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世相中的“这一个”

2022-02-23魏芳江雪松

关键词:思辨高中语文

魏芳 江雪松

摘要:《潘先生在难中》一课教学,以一个主任务推进教学,贯穿课堂始终。任务设置难度契合学生认知,任务设置指向激活学生思维,任务设置落脚于梳理学生思想;任务完成凸显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完成凸显以思辨为核心。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任务;思辨;《潘先生在难中》

一、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同学们,潘先生是谁?他是一位-

生(齐答)小学校长。

师用文本第二部分第24段中的话来说,他是当地一位-

生“体面的大家知道的人物”。

师对,结合校长身份,我们可以重新概括,他是一位“体面的—”。

生知识分子。

师(板书:体面的知识分子)“在难中”的“难”是指什么?

生战争。师什么战争?

生军阀混战。

师这是创作背景,也是主人公活动的背景。(板书:军阀混战)小说以1924年苏浙军阀混战为背景,讲述小学校长潘先生的故事。“潘先生”一经问世,便成为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

(教师出示PPT,内容见图1、下页图2。)

师然而,近些年,学界不断出现为潘先生“伸冤翻案”的声音—

(教师再次出示PPT,内容见图3。)

师丁辉先生认为潘先生“不仅不应受到批判和谴责,反而应该赢得我们的同情与爱敬”。今天的任务是:作为“00”后的你们,觉得该不该为“潘先生”伸冤翻案?完成任务前,我们先要做什么?

生至少先知道潘先生是什么样的人。

师对,我们先分点列条分析“潘先生”的形象,不少于5点。

生潘先生是一个卑微而又圆滑的人。从小说第三章第21段中“他顿时踌躇起来,已跨进去的一只脚想要缩出来,又似乎不大好”这句可以看出,他和教育局长一样,因躲难而尴尬,表现出既畏惧又犹豫的心理,可见其卑微与圆滑。

师你读得很细致,这里的心理和动作,活生生刻画出潘先生在局长面前的卑微与谦恭,不期而遇的尴尬使他不知所措,此处倒不见得“圆滑”。

生我觉得他还是一个精明世故的人。第二章第24段至27段写他缴纳会费成为红十字会会员,还愿意把学校房屋作为妇女收容所。他真正的目的是多获几枚徽章,作为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措施。

师可以看出潘先生不是真心想做善事,而是想要-

生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师说得好,他精明世故、自私自利。

生他还是一个迂腐固执的人。第一章第7段的“潘先生心想他们的话不对,牵着自有牵着的妙用;再转一念,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费唇舌,不如省些精神吧:就把以下的话咽了下去”告诉我们,潘先生的做法险些造成家人离散,他非但没有反省,反而认为别人不能理解他的做法。

师这是一处心理加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潘先生迂腐固执,还表现了他的自以为是。

生他也有正面形象,比如他热爱家庭、关心家人,文中多有表现。第二章第7段“回去当然是天经地义……寄住在外边,怎能断言决没有意外?”,写出他对妻子的爱怜、对家人的担忧。第二章第22段“下一天,他从茶馆里得到确实的信息,……飘得很远,几乎至于渺茫”,写出他对妻儿的牵挂与担心。第二章第27段写他把多要的几枚徽章重重包裹,藏在贴身小衫的一个口袋里,这样“他们也就各各增加一种新的勇气”,表现他作为丈夫和父亲对妻儿深深的爱与关心。

师你读得很细致,体会非常细腻。小说反复渲染潘先生是一个爱家、爱妻儿的好丈夫、好父亲!

生茅盾先生评价潘先生是“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很恰当。我也总结出“胆小易惊、喜于苟安”这两点。

师愿闻其详。

生“胆小易惊”表现在第三章第4段的“街上如其有一个人神色仓皇急忙行走时……‘什么!一声就在喉际咽住了中。这一章的第12段‘路上的电灯似乎特别昏暗……歪斜的急步赶到了家,这两处都表现出他自己吓唬自己,胆小易惊。‘喜于苟安表现之处就更多了,第一章第17段的“‘现在好了!的确好了……岂不是‘现在好了?”第37段也是。第二章第25段的“潘先生接旗子和徽章在手……現在什么都安全了!”这几处都表现出潘先生在苟安中抱着侥幸心理,沾沾自喜。上一位同学所说关心家庭,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后来又一想,他关心的只是小家庭,而不是国家这个大家庭。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没有能力去做是一回事,但是想不想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他根本没有想要为这个社会负起应有的责任。

师你认为他格调不高,没有体现出知识分子对社会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生是的!

