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小学生深入古诗意境的方法

2022-02-18王丽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大姜小学255314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诗词

王丽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大姜小学 255314)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内容,更加重视国学传承。因此,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古诗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古诗,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引导学生品味用词,感悟诗人思想意境

把握古诗诗意首先要理解古诗中的难点字词,但由于古诗的语言凝练,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性,小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所以,为了感悟作者情感思想和把握古诗诗意,需要品味古诗用词,理解难点字词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字词进行分类,给学生讲解难点字词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字词意思,然后再诵读古诗保证学生理解古诗意境和作者情感思想。通常学生难以理解的字词可以分成四种:通假字、词类活用、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如《山行》这首古诗,可以发现很多词义不同的字词,“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中的“坐”这个字,生活中是“坐着、坐下”的意思,但是在这里却是“因为”之意;《泊船瓜洲》这首古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中的“绿”是一个动词,是“吹绿”的意思,而非常说的“颜色”之意的形容词;《示儿》这首古诗中“死去元年万事空”这句话中的“元”这个字在这里是一个通假字,通“原”。在诵读这些重点字词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语调和感情,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来,从而进一步展现故事的意境。

二、重视诗词朗读教学,读中意境熏陶感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而深入诗词意境也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诗词里的情感,从而达到深入意境而得到熏陶感悟的目标。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正所谓“七分诗三分读”,尤其在诗词教学中,朗读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感情地吟诵古诗,感悟古诗蕴含的情感思想,挖掘古诗情感价值,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实现古诗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以,需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让学生接受情感熏陶,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色彩,展示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同时,要做好引导者与组织者,注重营造浓厚的诗词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爱上诗词。例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可以首先给学生介绍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其次指导学生朗读诗词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精读,深入体会诗人心中的悲怆和遗憾之情,最后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作者的悲壮情怀。通过以上阅读指导基本奠定了整首诗词的基调,之后就可以通过精读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感受诗人的忧虑之心,从而获得鼓舞和感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诗画结合触摸古诗,融入古诗意境之中

自古就有诗画不分家的说法,画是有形的诗,诗是有形的画。古诗是诗人看到某些景物和场景时有感而发之作,在文字语言上给人色彩明丽、构思精巧之感。虽然语言精练但是意蕴深远。所以,古诗学习是和绘画相通的,要借助诗画触摸古诗,深入古诗意境,体会古诗意境之美。例如,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诗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可以感知、可以联系的形象直观的画面,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一句,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景象,最后引导学生记住这种感受,将其带入诗句诵读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动手画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还能接受美的熏陶,实现情感的升华。另外,还可以组织进行情境表演,将诗词中的画面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调动已存在的知识建构,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想象力的创造下进行动态还原,把场面和声音表现出来,体会诗词意境之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古诗中的语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之中,走进诗人内心世界,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思想。

四、抓住古诗留白之处,感悟古诗意境之美

古诗中诗人表达情感和意愿有时候会体现在字面意义上,但更多的时候诗人为了表现艺术张力,渲染古诗意境,通常会留下许多“意指”和“暗指”空间,这就是常说的“留白”。为了把握古诗的思想含义,感悟古诗意境之美,要抓住古诗“留白”之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想象和假设,将这块“空白”进行“还原”和“补白”,从而对古诗意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古诗学习质量。

1.填补意义

金开成先生说过,学习诗词最重要的就是“想”,敢“想”,能“想”,古诗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是借助意象,意象之间的跳脱就会产生意义真空,填补这块“意义”就是理解意象。感悟意境的关键,依靠的就是一个字“想”。例如,在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时,可以发现古诗中一共问答了三次,但是诗人仅用四句话就完成了六句话才能描述的过程,古诗描写的画面发生了多次跳转,意象之间也进行了多次切换,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补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联想童子和诗人之间的问答过程,将问答诗句补充完整,然后和原文诗句进行对比,随即学生就会发现虽然诗句完整,但是给人的感觉却繁复冗长,没有把宁静空远意境之美展现出来。

2.还原情感

古诗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外乎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所以,在阅读古诗时一定要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以及古诗写作的背景。这样才能站在诗人的角度,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思想,感悟古诗意境之美。例如,在学习《杂诗三首·其二》这首古诗时,很多学生在学习“寒梅著花未”这句话时只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不深入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诗人前面的铺垫难道只是要了解梅花有没有盛开吗?那“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些诗句又有什么意义呢?联系古诗的写作背景,学生才明白原来诗人是在借物抒情,借助窗前梅花表达对窗前人的关心和思念,从而对古诗意境之美有了一个全新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总之,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把握古诗特点,引导学生拓宽审美的视野,揣摩古诗的情感,强化对古诗意境的认识和理解,让古诗学习成为一个发现美和吸收美的过程,体会诗词学习带来的乐趣,最终让学生获得个性化学习和审美体验,在古诗中得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拟古诗”之我见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