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党课"文化现象对音乐专业院校演出艺术实践活动的启示

2022-02-21李北

乐器 2022年2期
关键词:艺术实践

李北

摘要:“音乐党课”已发展成为以红色音乐文化为主题的演出艺术活动的总称。“音乐党课”文化现象对音乐专业院校演出艺术实践活动在传承红色基因、满足不同群体需要、演绎方式灵活多样以及人才储备培养方面给出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音乐党课  红色音乐文化  音乐专业院校  艺术实践

借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东风,“音乐党课”已形成遍地开花的格局形式,各地各单位纷纷以不同的音乐形式,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展“音乐党课”,以音乐文化的艺术实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一、历史分析

(一)缘起

文化现象是人们头脑中文化抽象概念的一种外化体现。文化渗透在包括教育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与文化相关的各种人类活动行为都可看作是文化现象。音乐是文化的一个种类,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人类传播思想、开展教育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音乐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文化概念在音乐领域的集中体现。2003年,从韦芸的《从新型党课想到抗战时期阳春的音乐活动》①一文开始,“音乐党课”思想初见端倪,该文从广东省直机关系列党课“中国先进文化专题讲座——冼星海与黄河”联系阐述到阳春地区抗战时期的音乐活动在抗日救亡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音乐党课”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见诸于崔润东等发表于2012年的论文《“音乐党课”: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学习教育形式新探索》②,文中将“音乐党课”的内容阐释为中共党史、基本知识及路线方针政策与音乐艺术的有机结合,将“音乐党课”的形式定义为理论宣讲与音乐欣赏共同组成的党课教育活动。这一时期,“音乐党课”的受众群体主要为党员,以播放音乐视频资料为主要表演形式。

(二)发展

以党校和高校为主要力量,对“音乐党课”的新形式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杨奕静的《红色经典音乐与大学生党课教育相结合的实践》③,杨丹等的《高校党课教育创新研究——让音乐教育走进党课课堂》④,刘琼昵的《论“音乐党课”在党校教学中的魅力》⑤等文分别从音乐艺术引入高校党课和党校教学的重要意义、促进作用,以及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和论述,积极推动了“音乐党课”文化现象的向前发展。这一时期,“音乐党课”的受众人群以党员群体和高校师生为主,表演形式不断丰富创新,产生了微党课、音乐情景党课等新形式。

(三)高潮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音乐党课”进入发展高潮,规模大、范围广的文化现象已然形成。2020年10月,上海音乐学院获批2020年国家社会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该项目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为首席专家,共有全国十几个单位的39位专家学者参研,是党史界与音乐界共有的学术性、实用性较强的智库型研究。2021年5月,教育部发起“音乐党史”全国性大型党史学习活动,该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牵头,十一大专业音乐学院为主要区域牵头高校,走进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的11个省及直辖市的学校、社区、乡村、军营、企业等进行巡演,共有114所音乐类院校及综合类大学参加,是近年来高校参加数量最多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之一。这一阶段,“音乐党课”的受众群体拓展至全社会,表演形式也发展成为传统的合奏合唱、重奏重唱等现场表演,以及快闪、直播、云合作、云展演等现代灵活演出手段相结合的多元形式。

时至今日,“音乐党课”已发展成为以红色音乐文化为主题的演出艺术活动的总称。各地纷纷涌现了大批以红色音乐文化为主题的“音乐党课”文化现象。专业音乐学院在“音乐党课”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演出艺术实践活动是专业音乐学院参与“音乐党课”的重要手段。

二、重要启示

(一)注重“音乐党课”红色基因的传承

“音乐党课”文化现象是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具体表现。红色音乐是信仰和价值观的历史承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追求真理的历史见证。天津是在中国革命史以及四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名城,施光南等一大批音乐家创作的大量音乐经典作品是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历史见证。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是广大音乐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二)满足“音乐党课”不同群体的需求

新时代党课应进一步优化教育内容的供给和教育目的的柔性传播,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对“音乐党课”的多元化诉求和多样化期待,在现场宣讲与音乐艺术的有机结合方面深入研究、大胆创新,避免照本宣科式讲解和机械化播放音视频文件。音乐专業院校应继续发挥自身在音乐表演艺术方面的专业优势,不断追求新颖灵活的表演方式,使演出艺术实践活动切实贴合党史宣讲,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设计演出艺术实践活动内容,不断增强现场交流性与互动性,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提升“音乐党课”群众参与度,真正将“音乐党课”变成引领先进文化的、富于教育意义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

(三)演绎“音乐党课”的形式灵活多样

现场聆听仍是人们欣赏音乐专业院校演出艺术实践活动的主流方式,同海报、节目单、宣传册等平面媒介以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网站一起占据音乐专业院校演出艺术实践活动传播渠道的半壁江山。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以及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社交应用软件、短视频平台、融媒体发展势头迅猛,直播、云合奏等新兴传播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所接受,它们同传统传播媒介一道,构成音乐专业院校演出艺术实践活动的多元化传播渠道。此外,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和传统欣赏方式的制约,“音乐党课”不断创新,寻找更便捷灵活的传播方式,打破传统欣赏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涌现出中央音乐学院微党课、“延安5.23音乐节”,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情景党课,天津音乐学院“云奏响-我爱你,中国”“同唱红歌经典,献礼建党百年”音乐快闪活动等典型事例。

