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22-03-02姜小璐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视域语文课堂

姜小璐

(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二姜小学 江苏 扬州 225000)

在传统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灌输式”的教学策略被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令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下。久而久之,学生无法感觉都朗读与语文之间的密切联系,不会产生主动朗读的意识,也难以增强朗读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自身是课堂主导者的身份,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其次要在新课改视域下探索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寻找解决朗读中存在问题的相应策略,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增强学生对文本内涵以及内容的理解。

一、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往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分析,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不够到位,可见没有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没有形成主动分析文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朗读作为语文教学初始环节的内容,必然出现了问题。以下四点,则是本人依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的几点论述:

(一)朗读时间安排不合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大部分教师教学的效率都在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得到了大力提升,所以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课堂时间。但是部分教师对节约出的课堂时间并没有珍惜的态度,没有充分展开朗读教学,这就出现了朗读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在还没有完全熟悉课文内容时就开启了具体的教学活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了影响。

(二)朗读指导程度不够高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有少数教师就是给学生提出了朗读的要求,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这使得学生朗读效率低,难以感受到文本所蕴含的内涵之美,影响了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三)朗读效果评价比较少

对于绝大部分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是完成讲授知识的过程,上完课就结束了教学任务,所以没有过多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得不到学习反馈,没有深入学习的方向,会对知识深入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影响学生日后语文素养的提升,难以达到理想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四)朗读教学目标不明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令教师了解了新的教育理念,在行动上对教学方法也做出了相应的创新。但是某些教师认为自身的教学经验丰富,没有做出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也就没有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须知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文学体裁,不同文体的朗读方式也是活不一样的,若朗读教学目标不能明确,难以取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顺利开展。

二、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出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呢?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对新课改视域下的教育理念有充分认知,其次要认识到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成长带来了哪些阻碍,从而设计新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最终有效达到教学目标。以下四点,则是本人依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根据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设计的朗读教学策略:

(一)合理安排朗读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最能体现朗读价值的环节莫过于初始学习阶段。但是有部分教师却偏偏不重视教学导入环节。须知,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基于此,在新课改视域下,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员,定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根据朗读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从而助力学生将语文知识与技能充分吸收,为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水平增添助力,完成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任务。

比如,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在教学初始环节,我以多媒体技术呈现了庐山瀑布的画面,为学生简单介绍了诗人李白与创作背景,及时对学生提出了反复朗读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读出的韵味,将朗读节奏划分出来。由此在教学导入阶段,令学生对诗句内容有了充分的熟悉。然后,我抽查了学生的朗读,了解了学生的朗读方式、朗读水平,对学生说道:“古诗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精髓内容,将古诗朗读的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并读出节奏和韵味,是求学路上的我们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朗读技能。”接着,我为学生示范性朗读了古诗,让学生用铅笔标出停顿的记号。此时,学生对古诗已经足够熟悉。之后,我便开始引导学生对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指名不同的学生朗读不同的句子,使学生了解了庐山瀑布具有美丽、壮观的特点。最后,我播放了乐曲,和学生共同有滋有味地将这首诗再次朗读了一遍。这样,通过合理安排朗读时间,循序渐进地将课堂教学活动开启,使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音韵美与意境美,令学生对这首诗相关知识的获取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对古诗内容以及内涵的理解,顺利完成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高度重视朗读指导

课堂是由教师与学生所共同构成的学习环境,这属于既定的事实,不可更改。其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而主体需要主导者的引导才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朗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水平,对朗读指导引起重视,从而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良性发展,令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以及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比如,在《秋晚的江上》这首现代诗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初始学习环节,我对学生说道:“虽然大美无言,但是诗人却能够将文字巧妙地运用,让人们感受到意向之美,在灵动活跃的语句中尽显汉语文化的魅力。这节课,咱们就来感受现代诗歌语言的魅力。”然后,对学生简介了诗人刘大白,先对学生示范朗读了这首现代诗歌,使学生对诗歌情感有了初步的体会,也产生了朗读这首现代诗歌的热情,从而给予了学生反复朗读的时间。之后,我从这首诗歌的意境出发,对学生说道:“夕阳的与会映照在秋天的江上,归巢的鸟儿才能够江面上飞回,岸边的芦苇随着微风轻轻摇摆。”从而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内容,让学生以投入的状态体会到了拟人手法的使用,感受到了全诗的情趣与生气,令学生充分体验了现代诗歌的意境。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现代诗歌的朗读方法,为学生能够领悟现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供了助力,安排学生融入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合作阅读,结束了这堂课。这样,通过高度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了学生品味现代诗歌优美语句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深入分析现代诗歌意蕴的水平,充分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以及内涵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水平的发展,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重视朗读效果评价

一定程度上,朗读效果反映着学生对文本内涵理解程度的高低,教师若有对学生朗读效果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可以使学生用更高的效率去获取知识与技能。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朗读效果评价,并付诸实际行动,在激励性的语言下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比如,在《长相思》这首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首先,我为学生介绍了作者纳兰性德,使学生了解“词”也是一种文学体裁,在形式上属于长短句,具有独特的韵味美。接着,我为学生示范朗读了这首词,让学生熟悉了朗读节奏,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朗读,互相评价。然后,我分别让不同的小组朗读这首词,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继而根据学生的朗读表现对其展开充满在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朗读好一首词关键是要有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之后,我从词句内容中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在故园的情感。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我再次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重新对这首词进行朗读,此时,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读出了纳兰性德对自己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这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朗读效果评价,激发了学生朗读情感,使学生对这首词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切实实现了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的目标。

(四)明确朗读教学目标

前几年,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和编排上发生了一次大的改版。在新课改的视域下,教师必须要熟悉教材内容,不能仅仅凭借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展开,不然课堂教学质量难以达到理想之中。因此,作为新课改视域下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的具体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将朗读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不同的环节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实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最终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顺利展开的目标。

比如,在《狐假虎威》的朗读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分析,了解到这篇课文的朗读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在不同人物视角下朗读语言的能力。在教学初始环节,我以猜谜的方式渗透了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然后,我为学生分发了动物头饰,将学生划分成了人数合适的学习小组,让学生轮流扮演角色朗读。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展开指导,逐渐令学受到“狐假虎威”寓意的启发和教育,从而令学生具备了用自己的话解释“狐假虎威”的能力。最后,我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表现做了评价,对学生强调道:“要朗读出寓言故事中的情感,必须要对故事中的人物心理有充分的了解。”这样,通过明确朗读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的中国文化,充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切实取得了小学语文课堂的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中的教育理念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启朗读教学提供了有利指导。因此,从事小学语文教师这份职业于新课改时期,应从新课改的视域下不断分析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策略,加深学生对朗读的喜爱,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令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本身存在的巨大魅力,养成积极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最终达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推动整体教育教学趋势良性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视域语文课堂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诗歌本体研究的扎实拓展
——评王泽龙《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研究》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