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中的自我指称与作者身份构建
——基于中美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对比
2022-02-23罗钦杨
罗钦杨
(华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640)
引言
学术论文是传播和增长学术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作者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场地。摘要作为学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具有引导读者迅速掌握论文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其他重要内容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学术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客观地传递学术信息,因此作者不应渗入个人情感、表露个人身份。许多学术写作教材和手册也都表明要慎重甚至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1]。然而,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学术论文是作者高度参与的社会性言语行为[2],是作者身份(authorial identity)构建的重要场所。学术论文写作中,作者会采用不同的语言策略来构建身份,其中自我指称语(self-mentions)就是一种常见的修辞策略。作者利用此类语言资源介入语篇,以传达命题或情感态度,并直接或间接地与读者及其所在语篇社团进行协商,以寻求认可和接受。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拟聚焦学术语篇中的自我指称表达,探索自我指称语在中美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所体现的身份构建功能,对比分析中国作者和美国作者的自我指称语使用情况及二者在身份构建方面所表现出的异同,并探讨这些异同背后的原因。
一、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学术论文中自我指称语和作者身份构建的关系做了不少研究,主要集中于作为作者身份显性标记的第一人称代词。研究表明,学术论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后隐藏着多种作者身份[3],在具体使用中呈现出一定的学科差异[4—5]、文化差异[6—7]以及写作者水平差异[8—9]等。有研究发现,与英语母语者相比,二语学习者普遍过少或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在学术写作中往往弱化了个人角色,倾向于构建较为隐性的作者身份[10—11]。
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是最直接揭示作者身份的自我指称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间接、隐性的手段。柳淑芬基于英汉论文摘要语料,按照作者参与度的高低,总结出构建作者身份所采用的自我指称语形式:第一人称代词(如I,me,my,mine;we,us,our)、第三人称名词短语(如the author/writer/researcher)、以及抽象主体(如the study/thesis/paper/research)[12]。这三种自我指称语共同构建了作者参与度由高到低的多重身份,但该研究并未对摘要中所构建的作者身份类型进行明确划分。吴格奇分析了英汉论文作者通过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名词自称构建身份的方式,发现英文论文作者主要构建了研究者和话语构建者身份,而汉语论文作者注重构建自己的研究者身份[13]。孙莉研究了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部分的语用身份构建和话语资源选择,通过与国际学者对比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构建的对话者身份较少,在话语资源的选择上也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14]。这些研究虽然探索了第一人称代词以外的其他自我指称方式在学术语篇中的身份构建功能,也明确了作者所构建的具体身份类型,但研究所选语料大都来自国内外权威期刊和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对博士生等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中的自我指称语使用情况和作者身份构建状况相对缺乏关注。鉴于此,本研究将以中美应用语言学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为语料,考察中国学者学术论文中自我指称语的使用特征,并对其所构建的作者身份进行探讨,通过与美国学者对比,发现二者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
二、分析框架
本研究将学术论文中的作者身份定义为作者在论文中的自我呈现,采用Fløttum等人[15]对作者身份的分类方式,根据自我指称语及与其结合的动词特点将作者身份划分为4种类型:研究者(researcher)、话语构建者(discourse constructor)、观点持有者(arguer)和评价者(evaluator)。当自我指称语和表示研究的动词(find,analyze,research等)结合时,就构建了作者的研究者身份;当自我指称语和表示言辞或图示的动词(discuss,illustrate,describe等),或表示篇章构建及引导读者的动词(begin by,focus on,turn to等)连用时,就构建了作者的话语构建者身份;当自我指称语和表示断言的动词(argue,claim,believe等)结合时,就构建了作者的观点持有者身份;当自我指称语后跟表示评价或情感的动词或结构(feel,hope,be struck by等),以表达作者对自己或他人研究的评价或情感态度时,就构建了作者的评价者身份。具体分析框架见表1:
表1 学术论文中的作者身份类型及其语篇功能
三、语料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建立了两个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语料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料库(Chinese PhD Dissertation Abstract Corpus,简称CPDAC)和美国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料库(American PhD Dissertation Abstract Corpus,简称APDAC)。所有论文发表时间为2015—2020年,都为实证研究类文章,且只有一位作者。CPDAC源自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8所国内重点高校应用语言学方向的30篇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词容为28 232;APDAC源自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PQDD)收录的世界排名前200的美国高校应用语言学方向的30篇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词容为13 541。
