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解析

2022-02-23张洪中

学习与科普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张洪中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依托于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有效地变革数学教学方法,科学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推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将数学内容直观而全面地呈现给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为进一步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内容的实际需求,行之有效地采用高效化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

一、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不够深入和精细

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说起着主导作用。若教师缺乏对思维导图的重视和认知,缺乏对思维导图的科学把握,自然影响和制约着这一教学方式的整体应用实效。当前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不够深入和高效。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思维导图学习是学生的自发行为,并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同时,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形式主义问题,盲目追求知识图谱的充实以及华丽的外在,缺乏对知识内在关联性的有效把控。还有部分教师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停留在总结概括的阶段,往往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完章节内容后,才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知识的总结以及概括,缺乏对思维导图形成过程的有效分析。特别是在一些教学重难点内容的呈现方面,缺乏必要的应用意识,这就使得思维导图难以发挥其应用实效,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质量。

(二)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知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优化学生的主体思维。但当前阶段,在思维导图的应用环节中,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知,没有将学生摆在学习的关键、中心位置,也没有给予学生必要且精细化的教学引导。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带领着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以及有效拓展补充,并未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没有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部分学生缺乏对思维导图的合理把关,也不会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以及复习等。可以说,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制约,部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主观意识没有得到有效地激发,必然会影响思维导图的整体应用实效,也难以真正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初中数学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同时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教师有必要精准而全面地应用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应用环节中,教师应采用高效化的应用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思维导图的应用实效。

(一)积极转变思维观念,形成知识结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且高效化地应用思维导图,应该率先转变教师的思维观念以及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转变以及创新教学思路,积极变革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采用高效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效。特别是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更要保持它的前瞻性。所谓前瞻性,就是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自主预习阶段就尝试绘制思维导图,以形象直观的图谱来把握不同的知识内容。教师则有必要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并借助思维导图调动内在的知识体系,将新旧知识点有效关联起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开展数学思考以及探究。另一方面,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形成完整且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不断夯实自身的数学素养以及整体认知,切实且高效化地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实效。教师既可以将章节内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以及巩固学习,也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等来自行建构思维导图,尝試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以及针对性的难点、薄弱区域等全面呈现出来,以此来形成完整而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精准把握关键词

在初中数学思维导图的应用实践中,学生才是关键性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且全面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予学生科学、正确的教学引导以及示范,鼓励以及指导学生精准把握关键词汇,并且借助这些关键词汇来进行知识图谱的高效化绘制。一方面,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在函数教学中可以创设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关键词,并指导学生来回答关键词所关联的函数概念、知识或者相关的公式等,通过这样高效化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堂合作,保障思维导图的应用实效,全面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另-方面,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教师还应该有效把握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可以说,不同数学素养的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存在不同的强弱方向。如果教师采用统-化的教学进度或者教学步骤,必然会影响某-部分学生的高效学习。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任务情境,鼓励以及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来自行构建思维导图。待学生完成好思维导图的建构工作后,教师再进行集中化的课堂展示。通过这样一种高效且互动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知识共享,从而查漏补缺,相互促进及提升,这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思维能力。

(三)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全面创新以及高效整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说,优质且系统化的课程内容是思维导图的整体骨架。如果缺失优质的课程内容,或者课程内容相对陈旧单一,那么思维导图的核心价值自然无法体现出来。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识素养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全面创新以及高度整合。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且高效化的教学方法。为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思维导图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魏德海.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方法分析——以初中“图形平移与旋转”单元设计为例[J].学周刊,2021(33):155-156.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