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 合理创设情境——谈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2022-02-17卞真红

科学咨询 2022年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卞真红

(肥西县肥光小学 安徽肥西 231200)

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着突出的抽象性特点,而小学生在认知方面又具备一种强烈的直观性与形象性特点,所以在其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就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对广大数学教师而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如何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能够学好数学,情境教学便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在该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从所提出的任务或具体的问题着手,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性活动,并加之自身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升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实践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去进行情境创设提出了自己几点浅显看法,以供参考。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探析

(一)情境创设要切实符合生活实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需要注重的一大要点就是要保证其能够切实符合生活实际。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小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积累,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基本上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学生所具备的这种生活化体验转移到数学教学中来,以此来对学生的数学深入学习提供指导。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有的教师就曾设计出了“一个公交车容纳上百人”的生活案例,显然这严重违背了学生的生活认知,学生们也会对此案例表示质疑“公交车能装下那么多人吗?”由此也造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与教学重点相偏离。

(二)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特征

在进行情境教学时,教师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凡事以学生为主,保证所创设的具体情境能够切实符合孩子们的年龄发展特征。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而言,由于年龄较小,生活认知能力较低下,所以学习情境的创设也比较适宜用一些直观性的方法。例如,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知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就可以让其亲身去观察和触摸身边的一些相关图形;而针对于高年级段的学生而言,由于经过前期的生活积累和学习,在抽象思维能力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对此情境的创设就需要额外加入学生抽象思维方面的考虑,加强引导,帮助其逐步形成一种立方体等构造,由此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情境创设要抓住教学的重点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要做到重点突出,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策略也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2]。但就当前实际教学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的教师都单纯地认为:“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引入情境就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这样的教学也是传统的、落后的。”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数学的课堂教学也就会变得“时时有情境、处处有情境”,单纯的注重情境而忽略掉了传统授课模式下的课前预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等环节,进而造成教学重点的逐步弱化,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高效实施策略

(一)注重故事化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作为当今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与价值[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及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注重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能力,在这样一种全面的素质提升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便会自然而然被激发起来。例如,小学生对游戏和故事往往存在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种故事化情境。

例如,在学习“重量单位”相关内容时,笔者就设置了这样一种问题“在羊村有一个限重10吨的大桥,那么下面这些车能不能通过?”①大坏蛋灰太狼开着一个载有2个2吨的大炮想要攻击羊村;②美羊羊开着一个载有5 000千克货物的货车……因为学生们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漫比较感兴趣,所以通过这样一种情境设计以便很好地将学生的兴趣点与小故事结合了起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兴趣浓厚,同时也让其感觉数学学习不再单纯的只是那些枯燥无味的计算和公式,收获了一种数学学习的快乐体验,这样的数学学习课堂往往也更加高效。

(二)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增加学生直接体验

数学本身就属于一门取材于生活实践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的学科,其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关联,所以在利用情境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课堂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并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注意观察和发现周围一些与数学知识关联紧密的问题,能够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通过这样一种发现问题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而且还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对于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3]。此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进行课堂探究,通过学生们的亲身实践参与感受那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快乐与满足,由此也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有效的激发和提升[4]。

例如,笔者在进行四年级数学《统计》这一部分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就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出了这样一种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对自己班上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和有多少学生戴眼镜、多少女生扎辫子等进行统计。通过这样一种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好习惯,同时也促使其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又如在“两位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笔者就结合着孩子们的发展特点创设出了这样一种生活化情境。课堂上,笔者首先向学生们进行了提问:“同学们,如果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动物园,请问谁愿意去啊?”同学们都纷纷表示想去。随后,笔者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但是,去之前大家得先帮我一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去动物园我们要租大客车,但是学校给的钱只够我们租两辆车,每辆车只能装得下70人,可是我们又有四个班级想要一起去,每个班级的人数分别为34人、37人、36人和32人,我们该怎么安排才能保证大家都能去呢?”问题提出后,笔者发现学生进行了积极的讨论,课堂氛围尤为活跃。笔者借机导入了本次学习的内容即“两位数加法”,学生们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课堂学习之中,而且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学习也会变得更加高效。因此,在数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善于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一些场景或案例,打造出一种生动的生活情境,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加学生体验,培养其核心素养。

(三)注重动手情境的创设,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升了,教师也才能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讨论空间,最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5]。所谓动手情境就是一种为学生创设出的可供学生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情境,该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相关内容时,教师针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从同一顶点出发连接与其不相邻的顶点,就会把多边形分成多个三角形”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每个多边形分别画了多少条线,又分别形成了多少个三角形?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②如果是十二边形、三十边形呢?还能够画图得出结论吗?③通过探究发现了什么规律?在这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一画,数一数,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实践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所做的也仅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些适当的指导。这样的一种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学生收获了一种数学学习的快乐体验,不仅保证了课堂效果,而且还激活了学生数学思维。

(四)引入游戏竞争机制,活跃数学课堂氛围

争强好胜、表现欲强是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又一发展特点,对此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也需要牢牢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努力为其创设出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竞争性游戏的引入便能达成这样一种良好的效果[6]。此外,竞争性游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好奇心,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求知欲望,赋予了数学课堂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我们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之后遇到这样一道例题,即“利用6的乘法口诀来求解商”,对此,笔者就引入了这样一个名为“找朋友”的趣味性游戏。首先,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了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学生每人提供了一个写有用6的乘法口诀求解商除法公式的“算式卡”(除法算式可以重复使用),并对另外一组学生提供了一张写有得数的“得数卡”。进行游戏时,我们便可以先让一名持有“得数卡”的学生站到台上大声说“我是×××,我的朋友在哪里?”台下学生当听到台上学生公布的“得数”之后,随即对自己手中卡片算式进行计算,如果计算得数与台上同学相符,那么便站起来说道“你的朋友在这里”;接着再由全班同学一起将算式和得数连起来读一遍;当然,也可以先让持有“算式卡”的学生站到台上,随后台下学生根据算式进行计算,看自己结果是否与之相符。通过这样一种教学设计,笔者发现,学生都能够尽快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也都表现得很积极,不甘落后,课堂氛围也甚是活跃。这样一种竞争性游戏的引入,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强化了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还达成了一种对学生竞争意识有效培养的效果。

(五)强化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基于“局部构成整体”的理论,“化大为小”和“化整为零”也是一项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情境的创设,作为实现探究型课堂构建的一种最佳方式,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要保证其教学效果的获得,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做到学习小组的合理划分,保证小组合作教学的全面性,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有事做”。小组学习作为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拥有着突出的范围小、检测方便的优势,而且小组学习也可以称为自主学习,因此该教学方法的实施也有利于学生个体能力的展示;此外,在小组教学过程中,成员之间通过积极的讨论和交流又能达成一种相互促进和提升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都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如何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出一个容积最大的长方体”这样一道探究性很强的题目,这一题目本身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就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如果学生单独进行思考显然难度比较大,因此笔者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特别为学生创建了一种合作探究的场景,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法去探究问题。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小组成员之间缜密分工,密切合作,积极交流,促使课堂氛围得到了有效活跃,而且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集思广益,不仅促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也达成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素质教育日渐推进的教育背景下,要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前提就需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而要达成这一高效课堂的构建,关键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合理组织实施教学,创设适合学生并且有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景,例如,故事化场景、生活化场景及合作探究场景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并在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相应的数学知识,保证学习质量。当然,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游戏化情境创设和问题化情境创设等,本次提到的也只是诸多方法中的冰山一角,当然这也是需要后期广大教育同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索和实践的。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