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研究
2022-03-01张艳武汉出版集团
张艳 武汉出版集团
引言
会计监督是指依据现行的准则,监督和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分析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全面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及时发现与纠正与市场准则不符的行为,切实发挥会计监督在推动企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的职能。但企业的会计监督建设仍处于摸索前进阶段,还需在人才保障与技术保障及思想保障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加强创新,切实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实际利益不受损害,从而推动企业的正规化发展。
一、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意义
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工具,可带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利益发展水平的提升,帮助企业处理和平衡多方的利益关系,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结合,更利于推动企业在现代化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发展。
(一)利于优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加速,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力愈演愈烈,需加强对内部监督工作规范展开的重视,尽快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和作用价值,推动企业积极适应新环境的发展。采取加强会计监督组织建设与会计结构汇报等措施,规范开展内部监管工作,在实践中逐步优化内部监督机制,实现企业内部工作监督的全面覆盖,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的问题,引导企业现有监督机制和制度的逐步改进,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拓展企业效益发展的空间,从而满足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二)利于优化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加强会计监督建设,对优化现代企业制度、约束财务工作行为、引导内部经营管理活动规范展开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利于推动企业的稳中求进发展。会计监管机制是企业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展开会计监督工作,利于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促使企业合法合规地展开各项工作,通过财务管理等企业整体管理职能的高效发挥和水平的逐步提升,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会计监督中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滞后
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思想保障的支撑。但企业大部分领导层与管理层对会计监督工作展开不重视,对展开会计监督重要意义的认识片面,会计监督理念和工作模式滞后,是阻碍会计监督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首先,管理层将跨经济工作定位于日常的记账和报税及资金收支等事务方面,对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专业优势发挥方面的要求不严格,导致会计人员难以为管理层决策等工作展开献计献策,无法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依据和增值服务,导致会计的参谋职能发挥受限,不利于会计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次,企业间的体制改革进程缓慢,组织结构体系与职责划分不合理,尚未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和局面,促使会计监督形式化与行政色彩突出。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会计监督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最后,受企业对会计监督工作展开不重视的因素影响,对会计监督工作的投入少,忽视会计监督体制的安全性发展,促使会计监督工作改革的动力缺失,无法获取各部门与全员的认可和支持,导致企业的发展稳定性破坏,发展效率与质量相对较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二)会计监督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展开复杂烦琐,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制度化的约束管理。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的会计监督制度尚未完善,会计监督人员的职能发挥受限,会计监督工作展开无法做到有章可循,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虽然部分企业制定了会计监督制度,但执行力严重不足,会计监督工作的重点不突出,根据主观经验落实工作措施,难免会引起各种风险隐患。除此之外,企业主要依据会计法来开展会计监督工作,但会计法中的规定相对笼统,尚未明确界定会计监督的细枝末节,导致会计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会计法的更新进程缓慢,无法发挥法律对企业会计工作展开的指导作用。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转型,不仅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需要的因素,还需适应时代和市场及法律等方面的发展,但会计法的部分内容与现代社会发展情况脱节,法律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企业会计监督的执行力度,无法遏制违法生产犯罪行为,不利于会计监督体系和机制的健全,直接影响企业内外部会计监督价值的发挥。
(三)缺乏专业人才
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规范展开,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同时对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素养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得心应手地展开岗位工作。大部分企业存在虚报会计信息的现象,也是会计监督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和未树立正确职业道德观念的直接体现,导致会计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停滞不前。大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尚未适应企业的改革发展新环境与新机制,提出的意见与想法缺乏参照价值。部分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理论实践综合能力不强与职业道德水平低,缺少自我学习与自我探索的创新特征,思想行为方面因循守旧,本着应付了事的态度展开工作,对新的会计监督理论与方法掌握不充分,沿用以往的会计监督工作模式,导致工作准确性不高。部分会计监督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水平低,尚未实现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高效处理财会数据信息,也是影响企业会计监督建设进程不能忽视的因素。
(四)信息化水平低
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认为会计信息属于商业机密,通常由企业负责人把控会计信息的数据管理权,导致财务等部门获取会计信息的难度较大,不利于工作协同推进,工作效果不尽理想。会计监督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应用不灵活,仍采用传统手段管理财务与会计监督等工作,导致会计监督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尚未实现企业现有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财会工作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得以渗透,企业会计监督工作要处理的数据信息海量,不利于现代信息技术,难以确保会计数据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机制建设和实施。
