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拓展课程研究

2022-03-02赵明娟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笔记知识点初中语文

赵明娟

(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学 江苏 无锡 214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向纵深方向演进,而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拓展式教学日益受到关注。以课堂功能外溢、语文知识点扩散、思维能力发散等为主要标志的教学举措和思维方法,对初中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务必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采取各类有效举措提升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创造更多元的语文素质培育氛围和环境,对初中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积极帮助。为此,要积极探索拓展式教学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确保初中语文教学不断走向深入,同时确保初中生形成扎实而全面的语文能力。

一、知识拓展,实现重难点突破

在初中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为学生开展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应该建立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教学内容将结合资料进行延伸和拓展,从而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强化学习,这不仅更有利于学生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形成发散性的思维。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文言文时可以适当地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教材的目的进行内容重组,按照文言文的难易程度来开展语文教学,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例如《养竹记》和《爱莲说》作为同题材的文言文,教师可以将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两位作者在《爱莲说》以及《养竹记》中所阐述的不同观点以及当时的语境来为学生探讨文本、作者以及当下社会所存在的复杂关系,并用现代知识从不同角度理解文章。

而教师在讲解散文类相关文章的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情感和当时的抒情意志,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存在散文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例如《背影》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中包含朱自清描述的浓厚父爱,而背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语言环境之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是非常厚重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背影去理解作者的情感转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身所体会的父爱去感受作者在情感上的变化,感悟作者所表达的精神和内涵。艺术源于生活,学生根据自己与父亲之间难忘的生活经历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讲述的情感,从而深化文章表达,升华课堂主题。

二、推动知识点有效迁移,打通课堂内外联系通道

拓展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迁移性,具体来说就是教学理论和知识点的有效迁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务必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灵活掌握及应用的能力,尤其是要形成对知识点的多层感知能力,确保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而不至于产生读死书的情况。另外,知识点的有效迁移还体现在课堂内外的有效联结方面,这也是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生动体现。所谓的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初中语文的许多知识点其实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四季节令、青山绿水、家庭生活等,借助生活化的语文元素,可以将语文课堂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形成自觉的知识迁移意识,进而丰富认知,也能增长更多语文知识。教师要积极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围和层次,为学生们创造更多开拓眼界、提高认知的机会,也要鼓励学生们走入生活,体验日常生活,发现生活中蕴藏的语文知识,并与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课内外联动效果。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化元素的加入,进一步提升课堂内外的联系,让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能力。老师通过对课文的细致解读,可以给学生预留“观察你感兴趣的大自然语言”的命题,让学生们回去之后细致观察,然后在下堂课开始前在班级内开展讨论。通过有效的观察、记录、思考以及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关键知识点,还掌握了课外知识,对大自然增加了认知,语文的理解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三、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语文探究兴趣

鼓励并引导初中生形成语文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不仅是初中语文拓展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新课改的重要需求。在日常教学中,广大教师要积极开拓思路,丰富教学的方式方法,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媒介,加强与学生们的联系,并将教学细节灌输到日常行为中去,在潜移默化间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兴趣。比如,现在许多初中生都有智能手机,而借助微信群、公众号或线上教育平台等方式,教师可以将拓展式教学真正推行下去,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

具体的,老师可以就某个知识点、某一篇课文或某一首诗歌与学生们通过微信群联系,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对疑难要点进行集体谈论,进一步活跃微信群组的气氛,让学生们都有参与感和探究欲。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留出适当时间,作为“埋线索”或“预设伏笔”的时间,给学生们课后参与探究提供契机。如,可以根据课文后的思考题留出思考疑点,然后运用线上平台、微信群等方式,引导全体学生一起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要调节群内气氛,让学生们不必按照课堂规范进行,完全可以随性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体会……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和探讨中,微信群的气氛更为热络,师生、同学间的互动也可以融汇更多的语文知识点与要点,学生们都可以在探究中增进了解,同时掌握更多拓展性知识。

类似的举措和办法突出了信息化手段对语文教学拓展的应用价值,实际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成为常态,并通过积极有效的群体互动产生更多“火花”,增强学生的语文探究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实际能力。

