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文化传承下的村落空间艺术探析
2015-04-16马鸣
马鸣
撒拉族的村落空间艺术是撒拉族古老智慧传承下的一项伟大结晶,处于多种文化背景之下的撒拉族人,在经历过历史的沧桑后,将这种古老文化保留下来,并以多种文化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村落空间艺术是撒拉族的文化表达,亦是撒拉族人对美的艺术感受的直接反映。从依据现实地理环境而建立起来的背山面水的村落选址,让整体的撒拉族村落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聚集型村落,再到内部受宗教文化影响而呈现的独特的内部布局结构和装饰文化,皆可看出撒拉族是一个蕴含着古老智慧与文化的沧桑民族。
一、撒拉族文化中的村落空间艺术
撒拉族的传统文化是其一切文化形式的内涵之所在,它由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空间艺术将此种传统文化依靠多种载体使其得以在空间各界面中展示,而村落空间,顾名思义,即是以村落为此种文化的栽体。空间艺术除人们能看到触碰到实体形式之外,更赋予了其中更加深层次的内涵思想。故此,撒拉族文化中的村落空间艺术,亦可理解为,将撒拉族人的古老文化传承,以人们得以看到并触碰到的村落实体呈现于世,让此种文化能依据村落艺术在世间继续传承。
(一)宗教信仰下的撒拉族村落空间艺术
伊斯兰教为撒拉族人的宗教信仰,族内收藏着非常珍贵的手抄本《古兰经》。数百年来,伊斯兰教文化深刻影响着撒拉族文化,此点亦可从撒拉族的村落空间艺术中得见一斑。一方面,撒拉族人在修建村落时,常以围寺而居作为村落布局,其原因在于撒拉族人主要以清真寺为宗教活动的地点。极重宗教文化的撒拉族人,每一个村落中皆有清真寺的存在。因此,撒拉族的村落空间艺术中,宗教文化下的清真寺是为其一大特征;另一方面,撒拉族人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极其团结,并十分喜好干净,这一点可从当地撒拉族的民居环境中得以发现。仔细观察撒拉族当地的居民村舍便会发现,在大大小小村落中,撒拉族人从不曾在建筑中悬挂带有动物或人像的图案,皆因在“圣物”《古兰经》中有明确的禁忌。
(二)古老民俗文化下的撒拉族村落空间艺术
1、撒拉族是全民信教民族,不存在宗教分歧。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撒拉族人的每一个家庭之中必然会设置一间净身房。
2、撒拉族人不能有偶像崇拜,建筑内也不可有各种生命形式的图案。他们十分喜好植物,每家都会种植许多植物来装点家园。
3、撒拉族习俗中有一条“不用回头之水”。受此影响,撒拉族人在建造房屋时,都会选择建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台基之上,让室内外排水出现一定的高度差,以实现“不用回头之水”。
4、撒拉族生活于循化水果之乡,族内每一家都会建造果窑用于储藏水果。此亦为民俗文化下撒拉族村落空间艺术之一。
5、撒拉族村落中,坟滩设置在清真寺的周围。撒拉族人认为,坟滩是神圣清洁之地,故不得种植任何植物,亦不能添加任何装饰。
(三)村落空间艺术中所体现出的民间艺术
受宗教文化影响,撒拉族在民间建筑艺术表现形式中以清真寺最为突出。清真寺大都为我国古代明朝时期修建,整个建筑包括:照壁、大门、唤礼楼、礼拜殿和南北配房以及围墙。在整体建筑上,清真寺做工十分精美,用料粗,有古朴典雅之态,与周围的普通民居形成鲜明对比,在视觉上给人以一定的冲击力,营造出一种神的震慑力。另外,撒拉族女子十分擅长绣工,撒拉族家庭常以自制的手工艺品来装饰房屋。而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撒拉族雕刻艺术,其无论在生产所用的工具还是建筑装饰上,皆能看到这个智慧民族的高超雕刻技艺。
二、文化传承下撒拉族新老村落的演变
(一)撒拉族旧村落中的空间艺术
1、地理位置 循化县的撒拉族大村庄多是背山面水,在黄河峡谷内。其地理环境较差,土地贫瘠,多为古篱笆楼。撒拉族的老村落十分讲究风水,依山而建,环水而居,在山体错落间形成了空间错落的艺术美感。
2、空间发展 撒拉族人的生活在历史的演变中慢慢随之改变,他们与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开始融合在一处,在人口上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这也就形成了如今地少人多的景象。聪明的撒拉族人为了节约耕地,开始将居住地慢慢迁至山坡之上,村落空间的发展变大、变广。然而由于山地本身给撒拉族人造成了许多限制,村落原先因“围寺而居”形成的环形结构不得不在空间上发生改变。村民开始以由西向东的建筑形式来修建民居村落,村落空间形态大范围发展。
3、街巷 撒拉族的村落有街、巷和道三级,街为城镇级道路,巷为街的分支,道是巷的分支(一般为死胡同),山地上的道路多与山地地形有机结合,为自由式布局的形式。
(二)文化传承下撒拉族新村落空间艺术的些许缺憾
1、新村落空间的演变让撒拉族人缺少了河流与耕地,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外出打工,受到外界生活环境的影响,在现代的新村落中,一些古老的艺术装饰逐渐被花草和葡萄藤取代。
2、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现代设备被引进,村民开始有了自己的骄车。为了适应这种发展,村落的巷道逐渐被宽马路所取代,街道文化开始消失。