师很精彩!你从民族大义的角度阐释了关键时刻知识分子该有的责任和担当,看到了潘先生只顾“小我”、不顾“大我”的小格局。

生补充一点,他还喜欢怨天尤人。第二章第7段说“他这样想时……可以帮助一臂的儿子”,战乱中他不停地怨恨别人,而不是想要做些什么,也表现出他的懦弱。

师他是一个自私怯懦的知识分子。当我们一一列举了潘先生的形象特点以后,总结一下,潘先生是不是一个在战乱年代中损人利己的、大奸大恶之人呢?

生不是。

师潘先生的所行、所言、所思,潜藏着人性的缺陷,也体现出温情的一面,他非常爱护自己的妻儿,是个好丈夫、好父亲。这算不上令人敬佩的“高尚人格”,但也算不得“黑暗人格”,介于两者之间,可以用一个什么词?

生灰色。

师(板书:灰色人物)人物形象分析与定位之后,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作为“00”后,你们觉得该不该为“潘先生”或者“以潘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伸冤翻案呢?从预习作业来看,多数同学认为应该伸冤翻案,少部分同学认为不应该。老师挑选了几份评论,请大家再思考,你认同哪个说法?

生应该。“潘先生”是城市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利己主义特征,而“利己主义”又被贴上“没有社会意识”“卑谦”等标签。可利己主义本身有什么错?“潘先生”被批判的很大原因是受到五四主流思想的裹挟,认为个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拥有广博的胸襟,以及以身报国的情怀。抛却时代因素,我们发现,新时代的人似乎都是“利己主义”者,以自身为出发点,往后才是大家,一味要求人“舍身取义”显得不再现实。诚然如丁辉先生所说:“对潘先生这样的底层市民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是不道德的。”国家危难之时,确实需要有人站出来,他们被人们传唱,被镌刻进历史,但也并不意味保全自身的“小人物”就该受到指责,甚至不被原谅。

生我也认为利己主义本身没有什么大错,从潘先生的角度看,批判他,就忽略了他作为一个个体人的权利。从家国角度要求他,又忽略了小家在他心中的重要性。我们强调“没有国哪来的家”,但是“国”是由“家”組成的。

师你认同他的观点。

生我认为利己主义没有错,小说也没有表现潘先生因为利己而伤害他人。

师你是从个体权利的角度为潘先生翻案的。

生我看到“利己主义本身有什么错”之时,我的血压就上来了。(其他学生笑)耐心听完解释,我发现他们不是对“利己主义”进行解释,而是为“利己行为”进行辩解。两者是不一样的。“利己行为”主张个人利益,维护个人权利,无可厚非,可以理解。可“利己主义”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行为。潘先生是一个知识分子,回去是权衡了利弊,是为了“不折不扣的两块钱”,是为了保住校长的身份,是为了个人的面子,这就是“利己主义”,利己主义就是要被痛批痛斥的。

师有思辨性,说得挺深刻。他不仅从逻辑角度指出同学观点和论证之间的问题,还辨析了“利己主义”和“利己行为”的不同,依据文本指出潘先生的诸多自私行为已经构成“利己主义”,不能为“利己主义”的潘先生翻案。

生军阀混战快打到家门口,多数学生已逃跑,自己与妻儿分隔两地。作为底层的小人物,不选择自私一点又能如何?时局动荡,受苦的是百姓,既然没有卫国的本事,为了自己有错吗?作为校长,听从命令,从上海回来;作为丈夫、父亲,又安顿了妻儿,一个普通人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有志之士对小市民的要求过高。一个人光有一腔热血是没用的。潘先生是利己主义者,这不错,人性不是如此吗?国破家亡的社会背景下,自私一点也不应受如此大的罪名,况且他只是自私,又未伤害他人。

生我不认同。第二章第20、21段,他回到任教的地方,了解到教育局长有照常开学的意思时,便给学生家属发通告。通告里“若无其事”,表现他置学生性命于不顾。有一细节,“他起好草稿,往复看了三遍,觉得再没有可以增损”,说明这是反复衡量利弊后的选择,从中可见人性的丑恶甚至阴险。

