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探讨

2022-03-0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过程

邓 媛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第二初级中学 四川 成都 610200)

在初中阶段的美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基于僵化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美术教育在学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保持着较低的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教育体系的改革要求学校重视美术教育。初中美术教育是为学生打开艺术殿堂大门的钥匙,是架起学生与审美对象之间联系的大桥。当学生构建起完善的审美体系和审美判断力时,学生才能在追逐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报以更大的热情。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是能力的体现是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美作为一项基础属性,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发现美作为审美中重要的一环具有宝贵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采用高效科学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可以真正的在学习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认识美,掌握一定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审美能力的意义

审美能力源自于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培养,在学生的初中阶段,他们的身心发育不完善,在此阶段以优秀美术作品为媒介,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视觉冲击中感受美,从接触美术作品中理解美,完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力,丰富审美情感,最终做到完善审美理解体系,养成真正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可以增加学生的日常见闻和视野,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认识这个世界,丰富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终实现在艺术相关的知识层面和人生阅历两方面共同提升的目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为学生性格塑造提供一定的助力,美术作品具有独特的情感感染能力,可以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所以采用初中美术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势必会对学生的性格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更高的精神境界,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意义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进入初中时,他们的身心发展变化幅度大幅增加,为了让他们的整体素养可以跟上身心发展变化的步伐,学校在各方面都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美术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自然也要体现出育德育人的重要特色,作为美术教育的独有功能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中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们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其多方位的能力素质均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于美的认知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需要时间来培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当采取一定的行动让学生在美术课堂教育过程中逐渐构建审美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的逐步积累,这不是可以短时间内完成的,作为教师应当在平时的美术教学课程中逐渐养成。

从本质上解释审美能力就是人们从自身角度出发,以自身的阅历和经验为基础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对比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人们会获得内心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作为一种基础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当和基础学科能力培养一同从小开始展开,在承上启下的初中阶段,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基础学科上增加重视,更要在美育教育上多下功夫,应当通过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主动从日常生活中去发掘事物所具备的美丽属性,从而培养审美基础能力。作为教师需要重点理解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才能各不相同,教师只能培养他们的才能但不能对它们进行改变,因此教师所能做到的只有在学生的后期成长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保证后天培养措施的稳步有效施行,为达成教育目标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育往往不受教育者的重视,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当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效果并不好。在学校审美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的教学设施并不充分,受社会重视不足。因为初中阶段,美术并不是基础学科与升学关系不大,所以家长、学校和社会对美术教育重视不足,很多学校的美术课程都没有真正的展开,不仅学校缺乏专用的美术教室、美术活动室,甚至没有很多需要的美术工具,课堂内容也基本是照本宣科的水平,更有甚者连美术教师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这样的环境下连基本的美术教学展开都很勉强,因此美术教学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传统僵硬,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热情,也影响了初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能出于专业性不足或教学受到干扰等多方面因素,往往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投入感情。所以,由于教师个人情感投入的缺乏,往往采用了僵化式的填鸭教学方式,失去了与学生的充分的互动,导致学生失去了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此外,在学生的内心观念里,往往也存在着美术的学习无足轻重的思想,他们更重视与未来升学息息相关的科目,而对美术课不屑一顾,因此在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态度并不端正,导致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的效率低下。

四、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路径

4.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优化课程教学模式

在当前美术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充满着僵化与滞后,因此在美术课堂上很难保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的效果。因此,初中教师要对日常课堂的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将审美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优化初中教学模式的目标,保证学生在日常审美能力的提升。作为美术教师,首先要尽可能增加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和艺术作品的接触和欣赏机会,因为教材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的艺术品的图片非常有限,而且图片的种类也不完善,所以作为中学美术教师不仅而已带领学生们去到美术馆、作品展等地去直接近距离观赏美术作品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设备为学生们展示美术作品的图片。举例来说,在为学生讲解《中国美术史及相关作品》时,初中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画作的图片,让学生具备观赏这些传世经典画作的机会,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纪录片作为补充,让学生们更加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背后的故事和思想情感与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在为学生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日常教育中,要选择创造性的教育手段,避免使用僵化式填鸭教育,增加学生参与感与交流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针对每一个作品抒发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对于美术作品的真情实感。

4.2 强化师生之间交流,激发学生真情实感

在美术课堂上应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如果在课堂上仅仅由老师进行单方面的灌输教育,那么学生只能学到僵化的艺术的定义,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更无法走上艺术的道路。因此作为初中美术老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们积极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正常的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艺术。具体来说,在为学生讲解《八骏图》的时候,作为美术老师可以在带领学生观看评价画作之前让学生针对马的形态进行积极的讨论,让学生们就马是如何奔跑的书法自己的一键,如果让学生自己创作关于马的相关形态的画,他们会画出什么。伴随着这样的各抒己见,学生不仅能够发挥出个人的态度和感触,并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仍然以为学生讲解《八骏图》的时候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观赏鉴定《八骏图》之后,让学生观看马奔跑的录像和图片,并带领学生机型户外的绘画创造,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日常的绘画创造中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

4.3 增加学校文娱活动,创造和谐艺术氛围

作为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因素——环境在学生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美术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有效的提升,应当在学校课堂上营造艺术分文,让学生沉静在艺术的海洋里。具体来说,初中教师可以先从班级环境出发,在教师中摆放一些传统的艺术作品模型或者在墙壁上悬挂一些艺术品的复制品。与此同时,还可以考虑在学校的公共场所内展示一些美术书法作品或者具有现代化意义的雕塑等艺术品。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沉浸在艺术的殿堂里,并且可以感受到环境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带来的渗透作用。此外作为教师应当丰富学校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创建文化娱乐比赛,鼓励学生踊跃参赛,让学生们的作品能够得到他人的评价与认同,增加学生们对于艺术的关注,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对学生们自身的艺术技巧和审美水平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4 改善学生文化认识,优化学生审美理解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围绕着感性和理性两方面进行,是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的加强与完善。在课堂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观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应该利用自身平时所学到的体系化的知识对美术作品加以分析,并得到自己的理解。在美术课堂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分享画作,还要对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作者的绘画过程与平日经历,作品中包含的真情实感有所了解,而这些的了解都围绕着审美理解能力的作用。只有具备了体系化的审美理解能力之后,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美术作品,意识到美术作品的真正富有魅力之处。

举例来说,当为学生讲解陶瓷、青铜器等相关艺术作品时,应当让学生将实际的观察结果与教材上的知识相结合,辨别艺术作品的细节,学习艺术作品中的人文特点,引导学生在结合个人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下,理解美术作品在当时代表的具体意义、创作原因、作品内涵等,具备审美理解能力就能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作品的同时面对美术作品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教育作文沟通学生与审美之间隔阂的“大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当前来说,我国的美术课程教育与我国新课标改革要求的新标准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需要我国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对美术课程教育进行观念上和教学方式上的调整,将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作为我国当前初中美术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并围绕着该任务应当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案,让美术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让美术教育在短时间内有所进展并追上我国当前主力推行的教育体制现代化改革,为学生未来的人生铺平道路,为我国培养未来的高质量多方位共同发展的新人才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过程
创意美术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