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01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中学胡善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微课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中学 胡善钦

当下,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微课就是这股浪潮下的产物。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实践应用填充了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素材进行了结构化扩展。与此同时,微课还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微课,师生之间的反馈与交流更为便捷,对课堂的调整改善也有更直观的方式。这是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师应对其展开细致的探究。

一、将微课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原则

微课有着自己的多样化特征,教师在进行设计与融合时,需要尊重其“内容较少、容量较小、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等特点,尽可能将其优势呈现出来。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课堂的突出优势是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然后进行调整,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机制。微课更主要是凸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情况不统一。因此,设计微课时就需要注重许多细节与原则。

(一)突出重点,预设关键内容

微课总是针对一些具体的内容展开的,在不大的容量里,需要做到轻重缓急,给予学生最为明确的重点引领。这就需要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有所体现。面对不同个性、学习程度不一样的学生,教师应当巧设教学计划,实现层次性教学。

例如,“欧姆定律”这一章节中,面对四个课时小节的分配,需要教师在备课中有所侧重。笔者认为,可以在详细落实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电阻的测量的教学内容之后,在微课上重点突出“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这一课时。对这个必考点,需要教师多花费一些精力与时间。学好了欧姆定律这个电学基本定律之一,学生将对实际中较为复杂的电路分析有更清晰的思路。当然,这一节应用特征极为突出,教师在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多插入一些实际解答题,给予学生分析练习。

对教师来说,备课阶段就像战前的排兵布阵,需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初中物理学科内容涉及面较广,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给学生明确的方向,助力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二)丰富多彩,巧妙运用多种技术

微课是较为新颖的教育途径,融合了现代的众多信息技术。教师选择应用微课于初中物理教学时,也需要把微课的优势表现出来,真正做到实践应用中的创新与突破。网上提供的微课制作的软件非常多,也对教师的计算机运用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是现代教育发展带来的多样化挑战之一。

例如,在进行“光现象”章节的教学时,若能搭配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示,一定能给学生带来难忘的学习体验。在“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等课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相关的物理现象,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又如,在“透镜及其应用”的章节中,综合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收集相关资料,补充完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显微镜和望远镜”所需的素材。并且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全面立体展现系列操作。

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是大势所趋,随着信息、通讯、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教育行业也广泛运用多种相关的技术成果。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可以配上多种技术,对微课进行内容的拓展和扩充。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前期制作,有助于整合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进一步优化资源结构,这是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

二、将微课融入物理实验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做出相应调整。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实验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需要重视物理实验。

(一)用微课展示实验数据采集和操作步骤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学生需要对所得数据、预估结果、猜想推理进行一定的整合与分析。这些也能在微课上得到一定的体现。

例如,进行“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在实验图片中展示出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可以借助微课,以更直观、更立体的形式,把那些学生容易忽视的小细节呈现出来,并且突出展示实验需关注的关键问题,阐释实验所需的原理和规范操作步骤。这种形式的微课,既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诸如此类的实验微课,需要教师根据日常的教学经验,结合数据和关键点,实现最佳效果。

微课能展示物理实验所需的诸如玻璃细管、真空气罩、天秤等器材,带领学生自主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教师在将实验带到微课时,可以依据实际需求,有实际意义地进行相关融合。对于基本操作步骤,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上,设计简短的小视频进行解释与说明。如此一来,原本相对抽象的实验,更易被学生接受,也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兴趣。

(二)将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引入到微课中

微课本身具有趣味性,物理实验也有着有趣的属性,这对初中生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也是保持他们学习激情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微课的应用中,想要让学生养成更加自主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尽量完整且完美呈现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尽量满足学生趣味性上的要求。这就要求微课的拍摄、制作都要有所创新与改良。

例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微课中,需要教师针对教学主旨,解决实际问题。微课的剧本编写可以尽可能多的加入新奇、有趣味的部分,以期打动学生。在微课的开头引入部分,设计一些有方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的生活与玩耍中,有没有观察到一些流体在大气压强影响下的有趣现象呢?发生这些的原因是什么呢?”然后教师顺利进行课堂的实验教学。当然,实验一定要严谨,一丝不苟。在微课的设计上也需要逻辑紧密、用词准确,不应当过分夸张,哗众取宠。教师可以将实验进行细分,处理好诸多步骤下的实验要求。

初中物理实验课的题量不是很大,采取微课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展示出那些所需选用器材较少、操作相对简单的实验,在多方位的拍摄中,融入多媒体制作技术,将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最大化。这样的物理课堂,能被实实在在地输入“新鲜血液”,给学生带来全新且有趣的学习体验。

三、注重微课在交流沟通、评价反馈上的应用

教师要及时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教师在采用社会发展、网络技术进步的全新成果时,也要兼顾教学资源的更新,充分利用微课的丰富资源。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切实改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对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应用微课进行深刻探讨。

例如,完成“机械运动”章节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考察学生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的掌握情况。基于微课,落实分层教学与拓展延伸,获得学生自主学习的及时反馈。教师取得了相关数据之后,应当作出在之后教学计划中的应对方案。诸如此类,“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授课之后,也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总结与分析。

有条不紊地开展总结与调整,是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措施。微课则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方式,在提高学生积极性、调动教师整合资源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课堂上的沉闷气氛,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应用过程中,对课题设计、实验融入、反馈评价等步骤上,还应当进一步地探讨。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微课
只因是物理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