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程提问模式的有效措施
2022-02-23富瑶
富瑶
摘要:高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课程紧、内容多,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较为死板的教学方式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既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很难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特别是对数学学科而言,只有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让静态的数学知识结合生动的生活实践变得动态起来,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将从高中数学课程模式发展的现状以及促进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程提问模式的有效措施、意义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程;提问模式;有效措施
教学模式作为课程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载体,新课改下各种现代化模式的层出不穷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的同时,也保证了教育事業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在“提问式教学”现代化教学模式具体化应用过程中,由于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问题数量和问题答案的准确性,再加之未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教学模式应用效率大打折扣,学生全面化发展由此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为改善当前整体教学现状,对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进行不断优化调整,现已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基于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就课程提问模式有效性运用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以便于在提高课堂整体效率的同时推动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一、高中数学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造成普通学校数学教学水平一般的原因有如下这三种:
其一,因为现在大多高等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形式过于单一,不够新颖,导致学生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打盹,提不起学习兴趣。此外,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比较老套,不肯花钱投资到教学设备的更新上,导致学生没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讲台下简单地记着笔记,教学方式太过于死板,不仅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造成很多学生只是在讲台下呆呆地看着老师,无法融入课堂教学,甚至有些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在数学课上睡觉,严重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其二,目前,仍有很多学校依然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倍感压力,尤其是对于高中学校来说,很多学生虽一心沉醉于学习当中,但学习方法过于死板,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降低了学习质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下降。
其三,现在的教育模式缺少针对学生的提问。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讲解,课上也不进行提问,不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学生只是盲目地进行学习,不知道如何记笔记,也不知道如何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不敢甚至不愿意在教师面前提出自己的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此外,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可能存在一些害怕心理,当教师进行提问时,学生只会低头,不敢面对教师的问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导致高中数学课程模式的低效性,使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有效发展。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程提问模式的意义
现在很多高中学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的讲解,课堂氛围过于枯燥,学生不仅不能够提高自己对于数学的兴趣,长此以往,也会让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为学生打造一套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提问模式,教师在为学生营造紧张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要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让学生积极享受其中。高中数学课程的提问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具备团队意识,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在提问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认真思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新性思维的探索活动中去。
三、促进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程提问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课堂提问环境
由于学生和教师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导致高中数学课堂模式的有效性有所降低。教师只知道一味地讲解知识,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所讲解的内容,是否掌握到正确的知识点,教师的角色变成了一位“解说家”,不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教师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更好的课堂提问环境。
例如,在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集合的概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对高中数学有陌生感,因此,教师可以在第一节课的时候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先问学生关于集合他们都有哪些了解,将集合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环境当中,促进高中数学课程模式的发展。
(二)提倡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组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现在很多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够很重视,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数学思考的能力。有的学生严重缺乏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向学生提出问题,而学生也只是呆板地听讲,在日常的学习中只知道依靠教师。而有的学生过于独立化,只是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使得思维能力严重下降。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思考能力的培养,倡导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例如,在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中,学生对几何问题可能不是很了解,空间感较差,不知道如何进行学习。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教师要多向学生提倡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了解,取长补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当然,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能够不断地进行探索,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进行情境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现在很多课堂都是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只是在讲台下跟着教师的步伐,简简单单地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太过于枯燥,而且降低了课堂的有效性,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所谓“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教师要打造出一套新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当中,激发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让自身能够更好地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打造出一个新颖的学习环境,在多媒体上教师可以运用音乐和符号的形式将知识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知识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创造一些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中,激发自己的学习情趣,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體将图形进行转换,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图形,随着多媒体图形的变化而进行思考,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的提升。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各式各样的平面展现出来,不但渲染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使课堂的学习模式更加有趣。当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平面的时候,可以一边向学生提出问题,一边进行讲解,再配上一些音乐的效果让学生放松,缓解数学课堂带给学生的压力,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课程提问模式的有效性。
四、结语
概括而言,新课改下为改善当前数学教育教学现状以及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革新教育理念外,同时还要合理化运用“提问式”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即通过合理化设置课堂问题,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由此为学生全面化发展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潘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A].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2020:4.
[2]倪生.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3):126.
[3]唐顺艳,徐海华,张建东.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略[J].新课程导学,2019,23(2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