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一之先生的治学之路及学术贡献
2022-02-27秦永章
秦永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081)
芈一之先生(1924—2020 年)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史学家,从事民族史及青海地方史教学与研究工作60 余年,著述宏富,桃李满园。 为了缅怀芈一之先生,激励后学,推进我国民族史学科尤其是青海民族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芈一之先生的治学经历及其学术贡献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芈一之先生简历
芈一之,原名芈管,汉族,1924 年3 月出生于河南安阳洹水北岸曹马村的一个耕读人家。1937 年,从崔家桥完小毕业,考入河南省立十一中学。 当年11 月,日军入侵,安阳沦陷,学校南迁,遂跟随父母避居乡下。 1938—1941 年,进入当地私塾“清秀堂”读书,学习国学经典,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古典经史与文献知识。1942 年夏,西度陇山,考入甘肃清水县国立十中高中部就读,此年改名“芈一之”。1945 年10 月,考入中央政治大学(时在重庆,1946 年10 月迁往南京)法政系,1949 年6 月政大毕业,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任教。 1951 年5 月,调西安西北军政委员会下属企业任秘书、中学教导主任等职。 1958 年5 月,响应党的“支边”号召,告别古都西安,调往青海民族学院政史系担任教师。 从此,芈一之先生开始了他在西北高原60 年教书育人、勤奋治学的生涯。
1964 年3 月,因院系调整,芈一之转赴青海师范学院(今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 1979 年底,又调回青海民族学院政史系,协助筹建民族研究所。 1980 年3 月,青海民族学院挂牌成立了全省首家民族研究机构——“青海民族研究所”,芈一之先生担任该研究所民族史研究室主任,讲师。 1982 年被评为副教授,1985 年任教授,并开始招收中国民族史专业(青海民族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1994 年元月离休,随即又被返聘,继续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研工作,直至2008 年7 月终止。 用芈一之先生自己的话来说,至2008 年,“从教 57 周年、从研 62 年”[1]。
除学术职务外,芈一之先生还担任不少社会职务,1988—1993 年任青海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省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1984—1997 年担任中国民主同盟青海省委会委员、常委、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等,参政议政,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5 年11 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2020 年5 月23 日,芈一之先生因病在西宁去世,享年97 岁。
二、芈一之先生的治学之路及学术成就
位于祖国西陲的青海地区,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因此,1958 年芈一之先生由西安落籍青海之后,青海少数民族历史成为他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的一片沃土,不管是在顺境下,还是在逆境里,教书育人,潜心学术,先后整理6 部青海民族史料辑,撰写和主编民族史专著10 部,学术文章200 余篇,[2]取得卓著的学术成就。
纵观芈一之先生的学术生涯,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58 年从西安调入青海民族学院政史系至1980 年青海民族研究所成立; 第二阶段是1980—2008 年正式离休; 第三阶段即2008 年停招研究生后至2020 年去世。 以下按照上述三个阶段,对芈一之先生的学术之路及主要成果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第一阶段(1958—1980 年):该阶段主要是收集整理青海民族史料,编写完成《青海地方史略》
芈一之于1958 年从西安调入青海民族学院后,抱着对历史学的浓厚兴趣,开始了其青海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学术生涯。 1958 年至次年底,为了配合青海省寺院宗教制度改革,芈一之参与了《东关清真大寺内幕》《青海民族学院十年史》《青海民族团结史》 等著作的撰写工作。 芈一之真正走上青海民族历史研究之路,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初,著名回族学者杨兆钧教授①可以说是他的领路人。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于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需要,民族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62 年5 月,为响应中央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要深入调查的号召精神,在青海省政协的支持下,青海民族学院政史系设立了“民族史编写组”,系主任杨兆钧兼任该编写组组长,芈一之担任秘书。 此后三年间,在杨兆钧先生的带领下,赴兰州、北京、南京等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搜集、抄录青海民族史料,1963 年整理完成《明清实录撒拉族史料摘抄》。1965 年,因工作需要,杨兆钧调往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但此后二人仍有通信联系,2003 年2 月获悉杨兆钧教授仙逝的消息后,芈一之赋诗《悼杨老》一首,云:“立雪程门吾有幸”[3],表达了他与杨兆钧教授深厚的师生之情。