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2-02-23彭体燕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3期
关键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彭体燕

摘要:高中阶段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在高中阶段贯彻素质教育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高中数学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运算能力等,但是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使数学教学的真正作用无法体现出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发挥数学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对社会中的自然现象存在的好奇心。通过探究不断获取新知识,经过有效的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时,需要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着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科学的策略激发学生的潜力。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能获得有效的思考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让课堂氛围变得更活跃,在教学中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先准备直角梯形纸板,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演示创设教学情境。当直角梯形互相平行的一边放置在讲台进行转动时,让学生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的关系。而将直角腰放在桌面转动时,学生能直接观察到另一边与桌面不平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教室墙面与其他同学或教师为参考进行分析。通过这一情境的设置,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线面平行的重要因素,在学习情境中进行了有效的思考。教学中所有能够通过学生自己努力而实现的教学问题,都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自我探究寻找答案,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的激发非常重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提升教学效率,数学课堂也会因失去活力而缺乏生机,学生会缺乏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比较重要的。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产生足够的兴趣,才会自觉地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加高涨,会更加自主地进行思考,创新意识得以提升。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以此寻找创新因素,通过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学科的趣味性,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数学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有效把握数学知识,深入挖掘学科之美,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体现出来的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体会到思维之美和方法之美,并指引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地参与学习。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一些生活实例应用于数学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生活化内容导入课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比如,超市做促销活动,根据超市所给的折扣和标价,以及利润率分析商品的进价。通过这样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加喜欢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发散思维通常也被称为求异思维或扩散思维。一般情況下,学生在思考时思维呈现扩散的状态,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非常广阔,并呈现多维发散的状况。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以发散思维的形式呈现出来,发散思维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方式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拥有创新精神。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发散思维的培养更具优势。学生对于一些问题已经拥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学生产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去解决一些新奇的问题,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例如,学生学习了“分类计数原理”后,教师可设置以下教学情境:暑假有四位同学准备一起出去旅游,选择的旅游地点有三个,思考一下结论数字应该是多少?学生听到这一问题之后,非常积极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选择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探究,进而得到了多种结论。在此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通过作业创新,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作业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数学作业可以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相同的作业内容,学生在完成时也会出现许多问题。对于学优生来说,他们会感觉过于容易;对于学困生来说,会感到作业难度太大而无法完成。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练习作业。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巩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在设置作业过程中选择开放性和层次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一次函数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内容和例题设置层次化和多样性的作业练习。诸如一般函数取值问题,教材例题改编,函数与图像的有效结合等相关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让不同学习现状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从而巩固已学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拓展教学思路。在教学中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究学习。通过个性化的作业设置,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程志贵.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J].中华少年,2020(9):73.

[2]朱俊成.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9(11):63.

猜你喜欢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