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阳猕猴桃不同栽培模式的果实差异研究
2022-03-01王丽华张茜庄启国李明章李峤虹
王丽华,张茜,庄启国,李明章,李峤虹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育种及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15)
四川是中国猕猴桃的种植大省,2017 年全省种植面积5万hm2(75 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其中红肉猕猴桃栽培面积居世界首位[1]。红肉猕猴桃表面无毛或仅有少量茸毛、果肉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和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了了解红肉猕猴桃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果实品质,为生产提供技术参考,笔者研究了红肉猕猴桃在避雨和露地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表现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20年5~10月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胥家镇猕猴桃园进行。避雨栽培采用简易钢架大棚(图1),棚的长度50 m,跨度9 m,肩高3 m,顶高4.5 m。骨架立柱、横梁、拱杆等均为镀锌钢管。试验猕猴桃品种红阳,5年生,株行距2.5 m×3 m,一干两蔓树形,长势基本一致,进行疏花疏果、未套袋管理。
图1 红阳猕猴桃避雨栽培
1.2 试验方法
在避雨棚内、露地分别选取5株生长健壮、树势一致的红阳猕猴桃植株,每株树上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2个幼果(授粉后20 d)挂牌标记,用于果实纵横径的测量;同时,在每株树上对角方位摘取2个大小均匀的果实用于测定果实品质指标。每15 d测量1次,至成熟。
①纵横径用游标卡尺测量。②单果重用电子秤直接称量。③果实干物质含量用烘烤法测定,从果实赤道部横切2 mm薄片约15 g,测其鲜重,置于65 ℃烘箱烘干24 h,测其干重。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NY/T 2637-2014测定。⑤总酸含量,根据GB/T 12456-2008测定。⑥可溶性糖含量,根据NY/T 2742-2015测定。⑦维生素C含量,根据GB 5009.86-2016第二法测定。⑧氨基酸总量,根据GB 5009.124-2016测定。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干物质含量(%)=干重/鲜重×100。
糖酸比=可溶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避雨和露地栽培的猕猴桃果实纵横径
如图2,避雨和露地栽培的红阳猕猴桃果实纵、横径生长规律基本一致,都呈单S形曲线: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停滞生长期。果形指数的变化也基本一致,由大变小到基本平缓再到稳定不变(表1)。
图2 避雨与露地栽培的红阳猕猴桃果实纵横径变化
表1 避雨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果形指数变化差异
2.2 避雨和露地栽培的猕猴桃单果重
由图3可看出,在避雨和露地不同栽培条件下,红阳猕猴桃果实发育规律基本一致,都经历3个阶段:快速生长期(花后到6月中下旬),果实重量达到收获时的91.86%;缓慢生长期(6月下旬到7月下旬),果实重量增加缓慢;停滞生长期(8月以后),果实重量基本不增加。单果重避雨栽培果实稍小于露地果实。
图3 避雨与露地栽培的红阳猕猴桃果实发育曲线
2.3 避雨和露地栽培的猕猴桃果实品质差异
从表2可看出,避雨栽培的红阳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总酸、维生素C和氨基酸等指标含量均比露地栽培的低。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0.6个百分点;可溶性总糖含量低0.65个百分点;总酸含量低0.32个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低42.65%;氨基酸含量低0.13个百分点。避雨栽培的糖酸比和干物质含量比露地栽培的高,分别是1.22倍和高出0.12个百分点。
表2 避雨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果实品质指标含量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红阳猕猴桃从开始坐果到果实成熟需要4~5个月,避雨和露地栽培的红阳猕猴桃果实发育规律基本一致,都经历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停滞生长期3个阶段。果实的纵、横径随果实发育的大小变化而变化。果实的品质受多因素影响。
本试验避雨栽培的红阳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总酸、维生素C、氨基酸等的含量均比露地栽培低,但糖酸比和干物质比露地栽培高,这与黄涛[2]、郭书艳[3]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根据涂美艳[4]和范伟青[5]的报道,避雨栽培可显著降低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病情指数,并随盖棚年份增加,防控效果更明显,盖棚后第3年的溃疡病发生率为0,可能由于避雨棚的保护作用限制了病菌的传播侵染。因此,避雨和露地两种栽培模式各有优点,不同地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在溃疡病易发区域可选择避雨栽培模式,降低溃疡病发生率,保证产量;在溃疡病少发区也可以选择露地栽培,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