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负面效应规避

2022-03-02石玲丽董春华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

石玲丽 董春华

(鞍山师范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7)

引言

随着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其内容的丰富性、直观性,得到了许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尤其在疫情期间,网络与多媒体更是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如此,网络与多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能轻视的。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防范多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每个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就实习经验中多媒体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规避策略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语文课堂的改善进绵薄之力。

一、对网络与多媒体的认识

多媒体是相对于单一媒体而言的,通常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是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对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使用户能够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交流的技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课堂上的应用也极为普遍。教师搜集资源、制作课件等大部分来自网络,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取更多教育资源,拓宽知识面。但我们在享受网络与多媒体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时,却不得不面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使其更好的为语文课堂服务。

二、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正面效应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同时拥有着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的呈现功能,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官刺激,初入课堂,就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音视频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教授《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秋的悲凉,从而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课文营造的意境。又如,在讲授《登高》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的时候借助一组关于叙利亚战争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残酷战争下国家破碎的悲惨,从而引出伟大诗人杜甫在面对山河破碎时,写下此诗的满腔忧愁,拉进学生与诗人,与诗歌的时空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网络与多媒体的引入,有利于教师改进其教学方式,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而且有益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塑造一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师队伍。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授课之前,自己首先需要进行教学设计,达到对网络与多媒体的熟练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使用网络与多媒体收集信息,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辨别、处理,不仅使教师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而且益于综合素养的提高。比如,教师在讲授《短歌行》的时候,除了要制作精美的课件,还要在课件中插入名家范读的音频,链接作者背景等相关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优化课堂的教学资源

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我们不得不叹服,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师从传统的用语言教授转向运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料,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搜集多种教学资料,更广泛的获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比如,在教授曹禺的《雷雨》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与之相关的话剧《雷雨》,比较话剧中的人物与课文中对人物塑造的异同。又如,在教授《归园田居》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陶渊明的《乞食》,进行对比阅读,从而进一步体会到陶渊明不慕功名利禄、坚持本心、独善其身的人格操守。

三、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

(一)分散学生注意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整天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课本和做不完的习题,学习压力比较大,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容易使学生沉浸在多媒体课件的某一幅图或一段视频里,无法及时从其中脱离出来,集中注意力听教师授课。伴随着课件的不断点击变换,学生的精神会不自觉的放松下来,从而导致注意力的下降。除此之外,承载信息量大是多媒体的显著优点,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运用这一优点,不恰当的引用了过多的课外资源,就会导致大量文字冲击学生大脑,注意力无法有效集中。此外,教师讲的多,学生难以消化,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另外,课件制作中过多的图片展示以及特效的应用,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也不利于学生保持清醒的大脑进行思考。

(二)淡化学生语言体验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进入语文课堂,让同学们享受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言语相传,还有丰富的视频、音频资源,这些固然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多媒体的使用频率和方法,反而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比如说,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对诗歌中长江秋景的描绘与慷慨激昂感情的抒发,我们从诗词语句中也很容易把握,如果此时过多的借助图片和音乐,看上去是通过丰富多样的画面吸引学生,但容易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在多媒体呈现的感官刺激上,而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体验。

(三)限制教师作用的发挥

多媒体教学有着直观性强、可操作的优势,但它始终只是辅导教师教学的手段,不能代替教师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导。教学是一门艺术,一方面,教师需要运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板书等进行辅助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学会随机应变,对课堂中将要发生的教育问题进行合理的预测,这就要求教师提高随机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有的高中教师针对课件的制作倾尽全力,在教学时也对多媒体产生过多的依赖,以致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忽略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个人素质的提高,这不仅导致教师作用的弱化,还对教师个人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四)降低师生间情感交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者要注意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建立细腻的情感联系”[8](P126) 。教书育人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深入人心,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也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是引导者,也是情感交流的主动者,应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以自身的个人魅力和道德观念不断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教学中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师自身的个性化语言和价值观念传授相应减少,传统的师生互动被多媒体画面取代,学生从教师那里受到积极影响就会减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把握也会降低,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四、解决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负面效应的方法

(一)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教师必须明白“多媒体只是作为辅助教师的一个教学工具,教师在课堂中占有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在直观性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却是远远无法超越教师的,因为人类的思维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远远无法达到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课中,而不是过多停留在多媒体的感官刺激上。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人格魅力,充分发挥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遵循适量原则

子曰:“过犹不及”,解决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和把握度的原则。同样,多媒体的使用也是如此。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时期,对多媒体的使用在于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学习质量。过度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阻碍。除了对多媒体技术使用时间的把握,还要注意多媒体的内容制作问题。如果课件引用了过多的动画效果,势必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过多的音像视频资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难以体会到中国诗词歌赋所营造的意境美。

(三)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为传统教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时代气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方式。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目标要求,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去糟存精,在课堂中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比如,针对《登泰山记》一文中所描绘的苍山负雪图,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这些景观,与原文的表述进行对比,体会文言表达的特点。又如,在进行《窦娥冤》、《哈姆莱特》等经典戏剧教学时,为了更好的表现戏剧冲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舍弃传统口头讲授的方法,引用一些多媒体视频资源供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上涨,教学效果也就提升了。多媒体的应用在于辅助教学,优化课堂结构,而不是替代传统教学手段,二者都各有所长,唯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课堂呈现最佳的效果。

(四)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的技术能力

如果每堂语文课都是单纯的说教进行,长此以往,学生会在单一的教学过程中感到语文学习的无聊乏味,心理抵触会让他们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厌烦,因此,必须对教师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让教师合理并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比如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芣苢》时,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名家范读与相关的图片展示,用图片创造情境,用声音营造氛围,让学生在鲜明轻快的节奏、欢快的采摘画面中感受劳动之美。又如,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课内教授作文规则,课外搜集一些如《觉醒年代》《舌尖上的中国》之类的电视节目,让学生从不同渠道积累写作的素材。

综上所述,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多媒体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不能忽视其负面效应的存在。教师要秉承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科学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并不断提高自己对多媒体的使用技术,让多媒体更好服务于课堂质量的提升上。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