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2022-02-18李仕洪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四中学563127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方式物理

李仕洪(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四中学 56312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更新,以符合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学不能再只是满足于传授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实验,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这样的现实,教师就需要从物理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基本要求外,还需要完成对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思想是陶行知先生的核心教育理念,他认为人的价值是社会形态当中的核心与最终价值。这样的物理教学活动能够更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系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构建体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物理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等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核心素养是现阶段物理课程教学当中的重要科学思维,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物理知识,且需要教师对其引起足够重视,将其纳入物理学科的重点任务。

二、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

1.引入生活原型

生活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场景。课堂中引入生活原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联系,利用生活知识更轻松理解物理知识,也能够更好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比如,在平抛运动知识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学生儿时热衷的“套圈儿”视频,并向学生介绍:“这个游戏,同学们在小时候肯定都玩过,至少都看过。用十元钱就能够换五个圈,老师手里有一个小猫玩具和几个圈,咱们再来重温一下这个游戏吧!”然后,教师将玩具放在五米远的位置,学生对童年的快乐记忆一下就被调动起来,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刚才同学们重温了儿时的游戏,有哪位学生知道圆圈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不是直线,因为我看到开始的高度最高,后来斜着向下运动。”也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可能是曲线,我看到的并不是直线运动。”等学生回答结束,教师可和学生一起分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圆圈在扔出后将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学生在经过思考后,会回答出受到重力作用以及圆圈斜向上的运动方向。经过师生的共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这种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抛出,且在空中仅仅受到重力作用的运动称作平抛运动。通过生活原型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运动逐步建立该类平抛运动模型和类平抛运动模型,并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2.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大量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浅显易懂的视频观摩物理实验的全过程,既帮助学生了解了实验的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等内容,又帮助教师节省了教学时间。比如,在《圆周运动》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使用几何画板讲解角速度与线速度。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时钟的图片,并向学生询问:“请观察一下秒针的针头,想一下它具有哪一种运动轨迹?”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后发现,秒针呈现圆形的运动轨迹。此时,教师则可以继续深入进行提问:“在物理知识当中,这种运动轨迹是圆形的运动就称作圆周运动,大家可以再观察一下,这几根针哪根针运动最快、哪根针运动最慢呢?”学生回答:“时针运动最慢、秒针运动最快。”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很多时候,我们是以语言的方式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物理学习中如何对圆周运动快慢进行描述呢?现在我们在几何画板中观察秒针的针尖,观察其速度方向变化与位移变化情况,并判断一下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认识线速度与角速度。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把原本枯燥的描述转变为直观的“动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模型。

3.丰富实验情境

实验是物理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实验方式的应用,能够向学生展现物理知识,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现在的物理教材更加注重物理实验。以“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为例。教师可以安排下面的几个实验:第一,在平衡摩擦力的木板上静止放置小车,安排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同时吹小车,相等的时间比较两个小车在启动时速度差异;第二,改变实验,在木板上静止放置小车,并安排两名学生同样吹小车,保证在行车后能够具有一样的启动速度,观察时间的差异;第三,升级实验,再次安排两名学生,以随机的方式在车辆上放置钩码,在吹小车后,比较车辆在相等时间启动时速度的变化。

4.丰富教学背景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物理知识教学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方式掌握知识要点,还需要通过课内外学习掌握与知识点相关的背景知识,利用物理历史知识的正向作用,在学生了解物理知识背景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万有引力”教学为例。让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学习的主要任务。在引导学生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教师可以穿插讲述和万有引力有关的故事,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课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等,丰富与之相关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明白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是在总结前人基础上提出的,从而理解总结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牛顿、哥白尼、伽利略等照片,向学生讲述17世纪中叶很多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在经过长时间观察后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但在这一段时间内,他们并没有掌握这个规律,也没有人想到天体运动也与地面物体运动是有联系的。而牛顿在这些伟大科学家研究观察的基础上,将地面运动规律应用在了天体运动中,发现并确定了万有引力定律,为天体动力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果时间充裕,教师还可以将不同科学家的发现与成果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定律发现在现实中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从而形成对这些科学家的敬慕之情。在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知识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进而为提升自身物理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三、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际教学中,教师始终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方式物理
只因是物理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