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横交错,取舍有度
——关于统编小学语文文本教学解读的思考

2022-03-02邢洪雨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琥珀教学内容文本

邢洪雨

(邳州市天山路小学 江苏 邳州 221300)

小学语文课到底教什么内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又好似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统编版教材,教的是一样的课文;说它复杂,是因为没有哪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尽管我们面对的是完全相同的课文、完全相同的插图、完全相同的课中提示和课后练习。我想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和教师的资历、教学能力、教学风格不同外,教师对教材文本的不同解读,是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差异的重要因素。

那么,面对新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解读、准确的把握教学内容呢?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自己的经验与感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纵向解读,探索教材文本的“前世”

一般而言,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依据一定的课程理念,为了达到一定的课程目标,用一定的方式整合编排的。这些课文在被选入教材之前,都是一篇篇独立的、优秀的、有着深刻主题思想的文本。因此我们老师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应该把课文当成一篇独立的文本,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读者,尽可能整体地、全面地、深入地理解文本本身,去发现文本的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是思想的、主题的、内容的、形式的、材料的等等。

王崧舟老师在《美在此处——语文课上什么》一书中就以《长城》为例,分别从结构、章法、语言、顺序、句法、基调、题目、奇迹、图腾、主题十个方面对这个文本的艺术价值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其实针对不同的文本,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解读,比如:作者、创作年代和背景、文体……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为例,我对这篇课文的“前世”作了以下探索:

1.认识琥珀

知道“琥珀”,也是因为小的时候学过这篇课文,印象中只有-个词:神奇。好巧合的时机,不偏不倚,就让这两个小东西遇到了,便从此再也分不开。成为一名教师后,在科教版的语文教材中,应该是高年级出现过,可惜我没有教过。后来,我们用苏教版教材,就没有再见过这篇文章。现在它又出现在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自然让我一见钟情。

先来看题目“琥珀”二字,两个字都是王字旁,在古汉语中,“王”和“玉”原来是一个字。所以和王字旁有关的字,几乎都同玉石有关。虽然“玻璃、琉璃、玛瑙、珍珠、琥珀、珊瑚”不见得都是宝石,但足见它们在古代人民心中的珍贵了。而琥珀,通透晶莹,光滑似玉,在古代,它曾被称作虎魄、江珠、遗玉等,谓“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或认为是老虎流下的眼泪,这些传说蕴含着中国古人对琥珀的揣测和追寻,它也颇受古代帝王的喜爱。加之古代人的认识有限,琥珀也算是一种宝物吧。现在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它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的身上蕴藏着地球在岁月变迁中的无尽奥秘。

2.文章出处

这篇文章选自德国著名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由其中的故事改写而成。该书是集科学知识与想象情节于一体的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科普读物,一共由十五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组成,囊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是一本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科普作品。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各种自然科学常识的,却是用童话的笔调写成的。不仅结合了科学的内容,还结合了童话故事的趣味,所以有人说它是一部科学童话集。它是科.学与文艺的结晶体,很合少年们的口味。许多从小就热爱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就是受到了这本书的熏陶。

3.文体分析

这样的文章应该是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也叫做文艺性说明文或者知识小品文,这种文章常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借助对话、故事等表现形式将科学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深入浅出的说明事理。它通常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用文学散文的笔触说明科学知识的一种新型文体。文中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没有进行枯燥的抽象的讲解,而是采用了生动的讲故事的形式,既贴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文章特色

课文将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自然融入到生动有的故事讲述中,形成这块琥珀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有机地编织在故事中,让合理推测与故事讲述巧妙结合,使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有机结合,既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让学生增长知识。

5.语言风格

本文用词严谨,将严密的推理、准确的表达和生动形象的描写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我还从文章的结构、讲故事的形式、查阅的相关资料等方面进行了解读。总之,尽可能全面、细致、深刻地探索教材文本的“前世”,,还原出文本本来的面貌,解读出文本原有的艺术价值,这样教师通过解读,全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技法技巧、思想感情等,将文本烂熟于心,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鉴赏课文了。

当然,这种对教材文本的全面、细致、深刻地解读,需要教师具备这种文化解读和对语言文字的高度敏感。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检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解决大部分经典文本的解读,而要自身成为一个自觉的、独立的解读者,还需要教师进行艰苦与漫长的专业发展修炼。

