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

2022-03-01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活动历史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 李 艳

对于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究是我国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为提升中学生历史文化素养和构建历史思维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中学生历史、文化等全方面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初中历史问题思维培养一直是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研究重点和教学难点,通过对初中历史问题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初中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的过程中对初中历史教学问题不断进行思考、分析,然后借助于历史逻辑思维进行针对性的探究,从而帮助解决初中历史问题,帮助初中学生建立历史知识探索思维体系,深化对历史逻辑思维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也能够在学生探索初中历史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性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初中历史问题研究的教学目标。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发展阶段,历史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提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综合素养,能够让初中学生得到更加健康全面的成长发展。如果想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加以培养,首先,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和初中历史相关学科的实际特点,通过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历史教学的方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寻找一些历史教学资料,然后将这些教学资料进行结合,通过历史教学资料的辅助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其次,学生要更加重视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积极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持续的问题探究实践找到解决好的问题。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少教学语言的吸引力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准确、有效地对每一个历史事件进行具体化讲解,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手法,应用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述,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而言,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普遍缺乏吸引力,导致历史教学的整体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语言丰富的教师能够通过更加生动、有趣的语言对历史事件进行讲述,学生会因为教学语言对历史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使其将注意力长久地保持在教学活动中,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思想落后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过度依靠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背诵记忆。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不想将时间浪费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重复背诵上。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强化学生对考试内容以及方向的掌握,增强对史学考试中重要知识点的熟练度,但是由于没有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即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够轻松应付选择题这种相对客观性的题目,也无法应付需要深刻历史理解的一类型主观问题。而且,如果学校教师只是依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历史课程教学,将很难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学习的兴趣,也就很难使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形成个性认识,更无助于学生历史成绩的提升。

(三)缺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知

不能充分认识学生在课堂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是当前历史教学活动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点,是帮助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重要方法。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课本知识点的讲解为主,导致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充分发挥,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会导致学生和教师之前缺少良性的教学互动,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历史教学,这与历史学科的特点不相适应,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因此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不能有效对历史知识内容进行吸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教学模式不断扩展,但依旧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阻碍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重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首先,重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探究性内容学习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能对互动环节进行把控,就可能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发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其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应当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教师应当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考察,然后在其中选取具有互动性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按照节奏主动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内容进行探究,从而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能够对初中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思维的培养起到良好的效果。当前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群体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丰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需要历史教师人员转变教学思维观念,重视对于多样性教学方式的应用。很多教师思维观念落后,对于新兴的教学方式十分排斥,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单纯依靠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其次,丰富课堂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例如,针对一些著名的会谈事件,可以在班内举行相应的模拟活动。学生在进行活动准备的过程中,会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学习,同时也会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注重课后的知识培养

课后的知识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网络阅读,查询各类古代历史相关资料。教师应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只有在阅读了大量古代史料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快速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资料查询发现的问题、讨论等来进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其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历史时间表的顺序建立各类历史问题知识框架,构建各个年代历史事件时间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于历史学习的问题解决体系。从观察历史的细节问题着手,培养学生对于细微问题的挖掘能力,在观察历史细节的过程中发现历史问题,然后通过自身的问题解决体系处理遇到的问题,树立主动的历史问题解决意识,养成对于历史问题的探究精神。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将其作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以及深度探究的性格,从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教师应当不断更新历史教学管理观念,选取适合学生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更新历史教学理念,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使学生养成更加主动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思路,对学生后续学习以及个人成长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活动历史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