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自主探究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2022-02-17乔薇

科学咨询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过程

乔薇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在当前教育过程当中,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对科学教育本身来说,科学活动不受到人们年龄的限制,在实践过程中天马行空,人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人们的实践提供思想指导。对于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重在为学生形成认真务实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并通过科学教学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文章将从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入手,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意义,基于其实践意义展开讨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方案。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意义

(一)改善课堂环境

通过促进自主探究活动,能够有效改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环境。相对传统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尊重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仅仅将小学科学教程作为一门理论课程进行教学,这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那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科学教学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相比而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自主探究活动,能够有效改善课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拥有自我展示的舞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简单的科学活动而言,要把这些活动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仅靠教师一个人是完不成的,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主体分配得当,使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二)提高教学效率

从自主探究活动在课堂上发挥的实践效果来看,通过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逐渐凸显,教师的作用应从主导转向对学生的协助和引导。针对这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因此在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从受教群体分析,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乐于进行探究活动的,他们相比于大人而言,拥有更加天马行空的思想,虽然有时可能不切实际,但是拥有更高的上限和可能性。对教师而言,教师不能够压制学生的思想,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为自己的猜想赋予可能性和可实施性。针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学目的,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的不断开展,能够通过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达成教学目的,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顺应时代发展

从时代特征上找原因,随着当下科技不断进步,科学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人们的认可。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样的道理。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为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和开展。而对于小学科学课程,在开展过程中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学生培养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养和必备的动手能力。在小学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其教学不能够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发展和改革,为学生铸就良好的学习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以实践探究为基础的问题解决习惯。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策略

针对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策略可围绕其实践意义而提出。对科学课程本身而言,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实践探究课程,具有思想启蒙的指导意义,那么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就需要基于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实践情感,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才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策略,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师可通过实验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上结合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自身感悟。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小学科学教学促进自主探究活动的实践策略具体如下。

(一)结合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科学活动虽不受年龄的限制,但实验依旧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正确开展自主活动,[1]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材料准备,以备上课所需。实验教学的方式相比于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从自己的感官直接入手进行观察和实践,相比于多媒体提供的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更为直接也更为立体。相比于传统教学实验教学的优势,更不必说。小学科学教学由于课程本身的限制,使得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当中,实验必不可少,对小学生而言,实验即为自主探究活动,是一种更具趣味性的课堂活动,针对小学教学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本身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验的教学思想引入自主探究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在实际课堂上,教师须通过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为学生具体展示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融入其中,乐于其中,才能够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浮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如木头、空水瓶、金属制物等,而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个水盆,准备好肥皂。在实践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准备好的材料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不同物品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进行自主拓展,如在空水瓶中加入肥皂水,再放入水中观察其浮力大小,对比肥皂水和水的密度。也可通过不同材料在水中的浮力大小,对比说明不同材料的密度大小。学生以课上实践为基础,能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更强烈的印象和更深刻的思考,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更乐于动手去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因此通过结合实验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结合情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进入课堂,也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学生对学科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前进行情境引入对后续教学而言至关重要。教师可结合合适的情境,迅速将学生带入课堂,以合适的例子作为依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将学生一步步带入科学情境当中,最终完成教学过程。因此,科学情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首先可通过例子引入,将学生带入实践教学;其次,教师可通过例子拆解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将学生带入实际问题的解决情境。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可跟随教师的脚步,一步步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加速问题的提出,方便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过程。

例如,在《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入《鲁滨孙漂流记》里的故事,提出人为什么能飘到荒岛上这样的问题。在教学引入过程当中,学生提到是因为人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那么人为什么能够漂到水面上呢?这就是学生后续提出的问题。教师通过问题引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以及新的专有名词,[2]叫作浮力。到此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引导,如果人可以一直漂在水面上,那么为什么还会发生那么多的溺水事件?这与水的浮力大小也有一定关系,淡水的浮力远比海水小,这是由于海水具有一定的盐分。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出密度的概念,并一步一步深入教学。由此观之,通过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教师完成实践教学,通过分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付诸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当中,所有的教学最终都需要有一个检验成果的实践平台。对小学科学教学而言,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具体而言,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自然环境,感受科学活动具有的魅力,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进行分析并进行解决,通过不断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以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思想,从实践出发深入探究。

例如,在《生物与环境》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在校内进行观察,让学生在苗圃边缘寻找即将发芽的种子,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可通过不断地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找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必备条件。最终通过实践过程的引导,将实践过程的内容压缩成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具体进行种子发芽的实验,以此完成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引导部分。通过实践教学,[3]学生能够近距离触摸到实践科学的核心,通过实验过程不断探索,寻找和发现实验过程中所需的条件,并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创造所需条件完成实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思考,在思考的同时,学生需不断动手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科学的教学目的,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联系生活,提升学生自身感悟

针对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其教学内容本身来源于生活,教师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提高学生的感悟。生活和科学活动实际上是息息相关的,对于小学科学课程,学生能够学习的时间只有课上的40分钟左右,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实际生活和科学教学之间的联系,就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不断思考有关的科学知识,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提出问题。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联系生活,对学生的生活提出疑问,让学生在实践生活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感悟。

例如,《光与影》的教学过程,教师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通过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在学生看向镜子时,有时为什么能看到太阳所反射出来的光线而感到刺眼?在早上晒太阳时为什么能够感受到温暖?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进行思考,这样思考是需要触发条件的。例如,为什么早上晒太阳时能够感受到温暖,在学生上课过程中不一定能够晒到太阳,但是学生在早上晒到太阳时,一定能够想起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加以思考。因此联系生活进行教学,能够触发学生进行感悟,提高学生的自身感悟,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设计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

小学的科学学科学习不需要过多的深入教学,毕竟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对于一些科学现象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原理,教师更多要通过一些有关课本的活动去帮助学生提升科学素养。科学这一门学科的学习需要探究性的思维,因为现在世界上所被发现的诸多现象或者发明都是科学家用自己的智慧探究出来的,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中也必须要有探究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内容适当设计一些活动,通过活动来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帮助学生进步和发展。例如,在教学《用水测量时间》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沙漏和几种不同品质的水,水的黏稠程度可以有一定的区别,颜色上也可以有差别,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几种不同品质的水中选几杯水来进行一个测量时间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手中的钟表来测试手中的一杯水流进杯子所花的时间,然后再用这杯水在吸管里流淌进杯中的时间来测量一个沙漏里面的沙子倒立过来要花费的时间。这个活动可以当成一个游戏来玩,学生可以自行组队来进行这个活动的探究,最后能够准确测量沙漏时间的队伍获胜。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自行进行探究,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也会去思考水的品质对测量时间准确性的影响,以及考虑其他因素对测量的精确度影响,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拓宽其对世界认知程度的重要渠道,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自主探究能力作为小学生重要的科学素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科学课堂的内容,积极开展生动化、趣味化的科学实验活动,借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授课内容,进而使其将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