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22-03-01许琦空军工程大学
许琦 空军工程大学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高校的资金渠道变得多样,如我校既有上级直接拨款,又有地方政府支持的相关基金,还有工业部门的横向合作;而支出种类更是繁杂,按照当前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包含九大项几十各小项,课题种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内部项目、校内项目、研制项目、会议项目等十余种,项目经费执行率偏低。经费量的快速增加,要求高校管理意识同步跟进,财务管理分工更加精细,而传统的报账观念与业务流程难以适应当前新形势和大规模的财务管理工作,急需利用当前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改变传统的高校报账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扩展了高校财务工作,从传统的以教学科研为中心,逐渐扩展到生产经营等活动,涉及的经济业务发生了许多变化,要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并行,应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总结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主要问题,搭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财务服务平台,将预算、结算、调整等全过程纳入监督,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率,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活动快速发展。
一、现状分析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传统理财观念落后,服务待提高。因高校财务来源突然变化,而领导财务意识尚未全面跟进,工作节奏和方式未同步更新,财务管理的作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加上校方管理者和财务人员之间沟通不畅,相互理解不到位,财务管理工作不细致,形式化的工作比较普遍,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另外,单位财务人员专业背景较弱,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其学习与培训机会不够,导致财务工作滞后于经费扩张,传统财务服务意识、财务监督流程难以发挥效果。
二是财务管理机制不规范,流程执行难。财务经费多元,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须符合高校的发展战略,统筹优化高校财务工作;然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是往年经费预算的复制,在结算基础上的科学性优化不够,动态调整力度小,阻碍了高校的快速发展。因此,作为领导层,需要清醒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完善从预算、结算到调整的全过程财务管理机制,结合财务管理实际工作,征询财务人员的相关经验,优化递进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经费执行率。
三是财务管理信息共享程度低,导向作用差。科研等经费预算、结算等工作,实际上与科研项目同步开展,从某个角度反映了相关项目的进展程度,从项目经费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劣,也可从相关财务信息共享分析哪些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调整财务管理规划与控制方式,同时也可以分析项目经费执行不合理的开支,充分共享财务管理信息,发挥财务经费在科研工作中的导向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四是财务管理业务实效性差,服务效率低。高校有其独特的管理体制,在财务权责划分比较模糊,人员岗位变动随意,财务人员职权有限,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大,影响了财务管理效率;另外,财务工作业绩与其工作岗位变动不挂钩,福利待遇变化区间小,财务人员监督难度大,甚至出现工作拖拉现象,财务人员专业背景与敬业精神均弱化,财务服务效率低。
(二)“互联网+预算”对高校管理会计的新要求
一是创新“互联网+”管理会计理念。在信息化背景下,各高校有其专业方向、规模大小、发展趋势、管理模式等方面需要更新“互联网+”的理念,既要兼顾自身特色,也需要拥抱“互联网+”思维,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深入发动全体财务人员,普遍更新思维模式,创新“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财务管理新理念。
二是财务管理平台发挥共享要求。“互联网+”背景下,数据资源才是最大的财富。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数据流通难度大,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应充分挖掘各阶段、各业务的管理数据,总结相关规律,但是在互联网中,需要保密与共享兼顾,共享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保密同样也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是优化基于“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推广,信息流程全公开的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变化,需要在会计人员岗位设置、财务处理流程监控、预算结算办理等流程全面更新,财务人员与经费执行人员交流更加便捷,所有处理流程“痕迹”自动保存监控,而且政策与信息公开,管理更加精细化,“互联网+”理念带来的不仅是工作流程的变化,仍需在原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相关流程,不能全盘否定,要更好地用好“互联网+”理念,推进财务管理工作。
四是提高全校财务相关人员业务水平。财务管理事关财务经费执行与管理双方的共同的工作,需要双方共同提高有关“互联网+”的相关技术,熟悉高校财务管理所有流程,了解相关经费执行活动的情况,并且要培育全局意识,不能仅看一个项目,也不能仅围绕便于执行的经费开支种类;管理人员用善于利用“互联网+”为经费执行人员创造机会,项目经费执行方需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项目经费执行率,对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财务管理“互联网+预算”实施方案与效果分析
(一)实施步骤
总体上分为三步走:
1.总体规划制定
财务管理不是财务部门的管理,事关全校所有部门,需要有相关领导高度支持;要由财务部门牵头,校务部、各学院相关部门、教研室、课题组等所有人员通力配合,在规划制定上,既要考虑高校的发展战略,又要便于财务数据的挖掘处理;既要考虑财务管理流程的高效便捷,又要考虑相关部门的衔接,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应以信息流为主线,制定总体规划。
2.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平台构建
当前,财务管理软件层出不穷,各单位都有相对独立的管理软件,但是这些软件相互独立、互为孤岛、信息难以流通;因此,搭建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平台,整合财务信息资源,收集处理各类财务信息,统计分析各单位财务状况;保持各单位财务信息一致性,为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提供决策支持,也为财务管理提供统一、高效的业务处理平台。