三、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是企业建立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前提,尤其是企业的领导层与管理层需提高自身的认知度,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模式及问题的把控,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促使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尽快成型。领导层与管理层发挥表率的作用,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展开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宣传讲座等途径,强化会计等工作人员的意识,要求企业不同层级的员工树立正确的会计监督建设意识,将其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与观念中脱离出来,形成全员支持与配合会计监督工作展开的良好氛围,促使企业的经济发展更加稳定与安全。尤其是会计监督工作人员,需积极学习财会相关的知识理论,了解会计行业的运行准则和法律法规,为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和体系制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促使会计监督工作质量得以持续改进。但企业的会计管理体系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考虑:一是从国家的角度入手,政府部门根据国家发展要求和战略目标,对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体系的建立加强战略指引,促使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合法合规,促使监督机制的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推动企业的与时俱进发展。二是从自身发展角度入手,企业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明确会计监督机制的建设切入口,强化管理层与财会人员间的纵向联系。尤其是企业的管理层,需明确会计工作的操作步骤,强化对会计监督工作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会计监督工作提高至企业的发展战略地位层面。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立足行业与市场及自身发展的现状,保持正确的认识方向,顺利推进日常会计工作的开展,在会计监督建设及施行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支撑。三是企业需注重社会力量的发挥,整合社会资源,引入第三方会计监督机构,更新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模式和体系及流程等方面,促使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的会计管理知识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注重与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广泛收集员工对会计监督工作展开的意见想法,促使会计监督工作展开更贴合企业的发展情况,渗透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同时,促使会计监督工作体系更加优化。
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展开,不仅要注重思想观念的转变,还需加强会计监督工作方式的创新。依据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要求,逐步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监高在会计监督工作中的权责关系,采取先进的会计监督工作方式,以高效展开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尤其是企业的会计人员,需注重会计监督职能的延伸,并逐步向经营管理活动的全程与各环节渗透,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工作对企业经营活动展开的指导和约束等作用。如在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环节,提供预算制订与执行和考评等数据依据,通过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与管理活动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企业会计监督在机制和法规方面的不健全问题,相关人员需加强对工作细化与制度完善工作的重视。在顶层设计方面,尽快完善会计领域法律法规的建设,为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提供法律层面的约束和指导。国家立法部门针对会计法律的完善和调整,需从会计工作现状入手,针对各领域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问题,提出可行性与合理性的管理措施,明确工作人员的权限与职责,减少因会计监督从业人员人为因素引起的作风和违法乱纪等不良行为。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需尽量减少会计信息的变动,严格处罚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法律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切实规避会计监督的弄虚作假现象。完善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尽量避免企业在会计监督工作中的缺陷,加大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约束,确保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企业领导层与管理层需重视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促使会计监督的规章机制逐步优化。端正企业改革的态度和行为,紧跟时代和行业及自身发展的情况,常态化与动态性的更新会计监督的机制和准则,细化解释与明确界定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强化会计监督工作的可操作性与可持续性,切实发挥制度约束与引导会计监督工作规范展开的作用价值。在会计监督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做法和优秀的经验,促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企业在完善会计监督制度时,组织财会人员与管理人员积极学习《会计法》等国家现行的法律文件,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等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会计监督制度,规范设置会计监督职能部门及岗位和人力资源。贯彻落实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明确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等工作岗位的独立性。在其基础上,明确会计监督岗位的职责与权利和义务,逐步优化工作流程,使会计监督人员规范执行规章制度,有序展开会计监督工作。加强对会计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与把控,落实奖惩机制,明确奖罚激励的条件与标准,激发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的工作潜能与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充分意识到会计监督工作的责任与价值,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工作中来,促使会计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得以持续改进。
企业展开内部监督管理工作,能够为会计监督工作的组织和落实,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在内控制度约束下,逐步形成相互监督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内部监督作用的发挥,促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展开得以规范化与制度化,从而达到理想的会计监督工作效果。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需明确各项经济活动的相互分离及制约的关系。定期内部审查会计资料,实现内部监督管理价值的充分发挥,从而达到预期的会计监督工作成效。除此之外,做好企业的外部监督管理工作,发挥审计与政府监督的职能及价值。通常委托注册会计展开社会审计监督工作,尤其依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客观公正地审查企业会计报告的真实有效性,以期及时发现企业会计报告造假等问题,实现会计监督工作效能的逐步提升。政府监督主要发挥税务与财政及人民银行等部门的职能,结合企业的真实情况,对企业展开全方位的监督和审查,从而充分体现出外部监督的价值。
(三)加强专业监督团队建设
