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地坛》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探析

2022-02-23刘祎名吉林师范大学

艺术品鉴 2022年35期
关键词:我与地坛史铁生小节

刘祎名(吉林师范大学)

《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在人生遭遇重大不幸之后,融入了自己的特殊情感所创作的。这部作品展现了一名残疾人对生命的思考,对归宿与寻觅的思考,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对“我”在宇宙间地位的思考。史铁生在宁静的自然中对比着自己与地坛的宿命,深切地感受着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而包含情感与哲思的文字引人入胜,也让人潸然泪下。

一、《我与地坛》的艺术特色

(一)结构特色

《我与地坛》是一篇篇幅大、容量大的散文,共包含7 个小节,有一万三千多字。这样的结构与一般意义上的散文显然是有区别的,即它打破了常见散文的单一格局,将抒情、写景、叙事、议论融为一体,层层递进,呈现出不同的创作主题。

关于《我与地坛》的结构特色,研究者的观点并不统一。例如赵勇在《〈我与地坛〉面面观》中将作品划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慢板。(第1—2 小节)这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定调。作者在第1小节用平缓但饱含深情的语言开始讲述自己的地坛的渊源。在第2 小节则通过自己独自来到地坛的行为引出母亲这个最为重要的角色。这一节的语调依然是平缓的,但是其中的细节却压抑着深沉的悲伤,如母亲在家门口张望、在园子中焦急地寻找、“我”看着母亲的担心却没有回应,其间作者还不断重复着“母亲已经不在了”这一信息,这种回环的叙述类似音乐中的反复吟唱,强化印象,也回荡悲音。第二乐章是行板。(第3—5 小节)这部分在主基调上开始缓慢叙事。在第3小节作者对母亲的叙述戛然而止,开始描写园子里自然景色的变化,这是承上启下的一部分,既是让自己从失去母亲的痛悔中抽离出来,也是提醒读者调整一下心情来迎接新的内容。在第4、5 小节作者则开始叙述新内容,即在园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作者通过这些人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第三乐章为快板(第6 节)。这部分的节奏开始加快,作者的情绪进入高潮,并开始对一直骚扰着他的三个问题做出回答,即“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我干嘛要写作?”在前面的累积和此处的思考中,作者找到了答案,激烈的情绪也开始归于平缓。第四乐章是慢板(第7 节)。这部分是激烈思辨后的从容,作者对地坛、对地坛中出现的人进行了回顾,自己的思想也开始升华,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再如许德在《存在与时间〈我与地坛〉主题简析》中将作品分为三个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第1—3 小节),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自己在地坛看到的一草一木、看到的四季变迁,以及母子之间在地坛中无声的交流。

第二部分(第4、5 小节)作者将现实对准了地坛中的人,暂时脱离对自己身心状态的思考,开始观察、想象他人的存在状态。

第三部分(第6、7 小节)作者在观察他人之后开始探索关于“存在”的哲学问题,并达到了思想上的升华。还有陈曼泽在《〈我与地坛〉:与心魂对话》中围绕作者与“心魂”之间的对话将作品分为四个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第1 小节)主要描写作者的“心魂”与地坛这个载体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第2—5 小节)主要描写作者对他人生存状态的观察和思考;第三部分(第6 小节)主要描写作者在感受地坛的自然之景色、观察他人生存状态之后对自己“心魂”的叩问;第四部分(第7 小节)主要描写作者终于认识到了“心魂”的真正所在,在思想层面实现了突围与升华。

综上,不同的研究者对于《我与地坛》的结构分析各不相同,而他们各自的依据则是对主题的不同思考。虽然从整体上来看,不同研究者对于作者所阐述的“母爱”和“存在”这两个主题有着基本的认同,但是对于不同小节所展现的重点主题以及各个小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当然,每一个研究者都能够对结构特色分析给出明确的理由和有力的证据,这种分歧是文学研究的必然结果。我们在欣赏《我与地坛》可以参考研究者的观点,也可以根据增肌的理解来体会文章松弛有度的节奏和秩序井然的结构,进而体会文学创作中的艺术魅力。

(二)语言特色

在《我与地坛》中,作者史铁生以地坛作为一个载体,抒发了在此获得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抒写了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怀念,抒怀了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感、所表达的思想都是通过独特的语言展现出来的。

细读文章,我们大致可以将《我与地坛》的语言特色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坦诚的自白式语言。《我与地坛》具有自传的性质,因此,作者运用自白式语言进行表达是顺理成章的。例如作者在第1 小节的开头交代了“两条腿残疾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这种窘迫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状态迫使作者想要逃离,而离家较近的地坛则成了接纳他的“另一个世界”。文章开头的自述展现了作者在残疾后面临的种种困境,语气平淡、词语简单,但却能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他在身患残疾的过程中与地坛建立起的强烈的情感联系。