(四)重视“音乐党课”师资及演艺人才的培养

“音乐党课”文化现象对音乐专业院校师资及表演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高度重视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党的理论思想指导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其次,要重视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水平的提高,高超的专业技巧是高水平艺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载体。此外,还需重视艺术管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保障“音乐党课”的顺利开展提供后备力量。再次,要重视编曲和创作师资和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为“音乐党课”内容不断创新创造必要条件,良性有序、可持续性发展地传承红色音乐文化基因。

三、具体体现

作为全国十一大独立音乐学院之一,近年来,天津音乐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演出艺术实践活动,形成了“音乐党课”文化现象的演出艺术实践群。

(一)深挖“音乐党课”红色演艺资源

天津音乐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独立音乐学院的专业优势,深入发掘红色演艺资源,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2021年5月,天津音乐学院现代系师生在洇溜镇敦庄子村和下营镇刘庄子村进行“同唱一首歌,永远跟党走”文艺展演,送红色文艺下乡,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历时三个月的精心筹备,5月28日,“音乐党课——从嘉兴南湖到海河之滨”活动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活动将党史宣讲与音乐表演相融合,将课程思政与艺术实践相结合,选取改编了《南湖的船,党的摇篮》《回延安》《游击队歌》《快乐的女战士》《庆丰收》《红旗颂》《我和我的祖国》《唱支新歌给党听》等八首党史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音乐作品,配合党史视频理论宣讲,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美育教育的优势,形成演员、讲解人以及听众间的思政联动,切实做到“铸魂育人”,反响强烈。同年9月,由副院长王宏伟领衔,天津音乐学院“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天津市蓟州区官庄镇,为农民群众送上一台“学史力行,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红色文艺演出,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二)注重“音乐党课”演艺力量储备

2012年,天津音乐学院成立大学生志愿者艺术团,将文艺志愿服务的开展常态化。自成立以来,天津音乐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艺术团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超6000小时,多次下基层、进乡村、入社区开展慰问演出、艺术辅导等志愿服务。2016年,由校演艺中心牵头,选取各系优秀学生,与青年教师一道,组建“天音室内乐团”,先后走进南开大学、天津市第五中学、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大中小学,开展“我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红色音乐主题演出艺术实践活动。多年来,天津音乐学院高度重视红色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将红色音乐演出艺术实践活动打造成为“第二课堂”,使演出艺术实践持续发挥课堂延伸的作用,在实践中检验高等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参加红色音乐演出艺术实践活动的同学们,在音乐表演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是“音乐党课”文化现象的受众者,也是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在红色音乐演出艺术实践活动中达到舞台表演技巧和自身政治素养的双重提升。

(三)完善“音乐党课”演艺保障机制

2010年,经过长期调研论证,天津音乐学院成立演艺中心,负责整合全院演艺资源,组织协调保障演出艺术实践活动,为师生搭建演艺实践平台。演艺中心先后制定出台了《天津音乐学院校外演出纪律守则》等演出管理办法;制定了《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奏厅使用管理办法》《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奏厅安全责任书》等演出艺术实践场地使用管理规定,规范化管理演出艺术实践活动,使演出艺术实践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以思政教师、辅导员为主,成立“音乐党课”宣讲团队;以作曲系为主,组织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成立红色音乐文化编创团队;以艺术管理系、音乐学系为主,成立演出艺术实践保障及宣传团队,确保“音乐党课”等红色音乐主题演出艺术实践活动有序进行,良性发展。

结语

音乐专业院校应高度重视“音乐党课”文化现象,与教育教学和演出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真正发挥音乐艺术红色文化载体的作用,用音乐专业院校演出艺术实践活动为“音乐党课”服务,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先进文化。

注释:

①韦芸:从新型党课想到抗战时期阳春的音乐活动,广东党史,2003(1),49-50

②崔润东、牛巨龙、马云启:“音乐党课”: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学习教育形式新探索,高等农业教育,2012(7),33-35

③杨奕静:红色经典音乐与大学生党课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继续教育研究,2009(4),59-60

④杨丹、贾溢华:高校党课教育创新研究——让音乐教育走进党课课堂,才智,2014(14),117

⑤刘琼昵:论“音乐党课”在党校教学中的魅力,农家参谋,2018(18),150

参考文献:

[1]崔润东,牛巨龙,马云启.“音乐党课”: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学习教育形式新探索[J]. 高等农业教育,2012(7):33-35.

[2]馮磊.红色音乐融入党课教学的创新性探索——基于上海音乐学院的文化传承和党课实践[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0(5):48-52.

[3]刘杰,陈文革.“音乐党课”文化现象及其理论意蕴:基于音乐伦理维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15-120.

猜你喜欢

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走进校园的重要性
中提琴实用性演奏员培养模式探究
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贫困生隐形德育教育问题研究
课外实践对提高音乐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大学生舞蹈专业艺术实践教育的设置及意义分析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论艺术实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
论舞蹈教育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艺术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