师潘先生明知战争危险,安顿妻儿后,为讨好教育局长保住位子,心安理得地唱着高调。置学生性命于不顾,有伤害他人的意思,体现了人性的丑恶。

生大家都从今天这个时代去看潘先生,我觉得小说还要结合那个时代。小说写江浙战乱中举家逃难的潘先生,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他可笑又可鄙、庸俗又猥琐的灵魂。他写通告,让学生来上课,不是为了学生,不是为了教育,而是为了博取局长的欢心。文本第二章第21段“局长看见了,至少也得说一声“先得我心'”。小说最后还写了“潘先生觉得这当儿很有点意味……腐烂的死尸,在眼前一闪”,揭露了潘先生明知军阀十恶不赦,却写字违心歌功颂德,抛弃人的尊严,没有社会意识。旧中国这种人并不少见,作者就是为了批判像潘先生一样的知识分子,没有像鲁迅或郁达夫一样的文人,为家为国去奉献自己,而是屈服于丑恶现实,他们的人性是非常丑陋的。

师说得太好了。你从文本内容的角度和叶圣陶先生创作意图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深刻的解读。

生我认为该伸冤翻案。第一,潘先生只是担心家人安危,他是小学校长,但也是家庭的顶梁柱。灾难(战争)频发的年代,他只有先保护好了自己才能去顾全其他人。他绞尽脑汁讨好领导,也不过是为了谋生,保住“校长”这一个比较体面的职务,好拿校长的社会地位当护命符。第二,动荡战乱中,逃难以保全自己之人不在少数,潘先生为何不能是其中之一?性命堪忧时,为自保而后退也无可厚非吧?谁规定每个人都要做英雄?孤勇者毕竟百不获一。第三,作者极力刻画潘先生的自私自利,但面对妻儿,他何尝不是一个细心周到,关爱家人的顶梁柱呢?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不能全盘否定一个人,也许他对家人的好就是他人性中善的一面。

生“潘先生为何不能是其中之一?”这句话让我感到很生气!(师生笑。)

师说说生气的理由。

生潘先生作为知识分子,有特殊的身份,理应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

师潘先生不能有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的觉悟?

生是的。

生这是双标,有谁规定知识分子就一定要保家卫国,舍生取义?

生每个人都像潘先生,这个国家一定会走向灭亡。

生我想到子贡买奴。子贡买了一个奴隶,按照鲁国法规,他可以获得报酬和嘉奖,但他没有接受。孔子批评子贡,说他把高尚道德标准的底线给提高了,原来能够称为高尚的道德品德,到了子贡这里就称不上高尚了,这会阻碍这一品德的延续和发展。

生叶圣陶先生并不是反对知识分子像普通人一样保护自己的小家,而是批评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身上滋生的猥琐自私的人性,他们的人生是灰色的。

师(问另一生)你觉得呢?

生(自信地)我觉得杨同学在回避。(其他学生笑。)

师两位的辩论精彩。老师也很有感触。“一个动荡战乱的时期……孤勇者毕竟百不获一。”对于普通大众,当然无可厚非,可知识分子有没有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呢?需要同学们思考。

生从时代看,混战年代,潘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名教育者,对于国家社会,应该比普通百姓更有责任感。相反,他却自私自利,趋炎附势,将家人视作宝物,仓皇出逃时,甚至没有告诉王妈,让她独自守屋,丧失基本道德。小说借潘先生这一形象,表现“潘先生们”这一类人的自私懦弱、苟且偷安、麻木不仁,意在唤醒国民,挽救当时混乱的中国。

生补充一个细节,《骆驼祥子》中有一位沈先生,在战乱逃难之时,告诉祥子自己要逃往哪里,希望祥子跟他一起去避难。他还嘱咐祥子要注意安全。沈先生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他生活的时代和潘先生一样,也是战乱频发、军阀混战。相比之下,这位潘先生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师好,这位同学进行了文本迁移,他把潘先生与《骆驼祥子》中的沈先生进行了对比,指出同样身份、同样处境中的潘先生为人不齿的行为表现。

生不该翻案。叶圣陶作为一名大教育家,如此刻画一个形象,实际是批判嘲讽“潘先生们”。教员起着教育青年的作用,这样的人如何育人?潘先生作为反面形象,亦是板上钉钉。从时代的角度来看,军阀混战之下,确有许多“潘先生”为保家而努力,这种行为很常见,但不值得被谅解或称道;有国才有家,仅“保家”终究逃不过家破人亡之局面,当时为国牺牲的仁人志士亦不在少数,两者的不同在于思想,只有人们发现、醒悟,才能改变局面。这亦是叶圣陶先生的写作目的。

師我认同你说的“这种行为很常见,但不值得被谅解或称道”。

生(举手)它连被谅解都不值得,更不值得被称道!有同学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自私一些也是没有关系的,但如果都像潘先生这样,可以预见国家没有未来。知识分子是有影响力的,被他影响的一群人也会变得自私,麻木不仁。他可以选择“保家”,但不能被谅解,如果被谅解,就是对那些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的一种侮辱,他们会死不瞑目的。

师好,这种灰色人格,是不值得提倡的。刚才这些同学认为不该翻案,更多是从精神角度、思想角度对潘先生进行批判。这样的潘先生,让人感受到精神上的逃难和流浪,他又是一位什么难民?