大部分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建设和施行,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撑。因此,企业需加强专业会计监督队伍建设的重视,实现人才正向作用的充分发挥。完善企业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和激励等机制,做好企业的人才储备等工作,夯实会计监督工作转型升级的人才保障基础。在人才引进方面,提高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的招聘门槛,要求其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的知识技能,更新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结构体系,为会计监督工作展开提供动力。会计监督从业人员需具备多层的知识理论结构,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工作中来,丰富从业经验的同时,加强实践经验总结与教训积累,逐步强化权责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高效处理会计监督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会计监督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不仅要从入职门槛方面入手,还需注重工作人员的继续培训与教育,培养适应国情与时代和行业及企业发展的高素质队伍,提高会计监督工作的整体工作水平。从源头上引进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为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展开和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积极拓展会计监督工作的思路。在人才培训方面,加强对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的系统化与专业化教育,帮助其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前沿的工作知识和技能,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内驱动力。合理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丰富人才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更新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会计监督工作有系统性与长期性等特点,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要想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可聘请专家介入指导,要求会计监督工作人员明确掌握工作要求与社会使命及时代任务,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工作方向,积极寻求全新的工作方法。要求会计监督工作人员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注重自身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充分掌握与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逐步强化会计监督工作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企业的管理层需注重新工作方法与理念的引入,通过新旧会计监督工作方法的整合,引导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积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思想和机制,从而加速会计监督工作的转型进程。加强会计监督队伍的职责道德建设,在培训中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会计监督人员保持警惕与遵纪守法及严于律己的意识,清晰地认识到触碰道德线的严重后果,明确违法乱纪行为对自身职业前途与企业及国家财产安全的不良影响。考核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等综合能力,落实奖惩激励机制,提高其遵守制度和肩负起建设会计监督机制责任的自觉性,使其尽快成为企业会计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注重人才引进与培训等方法的整合,切实提升提企业会计监督队伍的素养和能力水平。
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信息化人才缺口的问题需加强重视。企业需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加强对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分阶段与分岗位地培养企业信息化领域的人才。通过进修学习与相互交流及分享经验等活动,推动会计监督等工作人员的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可通过轮岗实践与换岗学习等措施,加速各专业会计人员的交流进程,逐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其在会计监督工作中的技术水准与工作能力。根据进步与业绩等情况,适当奖励信息化会计监督从业人员,提高其练就自身会计信息化技能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其积极适应信息化工作环境,为企业会计信息化事业发展奉献力量。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各行业领域的现代化发展,尤其是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中,能够加速企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优化进程。企业需积极引入现代化的财务管控模式,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集团公司,应该合理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高效处理信息,从以往的分散式会计监督管理,逐步向集中式管理模式的方向过渡,拓展企业获取财会数据的来源,依次夯实会计监督工作展开的基础。为高效解决企业会计监督在新时期中的工作问题,应当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建设观念,建立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会计信息化机制。企业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的力度,合理配置现代化设备与计算机硬件设施等高新设备,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现状和战略目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企业内部信息录入到数据库内,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与完整性。建立会计监督信息管理系统,发挥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及处理等功能,通过会计信息的共享,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价值参照。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监督准则与管理制度,革新传统体系的漏洞,促使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与监督等职能逐步优化,促使会计监督工作高效落地。
受网络的开放性等特征影响,数据信息安全问题不能忽视,加强会计信息的安保防护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推动会计监督与财务管理等工作顺利落地。数据信息安全影响因素较多,从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数据泄露风险入手分析,需加强对财会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操作思想行为的教育,设置系统登录访问权限,端正从业人员的从业态度,加强对各种隐患的重视。从系统漏洞与网络攻击的信息被篡改风险入手,加大保护会计管理硬件设备的力度,派专人负责更新维护系统软件。设置防火墙与密钥及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切实提高系统应用的安全。严格控制各办公设备及系统的质量,要求各设备达到使用标准。抽检测试各数据,及时发现与处理信息化会计系统应用中的安全隐患。为提高会计信息设备的安全质量水平,对设备管理员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准、安全意识及风险意识,为企业会计监督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信息化工作展开助力。业财等部门加强联系,打破信息孤岛问题,发挥多部门的优势协同效应,促使内部监督与内控等体系逐步优化。在信息平台中陈列会计信息,便于相关部门的会计监督工作展开,确保财会部门的工作效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要做到企业内部的部门关联强化,还需注重对外互动渠道的拓展,通过外部合作,拓展企业的利益发展空间。在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建设方面,借鉴先进的经验,尽快完善会计信息化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企业会计信息人员的监督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结语
企业要加强会计监督,对提高内部管理与财务管理等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有着积极意义。但会计监督工作展开是系统性工程,需加强对工作现状及问题原因和工作效果影响因素的把控。要想推动会计工作的整体性发展,还需在人才与制度等保障方面下功夫,夯实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基础,间接带动企业管理模式和制度及流程的革新,从而尽快实现发展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