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22-03-01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城北路石门小学孟金香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城北路石门小学 孟金香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三中学 马淑璇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科学学科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的初步认识是每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学习探究性科学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实践出真知”的正确认识,还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一、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世界的认识大都还停留在具象水平,因此抽象的科学理论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十分困难;又因为在现实科学课堂教学中缺乏相应的科学实验,使得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走神、交头接耳等现象频繁发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增加科学教学的趣味性,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工作。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探究性的课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探究性课题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不仅能增强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形势不容乐观,小学科学教学效率低、教学时长短、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长期存在,这严重影响着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教学效率低下

影响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教师在日常授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课本内容,通常会反复讲解、反复练习,无意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第二,教师教育理念有偏差。因为小学科学并不在小升初考试大纲范围内,所以科学教师本身不重视自己所教的课程,日常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时难以保证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更加重视文化课教学,对其他学科通常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因此科学课仅仅是每周一节或每两周一节,严重压缩了小学科学教育时长。此外,文化课教师以各种理由占用科学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对此也是视而不见。这些都导致小学科学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三)教学设施落后

一方面,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开展探究性课题需要大量的教学设备,但是由于学校经费有限,除去维持正常教学的费用外,很难采购大量昂贵的科学实验器材;另一方面,学校原有教学设备老化,严重影响实验的精确度与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这一问题给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带来巨大的阻碍。

三、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策略分析

虽然影响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不利因素较多,但科学教师依旧不能放弃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为了帮助教师降低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将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落到实处,笔者从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教学、课外拓展等方面入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设计科学实验,合理划分小组

科学实验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选择实验内容时,要根据课文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实验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理解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操作水平高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小组实验的组织、监督工作,并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小结。

(二)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授课前,要认真学习教材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设计一些符合教学目标、开放性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日常授课时,教师应和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敢于挑战权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收集信息、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授三年级课程“混合与分离”中的“将它们分离”时,教师可以先做几个分离实验,给学生展示各种分离方式,如利用磁铁分离木屑和铁屑、利用水分离沙子和白糖等,并在实验完毕后提问学生:还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些混合物分离开来?学生通过互相讨论、翻阅资料等方式找出其他分离方法,对条件允许的方法,教师让学生当堂进行验证。对于成功分离混合物的学生,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对无法成功分离混合物的学生,教师也要肯定学生敢于尝试的精神。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师生互动,还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来说,这种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授课方式不仅可以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还能通过回答问题获取更多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提升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加强实践探究教学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人的实践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班级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实践活动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

例如,在讲授三年级课程“太阳与影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影子,可以从早上第一节课下课开始,每节课课间都安排学生测量旗杆影子的朝向与长度,直到放学,最后汇总测量结果。学生通过比较测量数据,得出中午旗杆的影子最短,早上、下午旗杆的影子最长;影子朝向从西逐渐往东旋转的结论。这种实践方式,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转变为有趣的实践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另外,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习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结果,通常会采用教授实践方式来验证最终的科学结果。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实践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理。这种教学方式固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不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先抛出教学结果,然后鼓励学生针对教学结果尝试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找寻实践方法,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感受科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教师只需要从旁提供一些引导和辅助即可,这样可以保持科学知识的神秘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入探究状态,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状态,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实践过程,同时保证学生思考方向的正确性,以有效利用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走出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对科学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内容和课堂实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科学给人们衣食住行带来的种种改变。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最后写出调研报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能让学生主动感受生活,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开展“调查家乡的种植业”活动,让学生感受科技进步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种种便利。通过实地调查,学生发现当前种植农作物已经由原来的人工种植转变成机械化种植;灌溉也从大水漫灌逐渐向喷灌方向发展;农作物的收获方式也从人工收获转变成机械化收获、采摘。通过这种调研活动,学生走出课堂,在实地调查中增强了自身的探究能力。

四、结语

相比于其他学科,小学科学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条件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使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能高效进行。当然,仅凭教师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