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事实、情感挖掘与新闻宣传
——以凤凰网晚舟回家报道为例

2022-02-17窦志伟

传媒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普通百姓歌唱祖国凤凰网

窦志伟

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女士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顺利回国。这一事件无论是各大媒体还是普通百姓,都普遍关注。对这个事件,究竟该怎样报道才能取得更好宣传效果呢?新闻规律告诉我们,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新闻媒介都既传播新闻,也从事宣传。只不过优秀的新闻媒体懂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自己的观点,懂得选接近百姓生活的典型材料,懂得以情动人,进行宣传。我们以凤凰网专题报道《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例简单分析一下。

一、选择接近百姓生活的典型材料进行宣传

孟晚舟回家事件万众瞩目,各大媒体都在报。新华社报道的题目是《孟晚舟顺利回国是一次重大国家行动一个重大胜利》。文章梳理了孟晚舟事件的整个过程,重点强调的是孟晚舟事件的解决是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和坚决斗争的结果。中央电视台评论题目是《强大的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坚强靠山!》,同样是强调孟晚舟顺利获释与国家强大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直接引用孟晚舟的获释感言:“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然后由单个孟晚舟事件引申开来,提到也门、阿富汗撤侨,强调每当同胞遇到危难时,祖国总会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进而强调强大的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坚强靠山的主题。《中国纪检监察报》的题目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缩影》,将孟晚舟事件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背景下来分析。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纪检监察报》是国家媒体,事件发生后从宏观、从国家层面进行报道符合其媒体的身份和特征。当然,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既重视对孟晚舟回家的全程进行报道,也报道细节。但这些媒体关注的重点是全局,是宏观。相比较而言,凤凰网《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专题报道有自己的特点,相较于其他中央媒体重点从宏观、从大的方面报道这件事不同,它更注重选那些接近百姓生活的典型细节材料进行报道。凤凰网将镜头对准那些普普通通的百姓,报道他们对孟晚舟回国这件事的所思所想,他们自发的行动,以及他们真实的爱国感情。而这也正是凤凰网包括凤凰卫视的特色。凤凰卫视的很多重大事件报道除了报道事件本身之外,经常会从细处、从小处着手进行报道。比如2008年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的报道,当内地媒体大篇幅报道事件整个过程的时候,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栏目的记者却第一时间赶到事件首发地甘肃兰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的门诊室,将镜头对准那些可怜的结石宝宝,以及他们的家长,拍了十几个小时。我们看到了有关这件事的很多细节,人们真实的情感,紧张、痛苦、揪心……报道大事从小处入手,深挖大事件中的小细节,是凤凰卫视的特色。

专题报道《轻“舟”已过万重山》同样也是主要从细节入手进行报道。首先从这组报道的题目来看,“轻舟已过万重山”来自于唐朝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家喻户晓。“舟”字在网页上被处理成橙色加粗,一语双关暗示孟晚舟女士回家之艰难以及到家之后的欢喜兴奋。

