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应用于慢性皮肤窦道的临床观察

2022-02-22余祖改高娅孟庆南周健郭鹏飞崔正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窦道换药肝素

余祖改 高娅 孟庆南 周健 郭鹏飞 崔正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郑州450052)

随着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自体PRP 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如骨科、整形美容、眼科等方向。有研究发现自体PRP 凝胶对肉芽的生长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这种凝胶释放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刺激细胞增殖和分化,封闭伤口,加速止血,修复受损组织。已经有研究表明自体PRP 应用于创面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国内也有相关研究发现[1]PRP 能促进窦道的生长,而本研究进一步发现自体PRP 对促进窦道创面的愈合有着显著的效果。常规换药的治疗方法,住院周期长,花费也高,病人的痛苦也大。而使用自体PRP后不仅能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而且能大大缩短窦道创面愈合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了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60 例窦道创面的患者,其中男34 例,女26例,年龄15~64岁;创面类别:压疮治疗后形成的窦道23 例,外伤术后形成的窦道18 例,静脉性溃疡治疗后形成的窦道13 例,重度烧伤治疗后残余创面形成的窦道6 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每个患者窦道都经过至少4 周的常规换药效果不明显;(2)所有窦道均不见脓性渗出;(3)窦道创面无明显坏死组织;(4)所有患者均经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入组前正在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治疗;(2)患有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营养不良或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3)患有任何形式的凝血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

1.3.1 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制备根据窦道的大小用5 mL 肝素锂管抽取适量的血液(30 mL 或40 mL),一般采集的部位为肘正中静脉:(1)将肝素锂管置入离心机中进行第一遍离心,离心力400 ×g,离心时间10 min;(2)离心后肝素锂管内血液分为三层,最上层呈淡黄色为血清,最下层红色为红细胞,中间白色薄薄一层为PRP 层。用特制的针头去除适量底层红细胞;(3)再次将去除红细胞后的肝素锂管放入离心机中离心,离心力800 ×g,离心时间10 min;(4)离心后肝素锂管内血液再次分为三层,最上层呈淡黄色为血清,最底下红色为红细胞,用特制针头去除适量上层血清;(5)将去除血清后的血液轻轻摇晃使其混合均匀置入灭菌后的弯盘里,将3 或4 支(具体根据抽取的血液量)凝血酶配2 mL 0.9%氯化钠均匀注入弯盘的PRP 里,静置5 min 后得到富含血小板血浆[2]。

1.3.2 窦道的处理将窦道用碘伏消毒后,然后用无菌盐水清洗干净,用镊子搔刮窦道至轻微渗血。实验组处理(PRP 组):用注射器将制作好的PRP 凝胶注入窦道中,再用新型敷料美皮康银(保赫曼)覆盖窦道口,最后外层用透明薄膜完全封闭;间隔7 d 后打开,记录窦道愈合情况,窦道未愈合者再次行PRP 注射,即重复上述过程操作一次,7 d 为一个治疗周期,直至窦道完全愈合。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引流,外层无菌纱布包扎固定,隔一天换药1 次,7 d 左右记录一次创面愈合情况,直至创面完全愈合。

1.4 评价指标

1.4.1 创面愈合率在每次换药后使用镊子探查窦道的深度,再用无菌标尺进行测量,每次评估有一名高级职称医师进行操作。以创面完全上皮化作为完全愈合的标志,收集首次治疗后7、14、21 和28 d 窦道深度数据,计算窦道的愈合率。窦道的愈合率=(原始深度⁃未愈合深度)÷原始深度×100%

1.4.2 换药次数制备自体PRP 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操作,分别在7、14、21、28 d,统计两组患者换药次数。

1.4.3 窦道治疗的感染率分别在初次处理前,再开始治疗前及第7 天换药时取两组患者窦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统计阳性率。

1.5 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感染率使用Fisher 精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率患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见表1。第一次换药后7、14、21 和28 d,自体PRP 组患者窦道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换药组,并且在换药两次后自体PRP 组窦道愈合率达到93%(P< 0.05),见表2。

表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Tab.1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basic patient information 例

表2 两组窦道患者换药后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Tab.2 Wound healing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sinus patients at each time point after dressing change %

2.2 换药次数在7、14、21、28 d 时自体PRP 组患者换药次数分别为1 次、2 次、3 次、4 次(28 d 后所有患者痊愈),常规换药组换药次数分别为3 次、6 次、9 次、12 次,可以表明,自体PRP 组患者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常规换药组。

2.3 窦道治疗的感染率对两组数据使用Fisher精确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发现在治疗的第7 天时,PRP 组感染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换药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感染率Tab.3 Infection rate after treatment in 2 groups

2.4 典型图片见图1。

图1 典型图片Fig.1 Typical picture

3 讨论

慢性皮肤窦道创面在临床较为常见,由于其创面内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低氧环境、老化的肉芽覆盖以及反复感染的情况,使得治疗的难度增加。目前对于这种慢性皮肤窦道的普遍的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常规的换药治疗,这种方式治疗周期长,创面会反复感染;二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其治疗方式优点是通过持续的引流降低炎症反应及细菌的滋生,使得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缺点就是花费较高,同时对于细长较深、骨外露以及肌腱外露的窦道不大适用;三是手术治疗,彻底的清创,然后局部皮瓣覆盖,能显著缩短窦道愈合时间,缺点就是对患者二次伤害较大,花费更高[3-4]。

PRP 对创面愈合的影响主要归因于其释放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包括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分子储存在血小板中,可以促进血管生成,调节细胞外基质,加速细胞的募集、增殖和分化。除了生长因子外,PRP 还包含许多重要的蛋白,如纤维蛋白,这些蛋白可能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重塑,为组织再生提供支架,并控制生长因子从血小板的稳态释放。此外,PRP 在激活时含有多种抗菌蛋白。体外研究表明,PRP 对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等具有特异性抗菌活性。PRP 的抗菌作用在使用后能立即显现。近年来,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MIP)⁃1α、MIP⁃1β、IL⁃4、IL⁃10 和IL⁃13 等细胞因子对白细胞在免疫调节、抗感染和抗炎症中的作用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此外,白细胞可能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参与血管生成过程。这种作用机制使得PRP 在应用关于窦道创面的中不仅能够达到填塞空腔的效果,而且也会促进上皮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2,5]。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与常规换药进行比较,证实了PRP 凝胶在治疗慢性皮肤窦道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PRP 治疗的优点在于:(1)能显著缩短慢性窦道的治愈时间;(2)制备的PRP 来自自身,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3)因PRP 自身具有抗感染的效果,慢性窦道只要没有明显的坏死组织覆盖以及脓性分泌物,就能直接用PRP 进行治疗,不会出现感染加重的情况;(4)制备PRP 的操作简单;(5)能减少换药次数,从而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痛苦[6]。

与此同时,PRP 也有一些自身的不足,不仅制备方式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时对于一些复杂潜行慢性窦道不适用。但笔者认为PRP 应用于慢性窦道创面效果确切,成本较低,适合在医院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窦道换药肝素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结核性窦道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置管方式的改良及护理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新型敷料治疗慢性窦道的临床效果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慢性窦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