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可视化”教学实践探究
2022-03-02赵清丽
赵清丽
(市华池县甘肃省庆阳柔远小学 甘肃 庆阳 745600)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自身成长的伊始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和了解处于原始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阶段,在小学各个学科的设置中,很多学科的知识点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是抽象并且很难理解的,比如音乐学科中的简谱、F调等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时的感受如坐云巅,云里雾里。随着新课改标准在各个阶段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教师站在学生主体的学习视角下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设,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小学音乐课堂上乐理知识的独特性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阐述下,从思维角度与小学生们达成了相对的统一,为学生音乐素养、审美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1 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可视化”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1)从教师角度出发,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准和教学素养
虽然新课改明确规定了学生在学习中要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但是从不同的学科知识的特点出发,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引导性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的“可视化”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对于“可视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化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将教材知识“可视化”转换中的需要的深厚的专业积累不断的充实起来,并随着自身专业水准的提高,教师自身对于音乐课堂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认知的更加全面,进一步的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2)有效的点燃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的丰富性是非常客观的,对于视觉刺激下的知识形式吸收起来会更加顺畅,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采用的大多是听觉上的刺激,但是单纯的听觉刺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的难度相对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难免会被打压,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辅助下,音乐学科的知识呈现形式更加的多元化,过程中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从学生心理状态角度出发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奠定了基础。
(3)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课堂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一直以来都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很多教师和学生从心底认为音乐课堂就是单纯的放松身心的休闲娱乐时间,从音乐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解读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效果相当不理想。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音乐课堂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可视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有效开展,利用学生学习兴趣点和知识内涵的探究性欲望,将音乐学科专业的知识内涵进行直观形象的解读,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 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可视化”教学的基础性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可视化”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视觉刺激的直观形象展示中进行音乐相关知识的解读与讲解,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在“可视化”教学中,知识形象的直观性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基础性原则之一,在直观性原则的指引下,教师结合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将“可视化”教学的形式创设的更加丰富,让学生在见识新颖的音乐知识解读形式的同时感叹艺术世界的精彩纷呈。
(2)简洁性原则
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是相对简单的,对于很多复杂抽象的内容理解不是很透彻,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的“可视化”教学活动设计时,要遵循学生成长发育的阶段性特征,从学生认知范畴的框架内出发,进行简洁直观的音乐知识内涵展示,让学生在视觉刺激的辅助下更好的理解音乐世界的可变性,在直观简洁的知识呈现中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乐理知识的内涵,并且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艺术世界的具象化。
(3)适应性原则
每个阶段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成长发育的阶段性特征,更要严格的遵守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材内容分布的特点中将“可视化”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渗透,让学生知识的涉猎范围和自身成长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分布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师在进行“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开展过程中,要将学生学情与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带领学生一起深入的探究音乐世界的奥秘。
(4)拓展性原则
创新意识是二十一世纪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散创新性思维,不仅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必要性需求,更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可视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渗透中,教师在进行基础的教材内容的解读时,要从学生成长的长远性角度出发,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更具拓展性的知识点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扎实自身基础乐理知识的过程中,见识到更为广泛的音乐世界,并在音乐世界中升华自身的精神世界。
3 小学音乐课堂上“可视化”教学模式开展的具体策略
(1)“可视化”的图示
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上图示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将知识的内涵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还能够有效的辅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能够运用的“可视化”教学工具有很多,笔者以思维导图和音乐图谱两种相对典型的“可视化”工具为具体实例,一起探究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可视化”教学。
1.思维导图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维导图的构建成为各个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思维导图中,知识的抽象内涵被具体、显化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可视化”的知识内涵中,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知识框架,进一步的延伸知识视野。在音乐课堂上“可视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从音乐欣赏角度出发,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不断的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譬如在欣赏《三个和尚》这首民乐合奏乐曲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乐曲内容的动画版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在视觉刺激下感受音乐的旋律和主题表达主要结构,在乐曲内容熟悉的基础上利用思维导读将乐曲进行不同切入点下的片段划分,让学生在“可视化”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乐曲的内部构造更加清晰,在思维框架的指引下,本身抽象性极强的音乐欣赏变得更加直观立体,改善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
2.音乐图谱
在音乐图谱中,教师利用图像、符号、线条等音乐构成元素将音乐内涵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不仅简化了音乐学习的难度,更加深了学生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与认知。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中,教师通过音乐声势图谱和音乐要素图谱等形式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学习过程的“可视化”探究。譬如在学习《理发师》的歌曲学习中,由于该首歌曲的律动欢快明朗,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浓厚的,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理发”的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创设,从“理发师”和“顾客”的角色带入中更好的理解歌曲背后隐藏的“劳动最光荣”的真谛,然后在音乐图谱的辅助下进行乐曲的欣赏与配合演唱,带给学生更加独特的学习体验。
(2)“可视化”的图像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教育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过程的“可视化”提供了更多的创设路径,在小学音乐的“可视化”教学中,图像教学形式的“可视化”将音乐学科灵活生动的特性以及音乐元素的丰富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音乐学科的“可视化”图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图片图画教学、视频动态教学等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在直观立体的音乐元素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譬如在《洋娃娃之梦》的器乐欣赏作品中,该首乐曲不同的阶段展示出的节奏、速度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乐曲在演奏中勾勒出的洋娃娃的形象时而活泼好动,时而宁静温馨,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图片来展示乐曲中不同律动下的“洋娃娃形象”,让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对于乐曲内涵的丰富性了解的更加透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乐曲的指引下进行图画的创作,将自己的想象力直观的呈现出来,不仅加深了学生理解,更让学生对于音乐形式的多元化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3)“可视化”的情境
近年来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中,教师结合先进的教学设备创设出各种新颖的教学形似,在小学音乐“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情境教学形式成为音乐课堂上将音乐本质和内涵“可视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学生表演情境到音乐知识内涵的游戏化情境创设中,学生对于音乐世界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譬如在《请来看看我们的庄子》这首乐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从乐曲内容出发,通过多媒体设备将乐曲内容中提到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来亲身参与到乐曲创设中,深化学生的理解与音乐认知,将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推向高潮。
4 结语
小学音乐课堂上“可视化”教学模式的不断开展,不仅为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新理念的体现提供了更加新颖开阔的思维路径,更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音乐学习形式中感受到音乐世界的魅力,进而积极的探索其内涵,强化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