第二,主观的抒情式语言。有人评价《我与地坛》是“至情之文”,这是因为作者用最准确最饱满的文字表达出了最真切、最深沉的情感。纵观全文,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作者对于母亲的描写:“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待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这段描写细致入微、颇具忏悔,将一个母亲关心儿子却又害怕自己的行为对儿子造成心理负担的矛盾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作者用主观的抒情式语言塑造了一位“用那柔弱的肩膀,无言地承担起了难以想象的生活和精神的重压”的伟大母亲。这样一位母亲任谁读来都是让人心疼、令人敬佩的。此外,作者在描写地坛中自然风景时也融入了主观情感,并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现自然之美,例如“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炽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归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慰帖而微苦的味道”。正是在主观情感的参与下,作者窥探了自然的永恒,也窥破了“存在”的哲学难题。

第三,深刻的思辨性语言。除了是“至情之文”,《我与地坛》还是一篇至理之文。作者在长久的思索中找到了“存在”的意义,看到了生命的价值,而这些思考的结果则是用充满思辨的语言表达出来。作者在思考中认识到了面对残疾、只有自助的现实,在地坛的陪伴下他看透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片段,也逐渐静下心来,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并不再纠结已成定局的苦难,而是鼓起勇气,不断向前,用写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来实现生命价值。

语言是作家创作风格的体现。《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它在语言方面可谓是集中展现了作者的风格,这一风格在其他作品中的延续也让我们对于作者的思想情感形成了更加系统的认识。

二、《我与地坛》的审美价值

(一)自然和谐之美

地坛展现出的自然之美,启发了史铁生,让他在苦难中看到了存在的价值、看到了永恒的力量。在文章中作者用感情饱满的文字展示着地坛这一方天地的自然之美,似乎在追寻自己从困境中奋起的心路历程,而正是有了这一番回顾,也可以让读者一同领略自然的和谐之美。作者在长期的观察中,将实现深入到自然中的每一个细节,其中有像一朵小雾一停在半空中的蜜蜂,有晃动触须、忙忙碌碌的蚂蚁,有显得不耐烦的瓢虫,还有寂寞的蝉蜕、叶面上滚动的露珠……这些描写细致入微、动静结合,细腻地展现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的情态,展现了自然中生命律动的声音,以及和谐安然的生动美景。

当然,自然的和谐之美是帮助作者走出心理困境的“良药”。在与地坛中自然景物的朝夕相处中,作者找到了一个身患残疾之人的存在价值。在作者的眼中,地坛在四百多年的岁月里,似乎一直在等待着他的光临。在漫长的岁月中,地坛逐渐褪去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加诸它身上的雕琢痕迹,也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自然重新占据整个空间,让生命原本的模样显露出来,而作者也在与地坛的交流中看到了生命的模样、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从作者踏入地坛的那一刻起,亘古不变的夕阳就开始向他传递自然之美,引导他认识时间、认识自己。在作者数十年来在地坛中游走的过程中,地坛毫不吝啬地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万物生机的太阳、高歌的雨燕、天真的孩子、默默伫立的古柏、暴雨前草木泥土里的芬芳、秋风忽至时舞蹈的落叶和气息……这些自然中最常见的景色也如此让人震惊,自然里的生命有最博大与最纤细的、有最沉静与最轻盈,也有最古老与最年轻,他们都在地坛中留下了印记,留下了自己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也为作者留下了思考的契机。面对着地坛展现的一派和谐之景,作者开始与自然同呼吸,用眼睛捕捉着生命的律动,用心魂感受着自然的和谐之美。在与自然交互律动的过程中作者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看到了人生的另一面,也开始珍视、感激自然之美。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与地坛》中的自然之美是作者情感之美的一个映照,而透过自然之美我们看到的也是人性之美。

(二)人性崇高之美

在《我与地坛》中“母爱”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作者用深情甚至包含忏悔的语言描写了母亲的崇高,也展露出人性中最动人的一面。在文章中,作者对母亲的评价是“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呢?因为这是一个真正心疼儿子、理解儿子的母亲。正因为心疼儿子,儿子的痛苦成倍地加诸她身上;正因为理解儿子,她的痛苦从没有表现出分毫,甚至连关心都是默默无闻的,生怕给儿子造成任何负担。那么母亲的这种矛盾又复杂的爱,身为儿子知道吗?他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她的儿子”当时被突如其来的厄运所击倒,无暇顾及、无心回应母亲的关爱。在这一段描写中,作者没有用“我”,而是用第三人称“她的儿子”来叙述,这样一种间离效果表达了此时的作者对当时自己的行为的不认同,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忏悔,以及对饱受苦难却依然深沉地爱着儿子的母亲的心疼。

当然,要阐述《我与地坛》中的人性之美,作者从困境中窥探生命的意义,并直面苦难、笑对生活的勇气也是人性之美的最佳注脚。例如作者在文章中有着十分巧妙的一笔:“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第一种说法是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第二种说法则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不同的表述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是以家为中心的,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重新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的机会。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在人生的巨变中,作者也曾迷茫、痛苦,甚至自暴自弃,但是,地坛为他开辟了新的天地,让他体会自然之美、感受人世之美的过程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也找到了直面苦难的武器。