四、设定周期性任务方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习惯

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要按照周期性规律设定长中短期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融入知识点和相关内容,确保学生可以不断取得进步,不断摄取语文知识,尤其甚是在拓展式教学的背景下,围绕阅读、写作等关键环节依托周期性任务制定方案,对语文教学更好地提升深度有积极影响。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期的教学进度,定期设定拓展式任务和方案,以此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提升知识拓展能力和意识。比如,教师按照每月、每周的时间节点,设计“课外阅读→随笔写作”的任务,让学生们按时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加以抽检、考察,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在周期性的任务设计中,学生可以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广泛涉猎,多读书、多思考,同时在写作练笔中形成全面的语文素质,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周期中,老师可以将学期分为“三个阶段”,然后分别设定“课外阅读—深入思考—随笔练习”任务。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定期穿插一些随机的阅读与随笔测验,锻炼学生们课外阅读与随机写作的能力。通过周期性的阅读、写作任务的设定,初中生可以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形成课外阅读与随笔等习惯,逐渐形成语文拓展的习惯与意识。因此,依托周期性方案的设计,初中语文的拓展式教学将围绕阅读与写作展开,最终可以帮助广大学生不断形成全面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进行单元拓展整合,完善语文拓展课堂教学

(一)系统培养策略

所谓系统培养是指将初中三个年级作为一个整体,注重系统性序列化的阅读指导和引领,分层次科学有序地进行阅读指导和自主阅读。系统培养策略强调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穿阅读笔记习惯的培养工作。从初一阶段入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记录阅读笔记,运用阅读笔记,将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阅读笔记的内容方面,初一阶段,主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包括好词好句的摘抄、仿写训练、连词成句等;初二阶段,教师可以开始教学生从几个方面做系统化的阅读笔记,学生可以参照高效阅读的表格进行解读和记录,比如记叙文可以从抓题目、理情节、知结构、辨细节、析人物、赏语言、明中心等方面来入手,学生也可根据单元的核心素养点尝试自己做阅读笔记;初三阶段,教师强化阅读笔记方法的训练,阅读笔记内容应慢慢实现从读到写的过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对文本的反思、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作为阅读笔记的主要内容,比如比较阅读和批判性阅读等。

在阅读笔记的形式方面,初期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读书卡片的方式,对课文或拓展内容的信息进行摘录,形成阅读卡片,并定期对阅读卡片信息进行检查评估,并主动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方式,来描写自己的阅读心得;中期阶段,教师则要求学生以单元拓展学习内容和主题为依据,对自己阅读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记录和表达,生成读书心得、阅读笔记、读书报告等书面成果;高级阶段,教师可要求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记录阅读笔记,比如思维导图、连环画等等。

(二)读写并重策略

在单元拓展整合的教学中,读书和写作是互补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是共通的,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记录阅读笔记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摘抄记录,也要注意对写作的锻炼以及大小作文的迁移。

首先,阅读和写作不能割裂,教师要鼓励学生随记随写,哪怕是一句感想或者感悟,也是非常珍贵的。这种突然间的灵感迸发,印象会尤为深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到写作中去。比如学生在阅读《背影》时,觉得开篇点题且奠定感情基调特别抓人眼球,那么他在写作时一定会不自觉地运用这种开头方式。

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写作后引导学生回顾文本,进行阅读笔记的记录。一般情况下,单元教学从单元预习课开始,到读写结合课或者主题写作课结束。但是在主题写作课结束后,我们仍然可以进行阅读笔记的记录。因为不是每个学生在主题写作结束后都能完全掌握写作知识的相关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带着去写作的疑问重回文本,对文本的理解会更进一层,阅读笔记的内容也会深刻有内涵得多。

教师要坚持读写并重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在读时写、写后读,实现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灵活切换,让学生熟悉运用语文学习所得,理解解决问题,并将理解所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更为灵活地进行阅读笔记。这个策略可以与系统培养策略相结合,每个年级阅读笔记的内容不同,相应的写作要求的内容也可以适当调整。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借助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丰富知识能力,增强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将拓展式语文教学推向深入,必须要围绕课堂教学展开铺陈,要加入更多趣味性的教学项目和元素,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兴趣,提高教学的整体品质。要打通课堂内外的联系,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周期性要求设定教学任务,以信息化手段密切互动,引领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日常练笔、积极反思,真正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语文素养。唯有此,初中语文的拓展式教学才能收到实效,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才能逐步形成。

猜你喜欢

笔记知识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张图知识点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