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在家校共育中的融合策略探析

2022-02-18张丽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20012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初中生

张丽(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 200120)

生命教育是初中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生命意识和生命信念,让学生能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提高生命责任。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在生命教育课程中重点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将学生与生活、社会实际相联系,直面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但是,当前生命教育还未引起很多初中学校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与方式落后,与家长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家校共育无法取得较好成效。因此,学校要与家长加强配合与协作,逐步拓宽对初中生的生命教育途径,引导学生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与内涵,从而提高生命教育工作效果。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影响与传统观念干扰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命教育。对初中生的情感、心灵以及个性来说,无法及时获得开解与引导,导致学生长大后不能理性对待生死,对生命存在意义与价值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由此可见,加强生命教育意义重大。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仅要在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上找到原因,更应该分析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是否缺位,应该重视引导孩子珍爱和善待生命。此外,学业压力过重也是很多初中生选择自杀的原因,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冲突,对初中生造成自尊感强烈受挫等。其实初中生的生命教育并非学校单方面的事,也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不可缺其一,通过有效的家校共育,能够提高生命教育成效,对初中生的健康安全成长至关重要。

二、家校共育在生命教育中的融合策略

1.转变家长观念,关注引导教育

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在家庭教育中不能一味强调说教,应该循序渐进地为孩子提供引导,保持良好亲子关系,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人成长的起点,对初中生的生命教育也密切相关,现在有很多初中生对生命比较漠视,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不到位,甚至部分学生本身就处在“问题家庭”中。家长们只关心孩子的智育,对孩子管教非常严厉,未能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从而反映出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是主体,而父母扮演监护人,在家庭教育内容与形式上都要体现科学性,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教。一方面,父母要发挥榜样作用。在家庭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父母都需要表现出乐观的人生态度,以积极行动应对各种磨难,在言传身教中让孩子懂得要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及他人。另一方面,父母应该主动与孩子改善关系,提高对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针对孩子出现的各种不良表现及时纠正,如缺乏忍耐性、容忍度以及抗挫折能力等。家长要利用各种励志故事、孕育生命等素材,引导孩子逐步懂得生命的可贵之处,并通过各种方法教育孩子,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才有积极的人生。此外,对学校德育工作教师来说,也应该积极通过班级微信群开设生命教育聊天室,家长在聊天室中可以结合自身困惑或收获畅谈想法,并了解其他家长的观点,这样他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与认同也能逐步增强。

2.注重家校联系,提供心理辅导

每个初中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为了让他们能够尊重生命,家长应该先尊重孩子,关爱孩子成长,满足其独立和个性等需求。在长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情商发展缺乏关注,若是调整不及时,可能会带来悲剧后果。对学校与家长来说,都应该提高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积极的家校联系,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获得心理辅导。第一,家长不能过于娇宠和溺爱孩子,要保持健康心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良好氛围。第二,家长应该主动与孩子谈心,为双方心灵沟通创造条件,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结合孩子心中想法与困惑提供疏导。第三,重视青春期教育,结合孩子生理发展特点,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批评,能够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带去生命教育。家长只有时刻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积极提供指导,让孩子有渠道发泄内心的委屈与气愤,才能避免走上极端的道路。

3.推动家校合作,提高教育效果

为了让家校共育能够保持一致,应该注重维持良好的家校关系,这要求在原则问题上形成共识。双方在发展尊重意识、信任意识、锻炼意识、适应意识以及发展意识的基础上,做到求同存异,在大方向上有准确把控。初中教师要与家长相互尊重,很多时候不能因为家长的故意挑刺而针锋相对,尽量改善双方关系,共同教育与管理孩子,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在生命教育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家长不适应、不理解和担忧的问题,学校应该注重教育形式的创新,通过实际效果消除家长顾虑。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生命教育绘本,或者是参与到学校各种主题开放日中,让家长能够对生命教育重要性有正确认识。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空间”“班级通知”“案例课分享”“班级风采”等方式,在生命教育工作中实现双管齐下,让初中生形成科学、理性的生死观念。

4.开展实际活动,增强生命体验

学校也要提高对初中生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能只是停留于课堂教育上,应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增强对生命的感悟。学校要履行对初中生生命教育的职责,不仅在课程中增加安全教育内容,也要不断拓展生命教育范围,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也要时刻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在行为规范教育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将生命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生命,达到尊重生命的目的,掌握各种有效的生存技能,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以“知识守护生命、素质拓展生命、服务提升生命”等主题教育活动,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在生命安全、生命健康教育、远离毒品等活动中,帮助初中生运用知识守护生命。

三、结语

随着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只有保证家庭教育的细致性、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才能引导初中生逐步适应当前社会,对生命有更多的尊重与理解,也能主动守护自己的生命。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初中生对生命的感悟,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能够在家长与学校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各种实践,寻找自我生命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