上述语料转化为纯文本格式后,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柳淑芬[12]对自我指称语的分类,查阅语料文本,挖掘出第一人称代词、第三人称名词短语和抽象主体在语料库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形式,利用AntConc3.5.8.0软件对这些潜在的自我指称语形式进行检索并人工剔除非作者指称功能的索引行。
其次,统计各类自我指称语的所有表现形式及它们在语料库中出现的原始频数。然后依据Fløttum等人[15]对作者身份的分类,结合语境,人工判断自我指称语构建的作者身份类型,并统计各类身份出现的原始频数。
最后,使用卡方检验和对数似然率计算工具(Chi-square and Log-likelihood Calculator),对以上原始频数按每千词进行词频标准化,同时进行差异性检验(“-”表示中国作者少用,“*”表示有显著性差异),对比分析中美作者的自我指称语使用情况及其构建的作者身份特征。
四、研究结果
1.自我指称语的使用情况
两个语料库中,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只发现“I”和“my”两种形式,复数形式也只出现“we”和“our”两种;第三人称名词短语自称包括“the author”和“the researcher”;抽象主体自称包括“this study”“this thesis”“the research”“the current study”等15种形式。具体数据统计结果见表2。进一步计算得出,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第三人称名词短语和抽象主体在CPDAC中的比例分别为0.57%、6.78%、3.95%和88.70%,在APDAC中的比例分别为23.97%、0、2.48%和73.55%。
表2 自我指称语整体分布对比(每千词)
结果显示,中美作者在英文摘要中使用自我指称语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使用抽象主体作为自我指称语的比例最高。这与柳淑芬[12]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中美作者都倾向于使用无生命的、非人称的抽象主体来间接、隐性地表露自己,在英文摘要中的参与度较低,从而使论文显得更加客观。
另一方面,中美作者在英文摘要中使用各类自我指称语的频数上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中国作者使用自我指称语的标准频数显著少于美国作者(p=.003<.05),每千词出现的频率分别是6.27和8.94,说明中国作者的身份构建意识相对薄弱[9]。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在两个语料库中表现出的差异最大,中国作者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总频数比美国作者显著要少(p=.000<.05)。具体而言,中国作者仅使用1次第一人称代词单数(标准频数为0.04),而美国作者使用了29次(标准频数为2.14)。另外,中国作者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标准频数为0.43,而美国作者却没有使用这种自我指称方式,频数为0,中国作者显著多用(p=.037<.05)。这表明,虽然每篇论文的作者都只有一位,但中国作者偏好以集体的形象出现在论文中,而美国作者则更愿意在论文中凸显个人形象,在文本中的个人参与度明显更高。
2.自我指称语构建的作者身份状况
经分析,Fløttum等人[15]划分的这四类作者身份在两个语料库中均有所出现,并且没有发现其他身份类型。具体频数统计结果见表3。进一步计算得出,研究者、话语构建者、观点持有者和评价者这四类作者身份在CPDAC中的比例分别为57.06%、29.94%、4.52%和8.48%,在APDAC中出现的比例分别为49.59%、42.15%、3.31%和4.95%。
表3 自我指称语构建的作者身份对比(每千词)
如表3显示,自我指称语构建的四类作者身份在两个语料库中的比例分布具有一致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研究者、话语构建者、评价者和观点持有者,中美作者都主要构建了研究者和话语构建者身份,较少构建评价者和观点持有者身份。Tang & John认为,观点持有者和评价者身份体现了作者较高的参与度,因此问责风险较高;而话语构建者和研究者身份中的作者参与度较低,因此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更低[3]。以上结果分析表明,中美作者在论文摘要中都倾向于构建风险较低的作者身份。
差异性检验表明,中美作者在构建研究者、观点持有者和评价者身份频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中国作者构建的话语构建者身份比美国作者显著要少(p=.000<.05)。吴格奇指出,话语构建者身份有助于作者在文本中实现与读者的对话,并逐步引领读者共同经历整个研究过程,从而使自己的观点易于接受[13]。这说明,相比美国作者,中国作者在摘要中构建身份时,对学术语篇中的作者—读者互动关系意识还不够,在引导读者、拉近作者与读者距离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除抽象主体和第三人称作者自称外,中国作者基本只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we”和“our”来构建作者身份,而美国作者仅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单数“I”来构建各类身份。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是具有高问责风险的代词,它在论文中的频繁使用体现了论文作者对所传达信息的个人所有权[6]。这表明,中国作者在构建身份时更愿意强调团体力量,而美国作者则更愿意彰显个人责任,中国作者在构建各类身份时所承担的风险比美国作者更低。
五、讨论
综合中美作者在论文英文摘要中的自我指称语使用情况及其构建的作者身份状况发现,二者表现出一定的共性:都偏好使用抽象主体自称来间接、隐性地表露个人身份,在文中的参与度较低,主要构建了研究者和话语构建者这两类问责风险较低的作者身份。人们通常习惯于把这解释为传统学术写作的“非人格化”(impersonality)原则与“作者不在场”(author-evacuated)特征。然而,Myers从礼貌原则的角度解释道,这些非人格化结构并不一定反映科学的客观性,而是文本中处理作者与读者间人际互动、提出主张以及否定他人观点的合理方式[16]。学术论文中,当作者阐述自己的研究发现或提出新的论点时,可能会被视为对他人观点的挑战,这样就会威胁到其他研究者或整个学术社团的面子。然而,通过非人称抽象主体隐性自称,作者能够减弱话语对读者的面子威胁,从而避免了潜在的批判风险,这样既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尊重,又有助于自己的研究得到学术圈的认可和接受。