此外,作者在地坛盘桓的数十年间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身上散发出的人性之光,让他赞叹,也启发他对“存在”的意义的思考。例如一个热爱唱歌、经常与他擦肩而过却从不说话的小伙子,他饱经坎坷依然歌唱;一个爱喝酒的老人,他在园中静静地消磨时光,以恣意洒脱的态度面对人生;有一个坚持不懈的长跑家,这个作者的朋友,他不顾人生的波折、不顾年纪的限制,用自己的努力不断向前跑着……这些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甚至艰难地活着,而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微光让作者感动、感悟,也推动着作者走出了身体的牢笼。

(三)人生遗憾之美

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遗憾有时对于人生而言也不失为一种美,因为正是有了遗憾,才有了对圆满的期盼,才能让人更加珍惜当下所有、坦然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

《我与地坛》这部作品中处处充斥着人生的遗憾之美。作者的人生无疑是充满遗憾的——一个正值韶华的青年陡然间双腿残疾,成为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废人”,甚至拖累至亲,这样的变故怎能不让人愤怒?但是,作者在遗憾的人生却暗藏着新的际遇,作者与地坛相遇了。于是在残疾后的十几年里,作者将自己大部分的时光都耗在了地坛,“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在地坛中,作者疗愈自己,找到了上天为自己开启的另一扇窗,也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让人生在遗憾中开出别样的花朵。

母亲是《我与地坛》中作者着墨最多的角色,同时也是最令人心痛和遗憾的角色。作者在面对命运重击后陷入了痛苦和迷茫,行为变得怪癖难懂,但是母亲却是理解的,但是,这时的作者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在母亲去世后,作者再次来到地坛,但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母亲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如今儿子找到了这条路,母亲却带着对儿子的担忧去世了,永远也无法看到这一切。如此细想,这样的遗憾怎能不令人悲伤?而正是因为内心存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存着对弥补遗憾的渴求,我们才能看到史铁生笔下如此动人的文字。

(四)哲理思辨之美

史铁生在身患重疾后对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甚至对世界的存在都产生了严重的质疑。这时候他走进了地坛这个残破的公园,并在静思中开始了哲学思考,最终形成了这部《我与地坛》。因此,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哲学的印记,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欣赏到语言中包含的哲理思辨之美。在整篇文章中作者集中写地坛的有三处,每一处都和作者的感悟密切相关。其中在第三小节中作者踏进地坛,看到了地坛经过数百年的风霜与雕琢,依然在尽力展露着生命本来的模样,这也让作者在沉默的地坛中看到时间,也认识了自己。有人说“哲学的最大课题是认识自己是谁”。我们与自己朝夕相处,但却很难或者不愿意看清自己,古人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看清自己是一种智慧。此时突逢巨变、身患残疾的史铁生将自己之前二十几年建立起的对自己的认知不得不全部推翻,重新审视自己,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但是他也是如此的幸运,在地坛所展现的自然中认识到了“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在这样的启示下,他开始认识自己的价值,用残缺的身体重新展示对生命的尊重,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第5 小节,作者在地坛所展示的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中开始思考。作者没有回避自己曾经在残酷的命运打击下曾经想过去死这件事,并且十分坦然低叩问自己“为什么活?”这些问题。在这里作者开始了哲学思考。在一系列思辨之后,作者认识到了每一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的欢乐、悲伤及情趣,只有精彩地活下去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

在第7 小节写道,作者在地坛中开始探索永恒的价值。什么才是永恒的呢?自然中不断延续的生命是永恒的,外在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地活着,才能让有限的生命突破时间的界限,变成永恒。

上述每一处的描写都是作者对地坛所展现的世界的感悟。想象一下:一个身患重症、困于轮椅方寸之地的青年;一个经历百年变迁,破败凋零的建筑,他们在特定的时空中相遇了。青年在沉静无言的地坛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残酷,同时也在历史的变迁中看到了一种永恒的力量,那就是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惧时间的销蚀,也不惧外界力量的摧折,只是静静地、努力地生长着、延续着,最后超越了时间与空间。青年在地坛中见微知著,终于突破了身体上的局限、思想上的困境,看到了生命的意义,也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

三、结束语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这位伟大的作家对于母亲、对于生命的深深的思考与感叹的结晶,是一个饱经磨难的灵魂逐渐成熟蜕变的过程记录。如今,史铁生先生已经去世,但是《我与地坛》展现出的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与热爱,对伟大母爱的感叹与赞颂,对生命力量的感受与震撼,依然吸引着读者阅读、思考,而文字中真切的情感所形成的这种跨越时空与生死的力量,也是让作者从苦难中奋起的力量,而这也许就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

猜你喜欢

我与地坛史铁生小节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我与地坛》中的“超越”
《我与地坛》与人生的境遇
跨文化视角下的《我与地坛》之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