从内容来看,凤凰网与其他中央媒体比较,选了一些更加平民化更加具有典型性的细节来进行报道。如《深圳机场沸腾了!接机民众齐唱歌唱祖国》,选的是深圳机场候机大厅人山人海的普通百姓等待孟晚舟归来的一个小场景;同样是报道孟晚舟回家,央视记者将镜头对准深圳宝安机场里边的停机坪上,重点报道等待孟晚舟、孟晚舟归来、机场发表感言整个事件的过程,凤凰卫视则是将镜头对准深圳机场候机大厅里,两层的候机大厅里,楼上楼下挤满了无数戴着口罩,自发来迎接孟晚舟女士的普通百姓。他们有的拿着手机,有的挥舞着小国旗,一起齐声高唱《歌唱祖国》,唱完后大家潮水般地高喊“中国,加油!”一遍又一遍,就是一个简单的甚至没有精心剪辑的小视频看得人泪流满面,爱国主义情绪洋溢在镜头里边。它可能没有直接报道孟晚舟归来的过程更令人紧张、更有现场感,但是看完1分半钟的小视频会有一种让人感动地要流泪的感觉。因为那是普通百姓对大事件的真实态度。材料典型,细节饱满。还有一篇报道,题目是《“自己家里人回来了!”》。凤凰卫视的记者同样是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记者在傍晚时分来到深圳机场国际到达厅的现场,采访的不是政要名人,而是自愿前来接机的普通民众。一位戴眼镜背着大书包的年轻男士对记者说:“看到孟姐姐回来了呗,很开心!”边说边从包里拿出小红旗发给大家;一位大姐说:“自己家里人回来了很开心,她很坚强,她一直不哭,我们就忍不住,是自己家里的亲人……”那个大姐说话甚至有些语无伦次,说着说着就语带哭腔,说不出话来了,但很真实,也很感染人。一对老夫妻,老人说问了几位机场的同志,说孟晚舟因为防疫要求可能不会从这里出来,但是我们要来。这对老年夫妻戴着口罩,拿着小红旗,说话很平和。老人说他是代表他全国各地的同学、代表他们这一辈来的,说要为她(孟晚舟)回来加油,为中国的高新企业加油。老人说话也不流利,甚至也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就是那么大年龄仍然坐在那里,等着一个注定不会见到的人这一行动本身就足以感动很多人。无论是分发小红旗的年轻人、把孟晚舟当家人的大姐还是坐在那里默默等待的老年夫妻,将镜头对准这些平平凡凡的普通百姓,平凡的语言,简单的行动,看着看着就能触动人心。受众自然而然接受了强大的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坚强靠山这样的观点,这就是宣传。用贴近百姓生活的典型细节进行报道,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播者的观点。这样贴近百姓生活的报道入脑入心,效果很好。

凤凰卫视在注重从小处、从细节进行报道的同时,也重视从全局、从整体上报道这个重大事件,如《孟晚舟事件的解决是否增大中美领导人G20会晤可能性?华春莹回应》突出孟晚舟事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如《伊朗学者:孟晚舟回国意味着中美博弈进入全新阶段》从大国博弈的角度进行报道,使这个专题报道报道更加全面,更有立体感。

二、挖掘事件当中蕴含的情感,以情动人进行宣传

新闻理论要求我们,在新闻工作中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里又提出要挖掘事件当中蕴含的情感,在新闻报道中融入感情。两者矛盾吗?关于新闻真实和情感之间的关系,学术界论述并不多。著名学者杨保军在其著作《新闻真实论》里指出,新闻真实是事实性真实,要避免价值评价,特别要避免表达作者的意愿和情感。似乎一表达作者的情感新闻就会自然带有偏见,新闻就会失实。新闻的真实性和表达情感真的是对立的吗?显然不是,就像孟晚舟回国这样的热点事件,即使记者编辑自身不直接对这个重大事件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很多热点性新闻事件本身就蕴含有各种复杂的感情。如孟晚舟结束1028天在加拿大的非法拘押回到祖国,事件本身就蕴含着浓烈的感情。无论是孟晚舟的兴奋感动之情,还是普通百姓对祖国强大的骄傲之情,对孟晚舟被非法拘押的同情,对美国加拿大等无理拘押孟晚舟的愤慨之情。事件本身蕴含着很多人客观真实的情感,把事件当中蕴含的情感挖掘出来,正是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不报道这些真实的情感才是不客观,才是失实。

关于新闻报道和情感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论述较少。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经济学博士易艳的著作《传播机制中的情感因素研究》研究了传播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她认为传播中有四种主要的情感资源,分别是同情心、爱、正义感和审美情感。直接研究新闻报道中如何挖掘情感元素的很少,但是鉴于新闻和传播的密切关系,易艳博士的研究可以借鉴,用于分析一下在凤凰网孟晚舟回家报道中究竟是如何挖掘情感的,究竟挖掘了哪些情感,效果如何。