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芈一之先生虽身处逆境,但仍未中断其科研工作。1974 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完成《塔尔寺与喇嘛教及其他》《青海伊斯兰教历史问题》两篇长文。 经过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磨难和坎坷后,1979 年芈一之先生在吸收近20 年搜集的资料和青海历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铅印发行了26 万字的青海地方史研究专著——《青海地方史略》(征求意见稿),供青海各高校当教材使用。 次年改写成《青海历史概况》印行。 该著虽未公开出版,但它是芈一之先生在“文化大革命”磨难中的砥砺潜心之作,也是学术界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梳理和研究青海地方历史发展脉络的著作,成为当时研究青海地方史的学者们的必读书目,对青海地方史研究影响深远。
(二)第二阶段(1980—2008 年):该阶段是芈一之先生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潜心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阶段,也是其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
据相关资料统计,该阶段完成专著4 本、合著5 本,论文近百篇,短文、笔谈等70 余篇,[4]现择要介绍如下。
1.撒拉族史研究
芈一之先生的青海民族史研究是从撒拉族史研究开始的, 也是他治学生涯中用力最多、 成果最丰硕、贡献最大的研究领域。 他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搜集整理相关撒拉族的文献资料,并到青海循化县进行实地调研工作。 作为主要摘编者,先后出版或铅印发行了10.5 万字的《明清实录撒拉族史料摘抄》(1963 年)、27 万字的《撒拉族档案史料》(1981 年)、14 万字的《撒拉族史料辑录》(1981 年)。 这些文献资料为以后研究撒拉族历史的学者提供了很大方便。1979 年,芈一之担任青海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负责《撒拉族简史》[5]的编写工作,此书于1982 年正式出版,告别了撒拉族没有专史著述的历史。 芈一之先生还撰写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撒拉族历史的论文,如《撒拉族来源和迁徙探实》(1981 年)、《试谈撒拉族的历史发展与伊斯兰教的关系》(1982 年)、《撒拉族社会基层组织“阿格乃”和“孔木散”研究》(1983 年)等。此后在这些论文基础上,先后出版了撒拉族研究专著《撒拉族政治社会史研究》(20 万字)[6]、《撒拉族史》(32.6 万字)[7]。 可以说,这两部专著是芈一之先生长期研究撒拉族历史的结晶,前著如该书内容简介所言:“运用详尽的历史文献和社会调查资料, 系统地论述撒拉族来源、迁徙、政治制度、社会经济、重大事件、宗教教派和近代社会演变、社会基层组织等问题, 是关于撒拉族七百多年社会发展的较为详尽的历史专著”。《撒拉族史》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撒拉族 700 多年的历史,阐明了撒拉族历史发展的源流、社会组织,揭示了近代以来撒拉族社会演变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将我国的撒拉族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被学界评价为“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撒拉族历史学权威著作,是撒拉族历史研究的一座新的里程碑”。[8]
2.土族史研究
20 世纪80 年代初,芈一之先生在青海省的另一个特有民族——土族的研究上也倾注了很多心力,尤其对土族来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先后发表了《从李土司族谱谈到吐谷浑与土族的关系及土族族源问题》(1981 年)、《土族族源考》(1981 年)、《土族族源再考》(1982 年) 等 6 篇学术论文,比较清晰地梳理了土族与我国古代民族吐谷浑之间的渊源关系。 芈一之先生还参与了《土族简史》[9]的修订工作。由于该书和20 世纪50 年代末的青海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都缺漏了土族三大聚居区之一——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土族,于是1983 年6 月他和同事们专门赴同仁县开展实地调研工作,他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4 万字的《同仁土族考察报告》,被补进此后出版的《青海土族社会历史调查》[10]一书,弥补了以前土族史研究的缺憾。
3.蒙古族史研究
青海蒙古族历史也是芈一之先生孜孜耕耘的一个研究领域。 20 世纪80 年代他发表了《青海蒙古史的几个问题》(1986 年)、《论罗卜藏丹津事件》(1986 年)、《散论章吉驸马及其他》(1990 年)等 8 篇论文,对青海蒙古史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后在这些论文的基础上,主编并作为主要执笔者出版了《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11]一书。 该书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展示了青海蒙古族在青海大地上700 多年的历史,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论述精当,多有创新,不仅填补了青海蒙古族史研究的空白,促进和完善了蒙古史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而且也使青海地方民族史和蒙藏关系史的研究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4.藏族史研究
