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2022-07-13山东省威海市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中学郭文娟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导图知识点内容

山东省威海市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中学 郭文娟

在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知识类型不断丰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教育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能力培养,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组织。教育教学不仅需要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还需要强化思维意识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地理可对地理区域特征、地理发展及分布进行阐释介绍,在开展地理教育教学时,采取以图导学的形式,应用有组织性的思维导图图形,将地理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有体系,强化知识把控,深化知识点理解记忆。

一、思维导图

1970年,托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理念,该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和进修领域,成为具有全球性经济特征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发散大脑思维,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模拟,形成放射状结构,以直观形象化的视觉展示认知结构,将思维生成外化图谱,所以思维导图也有“脑图”“心灵图”“心智图”之称。思维导图创建过程是信息加工方式及脑部连接形式的显示,从思维导图形式角度分析,思维导图构成涵盖色彩、图像、连线、节点和主体,可从多维度对网络结构图开展修饰反映,导图中由主题分支成节点,节点分支成子节点,不断向外发散,节点数量不断增加。

二、思维导图制作遵循原则

(一)地理思维与教学重点结合原则

制作初中地理思维导图时,必须明确课堂教学重点,准确应用思维导图关键词语,不可冗长,要方便理解记忆,以提升地理知识重点掌握效率。由于地理学科逻辑性较强,为减少教学片面化和层面化问题,必须依靠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借助思维导图,系统化、集中化、结构化地理知识脉络,探寻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思维中构建清晰的地理重点知识脉络。

(二)趣味性与知识内容结合原则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实教学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用思维导图,图像突出,重点鲜明,色彩绚丽,可丰富课堂内容,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图片内容。由于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中,地理地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示意图等应用十分常见,所以为优化思维导图应用效果,必须将趣味性与地理内容完美整合,满足初中生地理学习需求。

(三)个性与协作结合原则

在制作初中地理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优先组织学生组内合作学习,由学生自主绘制的思维导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实学生地理知识。所以,需要将个性与协作相结合,由于不同思维导图表现方式存在差异性,学生依据自身需求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特点突出,主题鲜明,创造力显著。在协作过程中,可补充学习内容,弥补学生思维导图绘制缺陷,其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表达自身想法和观念,还可以促进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的提升。

(四)课内外补充协调原则

地理知识课堂学习与教师所布置的笔记内容相关,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需要在课后对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内化所学习的知识,实现课内外的补充协调。

三、以图导学的初中地理思维导图教学方式

(一)备课环节思维导图的应用

课堂教学与教师备课密不可分,传统地理教师备课环节,书写内容繁杂,在搜寻教学内容时,难度高。在教课时,虽然教师可悉数教授,但是脉络不清,内容分散,学生理解难度大,若是思路中断,还会影响教学进度。思维导图在备课环节中的应用,可协助教师从宏观角度把控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完整知识框架内容,减少知识点遗漏。例如,教师在对“中国自然资源”之中的“水资源”开展备课工作时,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备课,见图1。

图1 “水资源”思维导图

在图1中,明确了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可开展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和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把控地理知识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思维导图法、小组合作法和归纳总结法开展教学,协助教师活跃课堂氛围,灵活组织地理课堂。归纳水资源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包括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意识及总结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方法。分析学情对课堂的顺利开展重要性显著。在思维导图中,渗透学情分析,可辅助教师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组织地理课堂教学。在整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时,从水资源的概念、时空分布状况及保护水资源三个角度出发,完整化、系统化梳理水资源知识重点,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地理教材中,地理知识枯燥,数字繁多,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效率低下,只有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才能使其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怡然自乐。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可借助思维导图,充实地理课堂内容,依靠色彩化、结构化的方式,简化知识点,促进地理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对“地球的运动”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就可以依靠思维导图,详细介绍地球的运动方式,见图2。

根据图2可知,地球的运动方式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其含义各不相同,旋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问题,公转导致了四季变换和五带的划分。借助思维导图,直观形象,具体生动,色彩鲜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接受,深刻记忆,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图2 “地球的运动”思维导图

(三)思维导图绘制辅助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学习方式为新课改要求下诞生的新型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集体观念,在以图导学的教学形式下,借助思维导图,辅助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丰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欲望。例如,教师在对“从世界看中国”的地理知识进行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合理化地为学生划分小组。在组别划分时,应以组内异质为原则,确保组内学生各有所长,组间成员水平相当,以更好地竞争学习,提升学习效率。组别划分以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总结文章内容,对该章重点进行总结,清晰章程脉络,更好地辅助学生后期梳理重要知识点。学生在组内探究学习时,绘制了思维导图,涵盖中国疆域、人口和民族等重点知识,可更好地协助学生对整个章节的地理知识内容进行把控,见图3。

图3 “从世界看中国”思维导图

图3从四个方面记录了文章的重点,涵盖疆域、民族、人口和行政区划。疆域中,对位置和辽阔情况进行了介绍;民族中,分别介绍了民族风俗、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人口涵盖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分布情况;行政区划涵盖三个等级,并重点就省级进行了论述。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集思广益,组内绘画能力强的学生还进行了配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相关内容,更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优化地理教学效果。

(四)利用思维导图明确教学重难点

为优化学生对地理知识把控程度,必须明确地理知识的重难点。教师可以依靠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明确地理教学的重难点。例如,教师在对“地形和地势”的知识教学时,为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可采取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见图4。

图4 “地形和地势”思维导图

地形和地势属于中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内容理解难度大,且地形和地势类型多样,学生记忆困难。该思维导图,将地形、地势及山区面积广阔分别进行了重点归纳,首先论述了地形多样化的特征,并分别从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角度论述了地形特征;其次介绍了地势的特点及优越性;最后阐述了山区面积广大。有效提升了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以图导学是新兴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该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日益频繁。思维导图教学形式的应用,可改变死板的地理知识教授现状,辅助教师备课,深化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激情,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团体意识,促进地理知识复习效率的提升,以此可充实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明晰地理知识脉络结构,串联地理分散知识点,促进地理教学效率的提升,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所以,教师需要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下,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开展地理知识教学,满足初中生地理学习需求。

猜你喜欢

导图知识点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