二、横向解读,厘清教材文本的“今生”

为什么这个文本被编入教材而不是那个文本?为什么把它放入这个单元而不是那个单元?为什么将这些文本编为一组而不是那些文本?为什么把这些文本安排在这个学段而不是那个学段?……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指向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因此仅仅探索教材文本的“前世”是不够的,还需要厘清它在“今生”背负的意义和使命。也就是要把文本放入课程标准的相关年段,以及教材的单元设想中,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来最终判定文本的教学价值。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它的位置在单元第一篇,我对这篇课文做了以下解读:

1.课标关于“提问”的要求

2019年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综合性学习”中也明确界定: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能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从这里可以看出,关于“提问”,课程标准在“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中都提出了要求。

2.统编版编排体系

在整个小学阶段,人对自然的探索,既是科技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吸引学生们主动去认识自然、回归自然的秘密。在解读时,我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对小学阶段整个关于“自然·科技”的教材编排、对“自然”和“提问”的人文要素方面、还对表面上看与这一人文及要素无关,实际有关的单元也进行了整理,分别以表格形式呈现,这样就可以对教材的编排体系一目了然。。

在这一单元里 ,教材采用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来编排课文,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主动联系以往所学与生活经验,发散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单元要素解读

《琥珀》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和科技的精彩奥秘,一共选编 了四篇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语文要素包括两点:第一,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问”策略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便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下册的第二单元正是基于这一阅读策略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鼓励学生“提问题”,还提出了“试着解决”的进-步要求。从而强化学生主动进行提问的意识,促进学生养成阅读时主动思考、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第二,展开奇思妙想,写-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引导学生用文字描述心中所想,既符合儿童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他们发明创造的兴趣。

单元说明中要求教学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围绕语文要素,继续强化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能做到多角度提问题,而且能提出一些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并能记录、梳理问题。教学时要关注到不同的要求,有所侧重,要将问题意识贯穿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二是要关注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表达特色。

当然,还有对课文的内容分析、句段分析、字词分析、插图分析、课后习题分析、阅读链接分析等。这样的解读,从课程标准到学段目标再到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同一类型和主题的课文的编排,学习要素的逐层递进,课文所担负的意义和使命一目了然,课文的“今生”摸得一清二楚,有了这样的长程意识,教学内容就不会跑偏了。

三、取舍有度,敲定文本的教学内容

有老师会说:“你解读得这么细,分析了那么多,有用吗?课堂上,能全部教给学生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把以上的解读全部搬到课堂上,会让学生消化不良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取舍。那么,怎样取舍呢?我的做法是把对教材文本“前世”的探索作为纵轴,把对教材文本“今生”的分析作为横轴,仿照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完成以上教材文本分析的纵横交错,再以一定的标准对“前世”“今生”进行对照取舍,从而找到它们的交叉点,合理有度的敲定教材文本的教学内容。至于标准,我认为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教材的编排是有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因此课程标准的要求,各个学段的教材编排体系、总体教学目标,整册教材的指导思想、训练重点和注意事项,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每篇课文独特的定位和角色等,这些是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取舍标准,凡是符合这些标准的交叉点要首先考虑取之,不符合的则可以舍弃。

2.王崧舟老师在《美在此处——语文课上什么》一书中就如何将文本秘妙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出了四个标准:看有没有语用特征;看有没有文本个性;看有没有统领功能;看有没有迁移价值。语文课的本体任务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以上四个标准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运用,学生学会之后可以拿去用,用于自己的阅读,用于自己的表达,用于自己的写作。凡是符合这些标准的交叉点要首先考虑取之,不符合的则可以舍弃。

3.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是不仅要做到眼中有教材文本,更要做到心里有学生,内容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规律,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不能超过了学生的认知界限,不能太深、太多。

4.其他诸如教师的个人风格和教学能力、多媒体的运用等这些也是影响教学内容取舍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考虑在完成必需的教学任务后进行适当地拓展选取教学内容。

总之,解读文本是一件最能显示语文教师“功力”的活儿,教师通过自觉的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必然会带来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清晰思考,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使得我们更加明确语文课到底该上什么!

猜你喜欢

琥珀教学内容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能浮在水上的琥珀是天然琥珀吗
琥珀凝光
情厚重斟琥珀杯 琥珀的前世今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琥珀诞生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