关于青海藏族历史文化,芈先生先后发表了《文成公主与汉藏关系》(1980 年)、《达赖、班禅与蒙古汗王的关系》(1982 年)、《唃厮啰与唃厮啰政权》(1984 年)、《论藏族的来源与形成——兼论青海藏族来源问题》(1986 年)、《公元八世纪至十世纪甘青藏族社会状况述略》(1986 年)、《九世十世班禅大师与西藏问题》(1990 年)、《解放前青海牧业区藏族蒙古族社会性质》(1991 年)、《从姓氏、“论” 姓谈汉藏关系》(1999 年)等系列论文,探讨了汉藏关系、蒙藏关系、青海藏族牧区的社会性质和青海藏族来源等重大历史问题,他是最早介入唃厮啰藏族政权研究的学者之一。
5.汉族研究
青海汉族是青海民族史研究中不应忽视的研究领域。 20 世纪90 年代后半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开展,芈一之先生对青海汉族来源及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他连续发表了《论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上、中、下,1996 年)的长篇论文,比较清楚地梳理了青海汉族的来源和历史发展脉络,受到学界的好评。因此,有学者著文赞誉说:“著名的民族史专家芈一之教授为青海汉民族研究作了奠基性工作”[12]。
除了上述青海民族史研究外,芈一之先生的以下成果也值得介绍。
《青海民族史入门》(1987 年)[13]。 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民族史入门丛书”中最早出版的一册,也是芈一之先生几十年来从事青海民族历史研究的小结。 该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广泛,资料丰富。该书在简要介绍青海各民族历史、研究概况的同时,给读者提供了研究青海民族史的主要文献史料、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研究方法,指出了青海民族史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民族史研究的方向。该书出版后受到学界的好评,日本学者若松宽教授著文评价:“该书是一本水平较高的研究入门书……该书也是外国的青海民族史研究者必读之书。 ”[14]该书能够将初学者引入民族史研究的门庭之内,并以此为探讨的基石;有一定造诣的专业学者亦可援为深入研究的阶梯,从而使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持续、深化地向前推进。
《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1995 年)[15]。 该书是芈一之先生配合20 世纪80 年代末中央民盟费孝通先生等提出来的“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建设”编写的一本专著。 该书在充分吸收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黄河上游地区上下几千年的各种历史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宗教、交通、贸易军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论述,言必有据,论有所依,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该书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该书的出版,对研究和系统认识中国西部黄河上游地区历史状况,普及西北史地文化知识,为国内外有志于开发建设西部的有识之士提供了历史参证,对于教育青少年一代了解西北、热爱西北、献身大西北的开发和建设,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著名历史学家王钟翰先生指出:“这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地区历史专著”。[16]
《西宁历史与文化》(2005 年)[17]。 全书共32 万字,是芈一之先生带领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史学科的中坚学者——先巴、张科、贾伟、骆桂花等合作完成的一部专著,也是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重点学科建设文库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 该书共有9 章,芈一之先生作为主编,除了负责全书的修改、定稿任务外,还承担了绪论及 《西宁的自然环境》《西宁附近原始社会文化》 两章内容的撰写工作。 芈一之先生认为“历史和文化是各城市的灵魂,所以从外形到灵魂每座城市各有特点。”[18]因此,该书以客观真实、把握主脉、揭示特色为目标,用通俗的文字,对高原古城西宁的历史文化及发展轨迹做了细致的梳理。 本书为大家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启迪。
这一阶段,芈一之先生还完成了书稿《青海民族通史》(65 万字)的撰写工作,1988 年第一稿,1992年第二稿,1996 年第三稿,但遗憾的是该书未能公开出版。
(三)第三阶段(2008—2020 年):该阶段芈一之先生虽至耄耋之年,身体状况已不如从前,但他老当益壮,科研学术活动并未停止,笔耕不辍,还经常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
该阶段芈一之先生的主要成果是,与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史学者张科教授合作,完成了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海世居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的两本专著,即《青海蒙古族简史》(2014 年)、《撒拉族简史》(2014 年)。 以上二著,史实充分,文字简练,虽系“简史”,但都吸纳了相关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呈现出作者个人在民族史领域内的学术创见。
以上是芈一之先生学术生涯中三个阶段的主要学术成果。 除上述外, 芈一之先生还著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民族古史、民族理论、社会形态、地域文化、宗教、考古、地方志、习惯法、咨政等多个领域,但限于篇幅,兹不一一列举介绍。
