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2-02-28张健

甘肃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应用实践多媒体技术

张健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创造,是华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书法是汉字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应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汉字的书写技法,将有效降低学生学习书法的难度,扩大学生学习书法传统知识的信息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归纳了新时期教学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關键词】多媒体技术;书法教学;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1—0101—04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硬笔书法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1]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逐步提高书写速度[2]。小学高年级,运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力求行笔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3]。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求按照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其中3-6年级语文课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了解书法的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的书法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和提高审美情趣。”[4]《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书法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5]课标把写字同识字、阅读、作文等摆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可见国家对书写的重视[6]。优化多媒体教学方式是促进小学书法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继续在现代教育领域中不断深入研究,借助媒体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更直观的教学形式,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传统的小学书法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且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学习过程中难有兴趣[7]。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能将那些抽象的、难以展示的内容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学习难度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自然提升。例如,在教学“捺”这个字的笔画时,引入滑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形象而又生动地掌握“捺”形成的结构和意义,学生觉得有趣又容易。再如解字说意,展示字形变化的历程及其含义:“火”“山”“田”“禾”“木”等。教这些字的时候可以出示相应图片,引入后再展现文字的演变历程,无疑能引发学生对汉字的探究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书谱》中有言:“察之者善精,拟之者贵似。”在书法教学中学生的观察对象是汉字的笔画形态、书写方法,笔画的方向、位置、长短、结构比例、汉字形状等[8]。只有将汉字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才便于学生观察分析。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媒体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分析汉字的笔画构成和书写顺序以及对汉字的各个组件进行分解再组合,使学生直观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这种直观的观察分散了观察的难点,提高了学生对汉字造型的观察能力以及感知能力。学生观察的越多、越细,观察分析能力自然就越来越强。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一张书写优美的作品和劣质的书写作品一同出示,学生在对比观察中体验和感悟,思考其不同,找出存在的差距,从而引导自己去发现,该如何书写,总结书写规律和方法。这种经常性的对比练习能够极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感悟、观察能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的综合修养品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书法教学的重要目标[9]。中国书法主张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等理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学习情境,学习书法艺术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符合传统人文品格的性格特征。通过对历代优秀书法家个人品格修养的了解,不同书法家的人格气质、思想、格调、道德情操等对学生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兰亭序》,既可以让孩子了解曲水流觞的文人集会方式,又可以领略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的风采,了解王羲之思想豁达、傲视权贵的人生态度。同时,书法艺术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仔细、坚韧、专一的良好品质。书法艺术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取得一定的成绩,需要通过刻苦的学习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严谨治学的精神。

4.提高书写水平和审美情趣。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书法教育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实用能力,还要渗透美感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10]在书法教学中,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标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陈振濂在《书法教育学》中讲“除了艺术家的培养之外,美育功能在教学中是覆盖面最为广阔的书法教育目标,对于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社会以及民族感情方面都将提供极好的便利。对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理想途径”[11]。书写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是书法教学的终极目标,两者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能让更多的学生较为清楚地看到书写技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直观地欣赏也能加强学生内心对汉字美感的升华,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

小学书法课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每周一节课,一课时40分钟。一节课内要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具有传统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合理分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正确高效地使用好教学资源。一般来说,书法课堂教学必须要有引入、讲解、示范、练习、点评、小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下面就探讨一下方法及策略。

1.课堂导入环节多媒体的应用。课堂导入是书法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首要步骤和基础。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教学“土”“王”“盖”“五”“生”“皇”“堂”“血”这一类下边是长横的字之前,用多媒体出示故宫天坛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古建筑图片,感受建筑物的雄伟、端庄、稳重。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图片与这些字之间的联系,开动脑筋,怎么才能让这些字也端庄稳重,从而总结出长伸下横,降低重心的结字规律。这样的引入不但能激发兴趣,又可以降低难度,突破教学难点,为规范美观地书写这一类汉字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可见,教学的引入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认知基础及认知情境。

