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衔接

2022-03-02王光羽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词汇阶段

王光羽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小关乡小关中心学校(初中部) 贵州 遵义 563303)

引言

为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顺利过渡,减少中学和小学因为教育方法、内容不同而造成的人才资源损耗,助力学生迈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师要从统一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出发,小学方面要打好基础,中学方面要构建出有效的过渡机制,不能对学生以往的知识不管不顾,而是要通过考试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选择性的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再结合有效的教学策略、评价手段,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中学阶段。

一、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衔接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同,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英语知识较为基础,更加注重单词、短语及句型的掌握,到了初中阶段以后,所需要的知识和小学学到的知识出入较大,既要掌握基础的单词、语法知识,还要学会对其的灵活运用,学习任务、学习难度进一步增大, 导致很多学生认为中小学知识内容差距较大、深浅度不同,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后,知识层面大幅度增加,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初中较为繁杂的知识内容,极大地消磨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最终导致英语课程衔接存在较大问题。

2.课程设置脱节,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英语在中小学阶段都属于同一类型教学课程,然而在课程标准、体系以及教材上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有效衔接机制,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过渡时间和空间,进而导致中小学英语课程设置脱节。小学生在进入中学阶段后,明显感觉到知识点增大、难度加大,跨度十分明显,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初中英语的教学要求,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认为学习内容难度偏大,极大的打击了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教学严格程度不同,学生任务量加剧

小学生长期处于较为宽松的学习模式中,学习时间短、学习内容少,其精力自然更加旺盛,然而在进入中学阶段后,学习时间骤加,学习压力也迅速增大,小学阶段只有语文和数学科目,而初中阶段却包含了语数外等众多科目,导致其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精力遭到限制,学生难以在短时间适应巨大反差,最终使得英语教学衔接遭到极大限制。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初中教师只是按部就班的讲解单词、短语知识,注重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呈现出功利化,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有限,在课后学生也更多地是“背单词、记短语”,导致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刻板化,长期如此,既会极大地削弱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无法有效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最终导致学生逐步散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4.中小学教师观念不同,无法引导学生顺利过渡

学生能否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过渡,教师占据了很大的作用。就当下小学英语教师的现状而言,小学英语课程教师数量和学生的总数不成正比,现有的高学历的英语教师较为稀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尚未形成,且英语学术水平也比较低,部分英语教师只是较晚基础知识后就做“甩手掌柜”,没有承担起实际英语教学工作,缺乏为学生步入初中阶段奠基的意识。相对于这一方面,初中院校的师资力量更为雄厚,英语教学内容和体系更为完善,部分学生习惯了小学的学习体系,在进入初中阶段后所学的英语知识更加繁重,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导致两者教育不够协调,且由于部分小学教师没有为学生打下基础,导致部分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还需要“从头开始”。

5.学校培养内目标不同,学生学习难度增大

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在于给学生打基础,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而中学阶段的知识更加注重知识的多元运用,相比起来,小学英语教育的目标较为浅显,中学的教育目标更加深刻。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英语知识较为基础,到了初中阶段以后,所学知识更加复杂、繁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后,由于单词、短语、语法积累不足,无法顺利融入初中英语学习。且初中英语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运用,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所传递的英语知识更加倾向于交际化和实用化,这就导致中小学同一课程的教学模式、目标存在出入,两者的衔接存在较大问题。在课程建设体系和师资力量方面,小学阶段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相对于小学,中学的教学目标更为清晰,且教学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更加完善,师资力量也更加雄厚,在众多方面存在不同,且部分学生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时,难以适应初中的教学体系,再次阻碍了两者间的课程衔接。

二、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有效衔接路径

1.实现英语课程整合,完善教学结构

中小学要打破传统英语课程设置思路,让课程知识相互交融,相辅相成,让小学教育服务于中学。初一阶段首先需要整合原本的英语教材,减少其复杂度,实现教学模式相一致。只有做到两者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的统一,才能真正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不至于让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因为课程难度较大而对英语课程产生畏惧心理。初中方面首先需要整合原本的英语教材,减少其词汇量,成为一门过渡教学和新阶段教学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这点对于小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初中教学体系有着重大意义。二是整合英语课程结构,中小学要按照现有的社会需求撰写出新的英语校本教材,让学生能够真切的体会英语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实际作用,实现两者教学模式相一致。三是整合英语课程,初中院校需将教材中原有的难度较大却不实用的一部分删掉,再加入一些实际应用内容,并设置标准,用这种标准作为考核小学生的准绳。笔者认为,中小学英语课程整合尤为重要,只有做到两者教学目标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不至于让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因为课程存在较大难度而对英语产生畏惧心理。