3、在老村落中,对民居的建构有着特殊且严格的规定,房间、院落的格局等都要根据即有规定而建。在新的村落中,这种隐形的文化传承正在被现代文化替代。
4、新村宅院房屋的形式多样,大多建筑的风格与当地民俗风格不相符合,富有文化底蕴的传统景观已然是毫无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丝毫没有考虑当地气候条件而建造出的卷棚式屋顶和坡屋顶。这种看似规范统一的一致秩序其实已经毁坏了撒拉族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秩序,毁坏了撒拉族人民代代传承相守的文化秩序。站在撒拉族人的审美认知上来看,新村对外部空间的建设已经全然破坏了撒拉族人民悠久的美学传统。
5、撒拉族特色村落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当地自然界的天然因素,地理与自然环境让撒拉族村落呈现出错落有致的聚集型村落。农田耕地、黄河古树,皆是撒拉族村落中最具文化价值意义的原生态艺术。然而这些最易得到的自然馈赠,在如今的新村落中,却已然成为了“奢侈”。
6、老村落建筑虽说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定在其中,但村落的整体形态皆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空间艺术美感。在新的村落中,整齐划一的建筑形式,让这种古老的建筑艺术逐渐消失,缺少了独属于撒拉族人的文化氛围。
(三)文化传承下的新老村落空间艺术对比
三、撒拉族新村落在发展文化空间艺术上的几点建议
(一)选址
循化县为山地地理,地理位置起伏较大,也较为复杂。实用耕地较少,人口较多,人均占地面积少。在此种环境下,撒拉族人的建设新村时,可多考虑山地,利用天然的地理环境,将屋舍建于山坡之上。如此,既节约了耕地面积,亦保留了传统的建筑地理文化,使村落空间更丰富,更具艺术美感。
(二)布局
在布局方面,充分保留住传统撒拉族民居中的布局文化,将“堂屋”“厢房”等特色布局文化传承下去。撒拉族人其重视家中的位置,长幼有序是为家中最基本的家庭文化,这种重视亦渗入到了房屋的布局之中。“主卧”“次卧”节构分明,居住者也十分明确。当然,对于布局的传承并不是用来供人观赏的,对村落空间艺术的传承亦不应只是外表形式上的传承。“堂屋”便是指现代生活中的客厅,“厢房”则是次卧,这些内部文化亦要同村落空间文化一起为人们保留并传承下去。
(三)景观
于景观方面,作为撒拉族的一大特色,清真寺必然不可缺少。现代清真寺的出现使古老的元代清真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清真寺是一个成熟的撒拉族村落空间景观的高潮所在,是人们第一眼关注的地方。撒拉族人自身注重地位,所以大门在他们整个建筑中比较显眼,在设计村落入口处时也应将入口大门着重设计,结合撒拉族雕刻技术和雕刻元素,将入口处放在村落较为醒目处,撒拉族墙面和墙顶的设计也可以将黄河石与青瓦想结合,石头大小、形状的不同,设计出来的造型也不同,撒拉人喜爱花草,墙面的设计中可以结合各种花的形状,增加趣味性。
(四)文化
撒拉族本身有着许多值得人们保留与传承的文化艺术,将这些艺术传承下去的首要因素便是人们对于这些方面的保护意识。撒拉族的青年人逐渐离开家乡外出务工,致使文化传承出现了断代现象。于此,在村落建筑上,应当制定一些明文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规定,将宗教文化变成明确的要求。同时,为了人们更好地提高生活水平,除保留传承外,还可依据实际需要,将现代生活设施注入到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中,达到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使传统的村落文化得以保留。
撒拉族是一个拥有丰富的古老民族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对当地文化特色的保留与传承是现代每一个撒拉族人共同的责任。本文就撒拉族在文化传承下的村落空间艺术展开分析研究,重点探讨了新老撒拉族村落的空间文化特点,以及现代环境下的新村落中的文化遗失,并就此提出几点见解。
参考文献:
[1]韩得福.撒拉族村落空间结构及空间观[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71-74.
[2]白绍业.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社会调查——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起台堡村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0,21(2):89-93.
[3]赵晶,杨帆.撒拉族传统院落空间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4]赵晶.基于文化传承下的撒拉族村落空间艺术营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5]马成俊.多重边界中的撒拉人[D].中山大学,2009.
[6]段晓芳.我国青海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9.
(作者单位:青海省馨庐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