3.基础信息准备
在信息化水平发达的今天,基于“互联网+”财务管理平台搭建所涉及数据库管理、界面开发等技术已不再是技术难点,但是平台下的数据支持才是难点,应按照某一统一标准及时充分收集、整理、分类各种财务信息,兼顾财务管理与经费执行双发的业务需求,为相关业务模块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二)主要建设内容
针对高校财务管理特点,发挥“互联网+”的数据共享理念,明确高校经费管理需求,实现财务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及服务等全流程控制,打造智能化的高校财务管理系统,其功能结构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
表1 高校经费管控系统机构
1.采集会计信息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财务管理平台开发首要就是完成会计信息的采集,明确相关需求,一要完成有关财务会计的相关凭证、财务处理报表、各种明细账目等信息。二要完成相关业务人员及信息收集,比如科研项目种类、数量等信息;课题组人员信息、相关领导人员信息等。三要充分发挥全员的积极性,在建设之初,收集所有人员的建议,改进现有的弊端,优化相关设计。
2.预算管理子系统开发
主要包括:项目管理、项目总预算、预算指标、预算指标调整、支出预算明细、年度综合预算、年度补充预算、年度调整预算等。
3.开支管控子系统开发
主要包括:开支借款、现金还款、结算报销、经费执行情况、物资器材库、出入库等科目。
4.资产管理子系统开发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登记单、资产存量、资产预警、资产汇总表、资产使用状况、资产变更单、资产减少单等科目。
5.查询统计子系统开发
主要包括:项目分类统计、项目到款情况、开支分类统计、预算执行进度、项目开支明细、项目历年开支等科目。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经费管控系统实施效果
目前,该系统已运行近3年,管控经费总额在5亿元左右,项目总数在2万个左右,处理报销凭证每年3万余份,具体效果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预算管理全部网上实施,分为项目负责人编制、学院审核或编制、主管部门审核或编制、财务审批和总预算完成等4步,从原来的半年周期压缩至一个月。
(2)教职工报销自动在网上填写相关报销信息,完成相关负责人签字后,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后一次通过,极大提高实效性,每天处理票据近100份。
(3)建立项目资产管理管理模式,及时分析12大类50余小项资产使用状况,为学校及机关管理提供支持。
(4)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分别就项目类别统计项目10余种费用执行花费情况,也可统计包括差旅、会议、试验等15类经费的使用情况,为学校管理机关提供决策参考。
三、互联网思维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对策
(一)深化基于信息化的全流程管理理念
当前,高校财务普遍推进信息化建设,这不简单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传统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是从转变管理理念入手,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在财务核算、资产管理等方面更新理念,挖掘经费执行与项目进度的相互关系,变革经费预算、结算、核销和调整等全流程管理,制定规范化、系统性的高校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二)优化完善财务管理流程及制度
采用“互联网+”思维后,不仅要统一更改了财务管理软件平台,更重要的是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围绕互联互通的平台,搞好顶层规划,理清高校财务管理所有环节,分析高校财务使用的相关需求,收集相关财务问题,将发票的粘贴、提交、审核、结算等流程重新优化制定,完善信息化平台的配套,同时兼顾财务人员岗位任职能力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理念、工作水平及管理方式的培训,制定相对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打通财务管理全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三)善于运用先进信息技术
数据与信息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求,是保证财务管理效率的基础。一要利用RFID、NFC、二维码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自动获取财务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与信息;二要在财务管理流程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总结财股管理规律;三要结合单位财务管理特色需求,配套相关信息技术资源,保证财务管理有序开展;四要注重数据的保密性与安全性,在使用相关数据时,需把握使用范围,控制使用时机,提高财务管理的时效性。
(四)稳定财务人才队伍
人才是管理的主角,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财务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财务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一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熟悉财务、税务、会计等法律法规,了解财务、税务、会计等发展,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二要制定合理可行的考评激励机制,完善福利待遇,设置职业规划通道,营造拴心留人的氛围;三要完善监督反馈机制,改进人才聘用制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关注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结合人才的管理经验,稳定人才队伍,为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五)落实监督反馈改进的工作机制
“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不可能没有问题,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实际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形成监督机制,通过监督平时财务管理工作,发现相关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原因,然后反馈至相关人员,群策群力,搞清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改进相关配套的流程与方法,防止这类问题再次发生,这样不断循环,落实形成监督反馈改进的工作机制,使财务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结语
高等院校财务越来越受到全体师生关注,受其服务对象和经费种类等因素影响,财务管理相对滞后。运用“互联网+”思维,针对高校特点,加强预算管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在分析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开发设计综合经费管控系统,总结实施效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可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服务提升教学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