2.统一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顺利过渡

作为初中教师,不能只顾讲解初中的课本知识,更不能对学生在小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内容不管不顾,不闻不问,而是应该在此过程中建立统一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明确中小学知识内容的差距,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中学学习状态,对于学生存在不足的地方,教师要专门抽出一堂课进行细致讲解,为后续的中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自身也要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念,不能为了实现对课时的追赶,而严重忽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小学学习情况、基础水平差异“不闻不问”,从根本上杜绝“一刀切”的现象发生。在初中课程开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和诊断,找出自身在小学学习阶段中存在的漏洞,然后针对学生的差异,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即让优等生找出学困生学习的困境,帮助其快速跟上进度,既减少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能够实现每一位学生的相互进步,让学生层次性、系统性过渡到初中课程学习中。 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分析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初中阶段教学内容更多,教师不会完全给予讲解,这就需要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查阅资料,学会解决难以完成的问题,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和中学的接轨。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小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而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形式更加严格,因而,除去在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需要统一外,还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学生的不适应感,纠正其对中学学习的思想观念。因而,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从第一堂课开始,就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初中学习的紧迫性,让学生意识到中学的学习更加严格,不能按照以前的方法进行学习,转变其消极的学习态度,而是要保持更高的积极性和严谨性去对待初中阶段的学习。

4.做好知识内容的衔接,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

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对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一无所知,无法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也不能掌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从而导致中小学英语衔接出现问题。因此,在初中第一堂课的教学时,教师需要进行以下两步操作,以全面做好知识内容衔接。首先,教师设置模拟考试,考察内容为小学英语知识点,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掌握其基础水平,在心中有大致把握,为后续采取何种教学策略指明方向。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积极提问,提问内容可以是知识点、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通过学生的提问获得反馈,更加清晰的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准。

5.采取多元化教学策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削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感、重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初中英语教师要尽量采取趣味化教学策略,有效达到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让学生意识到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同样充满趣味性、探究性。因此,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教学,让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削弱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的压力感,让学生主动地展开英语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 3 What color is it?”时,教师可以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小组成员分配,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英语综合学习水平相似。随后,教师需要依据这一课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筛选出几首歌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聆听歌曲表达的内容,并记录下来,进行歌曲词义的翻译,并规定最正确翻译的句子最多的小组获胜,营造出竞争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投入到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听力。最后,教师需要让学生将翻译的汉语歌词再次转化为英语,锻炼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给予学生“听”“说”的机会,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无形中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感知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魅力,从而保持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初中英语学习阶段。

6.注重词汇教学,为学生打下新的英语基础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要素,是英语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为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能够在新的学习阶段重新学习,初中英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借助于情境教学、思维导图等手段,优化词汇教学策略,极大的促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记忆及应用,让词汇学习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石。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会读和拼写,也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对基础词汇的记忆,而是要将词汇置于语境当中,让学生既能够拼写词汇,也能够运用词汇,在运用当中,学生会进一步加强对词汇的掌握和记忆。

7.注重循序渐进和难易结合,给予学生过渡的时间

部分小学生由于本身缺乏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且在小学阶段本身的英语基础较弱,在进入初中阶段以后,也没有投入更多精力进行学习,导致其基础十分薄弱,长期下去,则根本无法进入初中阶段。因而,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不能一味地完成教学任务,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把握教学的节奏,注重循序渐进、难以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堂灌”,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实现从易到难的引导,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渡期。

结束语

综上,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由于教育理念和目标而导致的学生难以有效进入中学阶段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小学英语教师都应该深刻意识到这一问题,应该充分了解意识到学生在进入中学阶段后产生的情绪和学习的不适应感,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形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迅速适应初中英语教学体系,顺利步入更高层的台阶,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词汇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