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2-02-23李翔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3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李翔

摘要: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成为当下国家和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方面之一。语文作为学习中的主要科目,在所有的学科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而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阅读教学。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时引领学生丰富自身的阅读技巧,逐渐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这不仅可以使學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感,对语文的整体学习很有帮助[1]。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一)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严格落实“新课标”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突破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中心[2]。在此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积极主动探索知识,不仅能够有效落实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形成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

(二)有益于学生成长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环节中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使其形成完善的自我思维与知识系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阅读理解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强化学生分析、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对其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本质上分析,阅读与写作有区别但是也有一定的联系。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中了解与掌握知识,除了获取阅读文本的内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与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3]。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三)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其中包含了人文素养、语言积累以及语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科学素养,提高自身全面发展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本内涵,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不断提升,对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从自读课文中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

自读课文在每个单元都有安排,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篇幅比较长,大多数都是小说当中节选的片段,对阅读量还不够丰富的初中学生来说,自读课文便成了训练学生提升阅读解题能力的“主阵地”。自读课文在问题设置上一般比较简单,基本不会出现要求学生概括每一段的大意或对其进行精细化解读等问题,这也恰恰符合了语文阅读题型的要求。

如李森祥笔下的《台阶》这篇自读课文,教材对每一个片段都有相应的问题展示。当然,长篇幅的叙述,对学生的阅读速度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带着问题迅速进入阅读解题的状态,同时还要根据“阅读提示”中给出的问题,在解决各部分问题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和小说主题。教师应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使其能准确解答阅读中出示的问题,提高学生阅读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综合素养。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同样如此。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4]。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独特新颖的方式将学生引入阅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其营造乐学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求知欲与阅读意识。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并使其将积累的知识转变为语文学习能力。如归纳总结习惯、读思结合习惯等,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也是顺利开展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兴趣,创造积极的学习气氛,才有利于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在给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时,要利用多媒体发挥图片、实物以及视频等的作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让其深刻感受到阅读活动中的乐趣。

(三)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使得阅读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完《桃花源记》这片文章后,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师可以开展分角色朗读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文章,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的理解文章传达出来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方式还会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将自身掌握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进行熟练的使用。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但是要想将阅读的效果发挥出来,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才能实现阅读的价值。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摘抄优美的句子、段落,亦或是一些名言警句,并要定期观看,不断地加深理解,长期坚持会让积累的句子内化于心,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借用积累的句子会让自己创作的文章品质变得更高,并且在不断的积累和理解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文学修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阅读材料内容,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必要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智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A1):41-42.

[2]许建磊.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J].语文天地,2020(35):67-68.

[3]王万治,王晓丽.浅论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课程教育研究,2020(49):77+79.

[4]刘艳丽.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J].新课程,2020(45):161.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