生精神(思想)难民。

师(板书:精神难民)战争时期,是选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还是选择“苟全性命于乱世”,是选择融入抗争的洪流还是选择逃入个人的小我世界,都是个体的权利,只要没有伤害他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鲁迅先生曾在《坟·文化偏至论》中说:“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起。……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某人若只具有专业知识或技术,还只是脑力劳动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真正的知识分子除了要有知识储备,更要有社会责任感、批判意识(反抗精神)、人类良知。同学们,刚才的探讨可谓精彩纷呈、火花四射,我相信大家已经有了新的看法。课后我们可以再进一步交流。好,下课。

二、教学评析

这节课以一个主任务推进教学,贯穿课堂始终,依照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尤其是考察课堂教学的实际演进,我们不难获得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评价。这是一堂好课,这是一堂优课。何以见得?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作出回答。

(一)教什么:理解领悟任务的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这三点或可作为衡量课堂优劣的一个标准。

首先,任务设置难度契合学生认知。主任务为“作为"00'后的你们,觉得该不该为“潘先生'伸冤翻案?”任务设计符合这个时代高中生的特点。基兰·伊根认知工具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要经历具象、神话、浪漫、哲学和讽喻等几个阶段,高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是由浪漫认知向哲学认知过渡的阶段。浪漫认知表现为,喜欢极限性的新奇新异的事物,面对现实容易产生浪漫主义或理想主义乃至英雄主义联想以求得心灵的慰藉;哲学认知表现为,有对理性认识的自觉追求,喜欢用一般性与概括性的词语来整合对世界的认识,渴望运用某种理论武器来解剖现实。实践证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部分具备哲学认知,或者说正在向哲学认知过渡,即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文学作品,形成自己的认识。

其次,任务设置指向激活学生思维。“该不该”不是简单地说一个“该”还是“不该”的问题,而是意味着回答的背后有相应的理论依据与事实支撑,而原因的追溯与归因的总结始终是思维核心问题之一。这一任务有助于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即用什么方式思考,让他们在最好的状态下把自己的思维能力最大化地发挥,让他们愿意想、有得想、想充分。

最后,任务设置落脚于梳理学生思想。作为一篇关于知识分子的经典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经典文本会经历一个误读误判的迷途时期。如何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纭论争中走出来,考验执教者的思想境界与教学艺术。教师敏锐地意识到此课在新时代独特的教学价值,用这一主任务驱动学生的思维,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也澄清了一种误读。这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重在“育”。执教者最终在对学生的引导中走向了学科育人的较高境界—不能为潘先生(们)伸冤翻案,因为原谅一个人容易,而唤醒一群人很难。叶圣陶先生本着“文学为人生”的创作宗旨,通过刻画“灰色人生”的知识分子形象,想要体现的就是“为人生”和“改造国民性”的创作主张,这一看法至今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二)怎么教:强化语文的实践

课标提出:“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这段文字启发我们换一个角度去审视此课。

第一,任务完成凸显以学生为中心。教从来是手段,学才是目的,但是怎样教却极有讲究。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带来的是不学甚至厌学,因此,“怎样教”应是优秀老师着力思考的问题。此课在抛出主任务后,教师的身份完全由主导者变成了主持人,甚至有时仅仅是一个现场的旁观者,偶尔有一两句旁白。全程基本都是学生你争我抢似地发言,枪对枪,矛对矛,一个不让一个;有合作,有交流,有对阵,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角,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想交锋的演练场。学生参与度之高,人员发言之密集,双方交锋之激烈,都是少见的。

第二,任务完成凸显以思辨为核心。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用思辨性阅读来构建课堂。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在不断的辩误、争论中逐渐深化,“利己主义”与“利己行为”的剖析,子贡买奴的寓言,令很多人的思想经历了分化、动摇、犹豫以及再归队的过程。真理越辩越明,学生的思想在合作与交流中达成了共识,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思辨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让阅读对话更灵动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浸润“过程”味儿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