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2022-03-01朱益峰
朱益峰
(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300)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一种介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主要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静息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西医认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原因是由不稳定斑块引起,而中医认为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斑块不稳诱发心绞痛发作的根本原因为胸阳不振[1]。西医治疗中多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应用较多。中医治疗中,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开结豁痰、通阳泄浊等作用。目前关于中医联合西医治疗是否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尚未有明确报道[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比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6.5±2.98)岁。治疗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67.5±2.99)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均满足临床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诊断标准;均满足中医关于胸阳不振相关诊断标准:胸闷心痛时发作,心惕型寒,精神倦怠,面白肢冷,脉沉细迟或沉细紧,舌淡苔白或白腻。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抗凝及抗血小板禁忌患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疾病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使用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治疗,每次100 mg,每天1次;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规格:25 mg)治疗,每次75 mg,每天1次;阿托伐他汀[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80,规格:20 mg]治疗,每天1次,每次2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7288,规格:25 mg),每次25 mg,每天2次。持续治疗1个月。结合患者情况选取ACEI类药物,如缬沙坦、贝那普利等降压治疗。
观察组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常规西药用量及用法同对比组,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药方组成:瓜蒌、陈皮、半夏、茯苓各12 g,薤白9 g。以该处方进行辩证加减,气虚患者加黄芪15 g;瘀滞严重患者加桃仁10 g,丹参9 g;湿气严重患者加白术15 g。指导患者每天取1剂经浸泡后加水煎服,取汁300 ml,早晚餐后分2次服用。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心功能指标及症状积分。临床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停减率;心功能指标:24 h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连续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及左心每搏输出量(SV),其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机联合计算机检测SDNN、SDANN及RMSSD指标,多普勒超声仪检测SV指标;症状积分:对患者的胸闷、心悸、胸痛及身体困乏等症状展开评估,3分法,0~3分依次为无症状、症状轻微、症状明显和症状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比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比组,硝酸甘油停减率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RMSSD及SSV水平均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SDNN,24 h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RMSSD,连续RR间期差值均方根;SV,左心每搏输出量
?
2.3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胸闷、胸痛及心悸、身体困乏积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s,分)
?
3 讨论
胸痹一词源自《黄帝内经》,而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明确的治则治法,该书中对胸痹共有7条条文,对胸痹的脉象做出了详细说明,所指出的“阳微阴弦”也在后世作为胸痹的主要病机,阳微为胸中阳气不振,阴弦为痰饮、寒邪及水邪等阴邪干犯胸阳。该书中治疗胸痹经方共9个,其中瓜蒌薤白半夏汤应用最广。瓜蒌善散结涤痰、宽胸理气,薤白可行气止痛、通阳散结。二者搭配使用具有散胸中阴寒、化痰浊、宣气机的效果[3]。瓜蒌薤白半夏汤可作为痰浊闭阻型胸痹、胸阳不振的典型处方,经现代药理研究,该药物联合应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现代药理中证实,瓜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7-豆甾烯醇、7-豆甾烯醇-3-β-D-葡萄糖成分,作用于心血管方面,能调整血糖血脂的水平,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可调控血压,增强冠脉流量。同时,也能很好的调节机体免疫能力。薤白含有较多的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及皂苷,其中薤白多糖具有很强的抗血小板活性作用,可用于抗菌、抗肿瘤及血管内皮等治疗中[4]。半夏性温,半夏蛋白、半夏多糖及挥发油在临床生殖、血管、消化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均有显著作用[5],尤其在心血管治疗中,半夏具有改善室性心动过速的作用,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效果。以上3种药物联合应用,在发挥瓜蒌、薤白的优势基础上,半夏能加强整个处方中化浊、豁痰等效果,对于痰浊程度较重的患者效果明显[6]。
第二,中医和西医在胸痹治疗中各有优势,现阶段临床中已充分认识到中医治疗的独特性,且在临床疾病治疗中中西医联合用药方法广泛应用,西医治疗中主要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尼可地尔等药物,具有开展抗血管、抗血小板、稳定冠脉斑块、扩张冠脉血管等作用,以改善心肌血氧供应进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部分患者用药后治疗效果不佳,且长期用药还会增加不良反应[7]。因此,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开展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目前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中药方中的药物可提纯处理,制作成中成药、注射剂等形式,可确保药物能直达病区,展现了精准医疗的特点[8]。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比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比组,硝酸甘油停减率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RMSSD及SSV水平均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闷、胸痛及心悸、身体困乏积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证实了上述处方的优势和作用。心率变异性为患者逐次心跳周期差异发生的变化情况,能用于对疾病病情的判断并预测预后,其中SDNN、RMSSD及SDANN指标水平在降低时提示冠脉病变的程度有加重的现象,SV指标在心肌收缩能力表现越强时,其搏出量也相应增加。观察组心功能各指标均高于对比组,表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方法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利于疏通心脉,确保冠脉血液的流畅性,改善心脏泵血功能[9]。
综上所述,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