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境教学

2022-03-0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友谊道德法治

陈 东

(南京市齐武路初级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在过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灌输的情况,学生虽然将教材中的知识记忆在了大脑之中,但却没有对其理解,也缺乏对其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这与现下人才的培养要求不一致。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明确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应该主动跟随新课改以及时代发展的步伐,将更多创新的教学法融入教学中,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提供有效支持。其中情境教学法凭借自身创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学场景的优势,可以快速将学生带入主题学习、思维之中,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速度,由此受到了越来越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欢迎。因此,文章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的研究,不仅极为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境教学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教师需要对其作用进行准确把握,这样才可以让教师正视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并主动将其落实于日常教学中。概括来说,其作用体现在如下几点:

1.1 助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从古至今的教学实践都认证了一点,即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一旦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想法之后,投入度较高,学习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大量理论性知识,在对其学习之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枯燥和乏味之感,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始终不高的重要原因。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与学的需要,通过更为生动、具体的方式将知识点呈现出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探索情境之后,完成对知识的有效构建,是一种对于教与学效果提升都十分有利的好方式。通过长期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学生获得的成功学习体验不断增多,这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兴趣。

1.2 助力教书育人目标的达成

在任何阶段任何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其本质都是教书育人,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将教书育人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相较于其他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蕴含着大量关于学生如何做人的素材,在育人方面有独特的价值。但如果仅靠教师的知识灌输,无法将这些知识约束和塑造学生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样的教育违背了学科教学的本质。而通过将情境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此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会及时对自我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与优化,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书育人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还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3 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随着我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了学校、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创新情境教学法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不是为了让学生仅掌握知识,仅仅参与几次活动,而是要让学生在情境教学法的驱使下,让学生养成主动进入社会,对个人实践能力进行锻炼的习惯。比如在教学《遵守规则》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中,对于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进行发现与分析,找到解决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活出生命的精彩》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走入社会大家庭之中,陪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聊天,帮助清洁工打扫公园卫生等等,虽然这些事情看似很小,但是却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的思考与感悟,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的提高十分有利。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面临的问题

在对情境教学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作用了解之后,教师还应该继续分析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为接下来情境教学的创设建议提供有利依据。据分析,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面临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情境教学不受重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情境教学法彰显出了独特的价值,但是部分教师对于该教学法的运用并不受重视,使该教学法的作用缺乏发挥的机会。而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部分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和思维的影响,未真正意识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作用,在此种教学背景下,即使教育部门和国家提出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求,但是很多教师依然对其不重视。所以,在情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受应试教育思维牵制的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

2.2 情境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

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要让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新鲜感,就需要教师掌握多种情境创设的方式,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最合理的情境创设方式。但就实际的情境创设来看,部分教师缺乏对其深层次学习和探索,所以在运用情境教学法之时,总是局限于单一的方式中,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疲倦感,越来越提不起精神。这样的情境教学显然是无效的,不仅无法助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还会阻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开展。为此,情境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问题的解决也势在必行。

2.3 教师的引导不到位

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教师在合理创设情境之后,还需要进行科学的组织与引导,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进入情境中去思考与体验,也才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真正有所收获。但就实际的教学来看,部分教师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情境的创设层面,虽然将情境创设的十分精彩,但是却存在缺乏引导或者引导不到位的问题,这就会导致情境教学的运用效果受到限制。所以,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摆正个人的角色,真正让学生感受情境教学的魅力。

3 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有效建议

3.1 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是由于教材的内容毕竟有限,无法保证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需求,所以在具体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图片、视频等功能,引入更多直观教学素材,既能够完成对情境的创设,又能够帮助学生在情境的辅助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但需要注意一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合理运用的基础上。为此,教师必须遵循合理运用的原则,切不可出现滥用等不良问题。

比如在教学《友谊与成长同行》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与友谊相关的视频,在课前整理之后,课中为学生播放三段视频素材:第一段是关于包拯与公孙策的友谊视频素材,学生在观看中会发现在包拯任职期间,公孙策一直都在帮助他、辅助他,公孙策既可以说是包拯的好朋友,又好像是包拯的教师,两人之间相互扶持与共同进步;第二段是关于蔺相如与廉颇之间的友谊视频素材,蔺相如和廉颇虽然同为赵国的大臣,但是前者是文臣,后者是武将,本来两人不会产生任何的交集,但是两人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他们有着相同的信念,那就是保护和发展赵国!第三段是关于现代社会中两个青少年之间的视频素材,这两个青少年志趣相投,一直都处于相互分享有趣事物的状态,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个青少年带着另外一个青少年去酒吧喝酒,并告诉他喝了酒可以让人忘却一切烦恼。视频到此结束,教师可以趁机让学生分析三种友谊,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友谊是哪段?原因是什么?同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着重分析第三段友谊,让学生明确正确友谊的建立是两人在一起相互帮助、促进,让两人成为越来越好的人,这样学生就可以意识到第三种友谊正与正确的友谊相反,此种朋友是不适合继续交往的。在学生具判断正确与错误友谊之后,教师可以再向学生设问:“假如你是第三段视频中被带领喝酒的青少年,遇到这样的朋友该如何做?”通过合理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思考情境内容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创新解决问题。

3.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有大量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就表明了生活化素材在该学科教学中十分少适用,所以,教师在情境教学时,应该注重对生活化情境的合理运用,以真正为学生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奠基,助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让友谊之树常青》一课时,教师结合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可以对生活化情境进行合理创设:小丽早上上学前与爸爸妈妈吵了一架,在上学之前从父母那里拿了几百块钱,准备在放学之后离家出走,并且将这个计划告诉了她最要好的朋友小张,叮嘱小张切不可将这件事情泄露给她的家人,放学之后小丽确实这样做了。在情境创设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及时设问:“假设你现在就扮演着小张的角色,你会将好朋友告诉你的秘密告诉她的家长吗?原因是什么?”由于此问题有一定难度,学生个人解决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激烈讨论,让各小组明白真正的好朋友就是要相互帮助对方成长为更为优秀的人,所以小张在面对朋友小丽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之时,不可有任何的包庇行为,而是及时将行踪告诉她的父母,对小丽的人生财产进行保护,更好维护两人的友谊,可能小丽暂时无法理解小张的做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丽会越来越发现小张是自己可信的好朋友,两人的友谊可以真正成为常青树。

结语

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全新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对于教与学方面的发展都十分有帮助。为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主动探寻更多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案,从而助力学生知识的学习、吸收与应用,助力学生道德与法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友谊道德法治
以城为“媒”话友谊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友谊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