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2022-02-18孟淑敏山东省沂源县南麻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2561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语文

孟淑敏(山东省沂源县南麻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25610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德育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语文教学要立足德育内涵的挖掘,带领学生体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实现认知的升华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一、深入解读时代背景,挖掘教材德育价值

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很少关注作品以及作者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一些历史类课文,学生学习了解更多的是文章内容本身,没有深入挖掘课文背后隐含的思想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以及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可以挖掘教材德育价值,同时,还能锻炼学生挖掘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阅历有限,知识储备量也不足,很多学生对“租界”比较陌生,所以,看到周恩来对国人在租界饱受洋人欺辱因不了解而心生疑惑。为了帮助学生解开疑惑,教师收集了许多资料,让学生了解租界内的各国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和特权,“租界”的存在恰恰说明了当时祖国的弱小,证明了落后就会挨打的真理。这样,不仅解答了学生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在心底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种子。

二、积极营造德育氛围,促进德育有效渗透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带入特定德育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和道德启发,让学生处于情感激荡和心海起伏的状态中,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时,要引导学生分析“陶罐”代表了美丽者的形象,包括礼貌待人、温文尔雅、文明礼让和谦逊有礼等,“铁罐”则代表了丑陋者的形象,包括不可一世、小人得志和外表光鲜等,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理解“陶罐”代表的人物形象所具有的美好特征,引导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可在学习前给学生播放一段《弟子规》的录音片段,通过伴奏音乐营造柔和文雅以及舒缓清新的氛围,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学生一边听《弟子规》的录音一边回忆往事,对礼让、谦虚谨慎和文明礼貌这些优秀品质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学生处于心理精神和思想意识高度统一的状态,认知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实现了德育和课文内容教学相互统一的目的。

三、利用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德育渗透

阅读教学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包含了丰富的德育观念和人文内涵,通过阅读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要借助阅读教学开展德育工作,结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实际特点设计德育方案,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行,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感悟,把握文章内容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实质,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难点知识,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意境的认知和理解。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要带领学生分析文章里的德育内容,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文章时,父亲对作者的那段话具有很强的德育教育意义。为此,要带领学生深度解析这段话,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另外,在语文教材中还隐含着许多不易发现的德育元素,要仔细剖析文本内容并找到这些隐性的德育元素。例如,在学习《观潮》这篇文章时,作者通过描写壮阔的钱塘江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描写自然景色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四、通过开展写作教学,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围绕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动力。同时,写作主题也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体验写作带来的乐趣,帮助学生形成写作思维的意识,提升写作能力。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渗透德育思想,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和道德品质。例如,《父爱之舟》和《慈母情深》向读者描绘了父爱和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还要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父母对孩子无私的奉献和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还可以通过收集一些父母照顾孩子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带领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回忆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场景,如父亲为了全家的生活辛勤劳作等,这些直观的画面会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内心,起到了德育教育的效果。最后,再以“感恩”为主题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将自己对父母要说的话勇敢地讲出来,既丰富了文章的情感思想,同时又起到了感恩教育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情。此外,德育在写作教学的有效渗透不仅可以丰富写作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还能提高写作教学的感情色彩,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以及感知能力的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五、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德育仅靠课内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育实际情况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将德育贯穿于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实现语文德育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节课时,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和母亲的对话内容,随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段话中哪个字带给自己最深的感触,为什么?课后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向自己的父母表达感恩之情,让父母感受到来自孩子的爱。可以对父母说一段话,也可以为父母做一件事,如洗洗衣服,揉揉肩膀,做做家务等,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主题思想,对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过程要坚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确立正确的育人策略,优化教学形式,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思想与“剑”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