此外,中美作者在使用自我指称语构建作者身份上也存在不少差异。首先,就第一人称代词而言,中国作者在论文英文摘要中使用的总频数比美国作者明显更少,这与中国的学术和教育传统密切相关。国内许多关于英文摘要编写规范的书籍或指南经常强调要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而提倡使用第三人称和非人称的作者自称语。例如,郑福裕在其撰写的《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编写指南》一书中明确提到:“摘要中尽量避免使用以第一人称We,I的形式为主语的句子。”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也要求,论文摘要的编写应采用第三人称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客观陈述。因此,大多数国内作者为遵循写作规范,在学术论文中会更多使用第三人称名词和抽象主体自称作主语,而会有意避免第一人称代词来自指。然而,随着语言风格的不断发展变化,采用第一人称代词的科技文体在英美的确已经成为主流[17]。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认为,学术语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助于构建作者的主体地位,是一种高价值的作者身份构建策略。受这一潮流的影响,美国作者在论文写作中不仅不会排斥第一人称代词,反而会适当借助它来推销自己的研究成果。
再者,中国作者更愿意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we”把自己归入学术团体中,以突出集体力量;而美国作者更愿意使用单数形式“I”来凸显自我,以彰显个人责任。这与中美两国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熏陶,崇尚谦虚的品德,强调集体利益至上,反对过分表现自我、显露个人;西方文化受个人主义影响,认为人是独立的个体,强调人的自我意识与个人责任,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中西方文化差异渗透在中美作者的学术写作中,因此中国作者在论文中偏好用复数代词指称自己,表明研究并不是作者一个人的贡献,而是集体的功劳;相反,美国作者在论文中偏好用单数代词自指,表明自己作为独立研究者的身份,而非代表任何团体组织,个人对整个研究负责。最后,与美国作者相比,中国作者自我指称话语构建者身份明显偏少,这可以从中西方文化的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差异中得到解释。一般认为,中国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中国学生从小被教育说话不能过于直接,要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因此交际双方的信息传递和理解高度依赖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当时的情景语境;而美国则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国家,人们习惯借助语言直接阐明自己的想法,因此在交际中会更依赖言语的力量,而不是语境。受这一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作者在论文写作中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意会”,读者需要利用已有知识或背景来推断话语背后的含义;而美国作者在论文写作中则是以作者为中心,注重“言传”,作者在文中需要清晰明确地传达信息,带领读者跟踪语篇的发展脉络,因而在论文中会更加重视话语的构建和组织。
结束语
本研究考察了中美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自我指称语的使用特点及其构建的作者身份特征。研究结果主要有三点:第一,中美作者都倾向于使用非人称的抽象主体自称,在论文摘要中的参与度较低,主要构建了研究者和话语构建者这两类较低风险的作者身份。第二,中国作者使用自我指称语的标准频数比美国作者显著要少。具体来看,中国作者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总频数明显少于美国作者,中国作者偏好使用复数代词自称来突出集体贡献,而美国作者偏好使用单数代词自称来彰显个人责任。第三,中国作者构建的话语构建者身份频数显著少于美国作者,表明中国作者在文本中引导读者、实现与读者互动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术论文中的自我指称语并非只是文体上的选择,而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构建作者身份的修辞手段。恰当地利用自我指称语来构建身份既能够使作者避免潜在的批判,又可以增强研究的说服力与可靠性,从而有助于作者及其研究得到学术社团成员的赞同与肯定。
英语作为第一国际通用语,已成为全世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传播和增长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阅读英文文献和撰写英语学术论文的能力对于高等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摘要是学术论文的点睛之笔,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读者是否有兴趣阅读全文,还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学术观点能否被顺利接受及高效传播。在此情形下,本研究的发现对国内学术英语教学与写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方面,教师要紧随学术论文写作的国际发展趋势,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强调抽象主体和第三人称作者自称对实现学术语篇客观性的作用,还要适当突出第一人称在帮助作者“展现自信和权威、确立可信度以及获得认可”[18]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学习者不应该拘泥于传统学术写作教材和手册的规定,在英语论文写作中一味摒弃第一人称代词,尤其是其单数形式的作者自称,而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前沿的学术写作风格。此外,国内学者在借助自我指称语构建作者身份时,要充分意识到学术论文中作者与读者的人际互动,要对话语构建者这一作者身份的作用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