致方向后,教师再单独地和每个组的成员交流,给他们一些具体思路上的建议,比如该如何切入选题、怎样一步一步推动调查、怎么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怎样撰写最后的调查报告。教师要提醒学生去当地的博物馆、图书馆或者是档案存储室搜集相关资料,在走访名胜古迹时多与讲解员交流。如果时间不够充分也可以向身边的老人请教民风民俗的有关内容。在充分学习好相关内容、搜集好资料后,基于各个小组的调查成果,总结好地方传统文化的特点、发展演变历史以及其独特的魅力所在,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参与对传统文化的探索、调查、分析,并且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真正地参与社会实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团队责任心。通过比较调查报告可以清楚地发现每个小组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采取这种方式大大加强了学生们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全面地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总结:总的来说,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也符合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各界向前发展的需要。就语文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上要以诗词文赋彰显传统文化韵味,根据诗歌创造具体的历史情景,结合现实世界的真实经历来理解诗文主题内涵;以专项学习深化传统文化认知,从民风民俗、传统建筑、书法文化等等方面入手,通过专题的形式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比如举办经典诗词朗诵大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前留五分钟交流经典名著阅读体会。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发自内心理解、尊重、热爱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有坚定的自信,中华民族悠久流传的优秀文化终将得到传承和发扬,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最美教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