凤凰网《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报道,既全面报道孟晚舟回国详细过程,报道各方反应,更注重在新闻报道中挖掘情感,以情动人进行宣传。如《孟晚舟机场哽咽发表感言:祖国我回来了!》,如《“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侧重于直接报道事件本身,一身靓丽的红裙,语带哽咽、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的场景,一次次的鞠躬……孟晚舟最后那句“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瞬间点燃大家的情绪,在场的接机的群众自发唱起了《歌唱祖国》,爱国主义情绪达到高潮。这里既有当事人的各种复杂的情感:痛苦、煎熬、终于被释放的兴奋激动以及对祖国发自内心的感激……也有普通百姓对孟晚舟的同情、喜爱,对美加等强权的愤怒,对祖国强大的骄傲自豪……这些情感是事件当事人真实的情感,不是记者编辑强加到给事件当中的情感,不仅应该反应,而且应该深挖。而《孟晚舟回家的6个瞬间,让我们热泪盈眶》,侧重过程梳理,凸显孟晚舟回国事件中那些打动人心的瞬间。报道从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即将回国与家人团聚开始说起,然后一个个梳理:孟晚舟,离开加拿大登机前与友人相拥告别,强忍泪水说“不许哭,不要哭”,朋友之情尽在这短短的六个字里;再到飞机上发的题目是《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朋友圈,所谓“过去的1028天,左右踟蹰,千头万绪难抉择;过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纵有万语难言说;过去的1028天,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犹豫、徘徊、痛苦以及对在祖国鼎立相助下回到祖国的感激兴奋之情,充盈在字里行间;再到全国各地网友的留言;再到回家后自发前来接机的民众;直到一身红裙,回到祖国,深情发表演讲的瞬间……梳理孟晚舟回国过程中那些满含真情的瞬间,既有大事件当事人孟晚舟的情感,也有普通百姓对孟晚舟、对强权任意欺压弱小的同情,还有友情亲情等等。用事件当中蕴含的情感打动人心,这种宣传,效果很好。

在《深圳机场沸腾了!接机民众齐唱歌唱祖国》《自己家里人回来了》等报道中,记者直接将镜头对准广大普通老百姓,从侧面报道普通公众对孟晚舟回国的反应,其中蕴含的情感更加真实,更打动人心。这是凤凰网和其他媒体不同的地方,就是报道普通百姓对重大事件的反应,捕捉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深圳机场沸腾了!接机民众齐唱歌唱祖国》一段1分31秒的视频里,展示的是深圳机场大厅里,人山人海前来迎接孟晚舟女士的普通百姓。他们拿着手机,有的拿着小红旗,自发前来接机,虽然明知道由于孟晚舟女士需要隔离可能见不到她,仍然坚持等在机场大厅,最后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此起彼伏的歌声加上大家自发喊出的“中国加油”“中国加油”瞬间让人泪目。新闻在客观展示事件,同时也蕴含着普通百姓浓烈的感情。无数百姓自发去深圳机场迎接一个注定无法见面的人,事件本身就蕴含着浓浓的情感:对强权欺压弱小的同情,对祖国强大的自豪之情以及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那么多复杂而真实的情感就蕴藏在无数百姓迎接孟晚舟挥舞国旗高唱《歌唱祖国》的行动之中。《自己家里人回来了》一段3分19秒的视频中,有普通百姓对孟晚舟回家的兴奋之情,那个小伙子亲切地称呼孟晚舟为“孟姐姐”;一位中年女士,声音哽咽因为过于激动说话都不连贯,她亲切地称呼孟晚舟为“家里人”,说家里人回来了很高兴,里边蕴含的对孟晚舟不幸被无理拘押的同情、好不容易回到祖国的兴奋之情等真实情感让人感动。而“家里人”“孟姐姐”的称呼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广大普通百姓对孟晚舟实实在在的关爱之情。孟晚舟回家这种热点事件当中本身蕴含感情,记者需要好好把事件本身蕴含的真实的感情还原出来,这正是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客观要求。挖掘普通百姓最普通最真实的情感,通过百姓自己唱起的《歌唱祖国》、通过无数百姓自发接机的行动达到了宣传爱国主义的效果。当然,如果事件本身不含有情感,记者有意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事件,使新闻失去客观性,造成新闻失实,这是应该反对的。

三、小结

选择贴近百姓生活的典型事实、深挖事件本身蕴含的情感,报道普通百姓对重大事件的看法、他们的所思所想,让热点事件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记录普通百姓在参与重大事件当中的真实感情。这样的新闻报道,就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猜你喜欢

普通百姓歌唱祖国凤凰网
歌唱祖国
论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的可版权性——兼评新浪诉凤凰网再审案
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
歌唱祖国
凤凰网地域化差异化发展策略分析
大数据
歌唱祖国
PPP融资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凤凰网、新华社共建《暖新闻》栏目
谁说贪官不知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