2.讲解与示范环节多媒体的应用。讲解与示范在课堂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对内容的实际操作演示过程。一般情况下,讲解和示范可交替进行,也可以先讲解再示范。在课堂教学间接与示范阶段,使用计算机对文字进行多种形式的处理,用声音、图像、动画形成多感官的刺激环境,变抽象的说教为直观的可视、可听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耳闻其言,目观其形,心领其变。从而能够优化教学环境,降低教学难度,提升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以正楷为主体讲解汉字书写规范和方法,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的走向、长短,笔画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每个部分大小比例以及字的整体形状,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汉字有较为直观的感知。教师还可以对汉字进行拆分、组合,用不同的色彩标注。学生直观领悟了字形结构及笔画,把眼前的汉字变为心中的汉字,在下笔前就胸有成竹了。

示范是书法教学的重中之重,示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书法教学被称为“口传手授的艺术”,就是强调示范在书法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主要指向全班示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把示范过程投影在大屏幕上,以便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展台、投影,通过教师的书写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领悟,掌握笔画书写的方法,每个笔画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一目了然,更易于让学生把握点画书写的方法及具体的特征,让学生感悟汉字书写的韵律、节奏,对学生书写认知打下良好基础。

还有一种比较好的示范方法就是播放书法名家的示范视频。这就要求教师有熟练的视频选择以及剪辑能力、课件制作能力。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选择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名家视频剪辑,插入课件,使学生能够看到精准的临摹方法。学生在观察观看汉字书写的视频演示书写过程中,感官形成鲜明的印象,也能够有效地提升汉字书写的质量。

3.点评及小结环节多媒体的应用。点评及小结环节是对学生练习效果评价的过程。点评,要面向全体,抓住要点,言简意赅。对效果比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肯定,对于练习效果比较差的学生,要指出问题所在,进行鼓励和督促,达到教学效果的全面覆盖。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利用实物展台或希沃平台中的手机照片同步展示功能对小学生书写的优秀作业进行展评。总之,教学阶段应多感官促进学生认识,为提高学生书写水平而解决好书写兴趣及书写方法等问题。

多媒体之所以只能发挥辅助作用,是因为多媒体本身并不是教学内容,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所以,为避免教师产生技术依赖而影响正常的教学过程,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抓好教学实际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要分析学生学情,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准备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及设备,不可一味地滥用课件,让课堂变成播放演示文稿的阵地,真正做到高效实用。第二,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教态,感觉到教师的教学技巧与人格魅力,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有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维及眼神的碰撞。第三,书法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课件素材,也要边应用边修改完善。教师要在教学之后对课堂中多媒体技术应用进行评估反馈,看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堂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的帮助等进行归纳总结,对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进行删减和改进。第四,书法课不是纯粹的写字技巧课,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涉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书写技巧与艺术审美完美结合,能力训练与人格培养巧妙结合。

综上所述,应用多媒体技术是新课程理念下指导小学书法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作为小学教师,应当明确书法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多形式优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利用多媒体设备授课时,将自己融入到教学中,创造一个高效、良好的书法教学环境,提升学习效率。新课标下,我们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继续探究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使书法教学工作不断完善,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尽一份力。

[1]宗河.今春开学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J].基础教育论坛,2013(03).

[2]宗河.书法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05).

[3]徐彩虹.端端正正写好字认认真真教语文[J].新课程(上),2018(09).

[4]赵婀娜.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N].人民日报,2013-10-10.

[5]徐振玲.小学书法教学和多媒体整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6(06).

[6]宗河.書法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05).

[7]陈振濂.书法教育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

[8]徐振玲.小学书法教学和多媒体整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166.

[9]刘雅荣.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识字书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218.

[10]徐振玲.小学书法教学和多媒体整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

[11]吴紫薇.小学书法课汉字规范性与艺术性的问题与对策[J].书法教育,2020(01).

编辑:魏麟懿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应用实践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