三、芈一之先生在青海民族史学科建设上的贡献
芈一之先生的学术贡献,不只反映在以上所述的一系列具有开拓意义的个人研究成果中,还体现在他对青海民族史学科建设的贡献中。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1980 年“青海民族研究所”成立、担任民族史研究室主任后,芈一之先生舌耕笔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青海民族史研究及教学中,在青海民族学院(今青海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史重点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以说青海民族史这一学科主要是在他的努力下开创而发展成为青海民族学院研究生专业的,而且10 多年间一直是青海省仅有的3 个硕士点之一。 青海民族史得到国家批准成为青海民族学院的研究生专业,这标志着该学科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为了培养合格的研究生人才,芈一之先生亲力亲为,按照一级学科要求,制定了青海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该专业除公共课政治、外语外,设有基础课3 门,即“中国通史精讲”“青海史籍”“方志学与方志研究”;专业课6 门,即“青海民族通史”“撒拉族史”“土族史”“蒙古族史”“藏族史”“回族史”;讲座课 8 门,有“青海考古”“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民族学及民俗学”“社会语言学”等。 芈先生亲自编写讲义,讲授6 门主干课程和3 门讲座课,一些课程由他聘请相关专家教授。 他开设的多种课程门门认真备课,讲授一丝不苟,得到师生们的好评。
直至完全离休,芈一之先生亲自完成培养的硕士研究生30 余人,成为青海民族史研究的新生力量,现在不少人不仅成为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和带头人, 而且已经或正在成为该领域国内有影响的学术人才。 这既壮大了青海民族史研究队伍,又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 。 2018 年10 月,青海民族大学被批准授予民族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毋庸置疑, 这与芈一之先生等老一辈学者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 迄今为止,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是青海民族大学具有较强学术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在全国民族史学界享有良好声誉和影响力。
还值得一提的是,2011 年3 月,芈一之先生将自己珍藏的3647 册(本)专业图书资料赠予他工作了几十年的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前身即青海民族研究所),真乃龚自珍所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9]。
四、结 语
总之,芈一之先生自20 世纪50 年代扎根青海以来,筚路蓝缕,一路披荆斩棘,勤于开拓,默默耕耘,孜孜以求,将一生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青海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事业中,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兼具拓荒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填补了青海民族史研究的诸多空白,也起到了接引后学的作用。 芈一之先生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青海民族史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为青海民族史学科的开拓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芈一之先生的学术之路,是一代知识分子艰辛历程的缩影。他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将鼓舞我们开创青海民族历史研究的新局面。
注释:
①杨兆钧(1908—2003 年),回族,北京人,著名回族教育家、史学家、伊斯兰学者。1936 至1940 年,在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法学院留学,专攻伊斯兰教及土耳其史。 1941 年后,先后应聘担任国立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 并参与创建西北大学边政学系, 任教授。 1949 至1953 年, 任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兼西安回民中学校长、 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处长。 1953 至1958 年,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专员,同时兼任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一、二届委员。1958 至1965 年间, 出任青海民族学院政史系主任、教授、副教务长兼青海大学副教务长。1965 年奉调到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工作,曾任研究室主任, 主要讲授世界史、伊斯兰教史、伊斯兰教概论、土耳其史、突厥简史和回族史等课程,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著译颇丰,主编《云南回族史》(1989 年)等学术著作。参见马超群:《深切怀念教育界前辈杨兆钧教授》,《回族研究》2003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