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思政课堂中的应用
2022-02-17崔征
崔征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河北石家庄 05006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一种趋势,它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都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积极作用,提高中职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中职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性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职业精神素养、法制意识素养、健全人格素养和公共参与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中职学校思政课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特点。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能帮助中职生做到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政治方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会准确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从而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中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职学生应当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思想政治课能够使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弘扬劳动精神,同时提升道德境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和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提升自己技能水平的同时,严格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
(三)树立学生法律意识
中职生缺少社会阅历,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到位,加之他们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做事易冲动,不考虑后果,因此,需要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健全法制观念。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培养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养成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的行为习惯,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也是我国建设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
(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中职生的培养,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政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学会控制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竞争与合作,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自觉践行道德规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
二、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优势
(一)教学形式更加新颖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思政教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多秉承传统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多以“填鸭式”的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概念化、理论化强,课堂沉闷,中职生本就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传统教学方法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不高。而信息化时代,素材的来源更加广泛,它们可以是动画、音频、视频、动漫、微课、慕课等形式,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多样化的形式更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将抽象的思政知识用直观方法呈现出来,降低了学习难度,因此更容易为中职生接受。
(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信息化教学使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和“职业道德与法治”,又与时事政治联系密切,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丰富教学知识。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例如通过网络查找最新的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相关案例等,可以快速掌握大量最新的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进行思政知识讲解,通过最新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时政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信息化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设置教学情境,更加形象地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让课堂鲜活起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具有存储量大,信息上传快捷等优势。因此,网络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通过网络找到大量教学资源库,选取名师课堂、公开课或课件进行查看和学习,并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信息化教学为教师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学生也可以不局限在课上学习,课下也可以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共享云端,如线上学习平台、慕课、课程网站等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开展好“第二课堂”。
三、中职思政课运用信息化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1.0%。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三观正在形成,而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学生缺乏正确的判断力与自控力,易受不良网站、有害信息、娱乐资源等影响,过度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网络资源辅助学习,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达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教学归根结底还是为教学服务,它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手段。有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信息化教学,单纯认为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转化为多媒体课件,录制微课、慕课就是信息化教学,课堂还是以讲授为主,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在课堂上过度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忽视讲课内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学不到有效的知识,这些做法都使信息化教学流于形式,反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理解信息化教学的实质及特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组建课程团队、自行研究等方法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做好课程设计,将信息化手段合理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最后,因为科技在不断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四、中职思政课堂融入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随着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出现,一些手机教学平台也应运而生,如智慧课堂、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这些手机平台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和许多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的功能,如签到、学习资料上传、随堂练习、问题讨论、问卷调查、头脑风暴、举手、抢答、布置作业任务等,几乎所有传统课堂的教学活动,都可以通过手机教学平台来完成。手机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够把学生“带回”课堂,大家集思广益,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助的机会,教师也可通过平台,推送学习资源,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积分,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积分排名也可激发学生竞争意识。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不足之处,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通过信息化教学提高思政教学针对性
中职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生入学时已经选定所学专业,不同的专业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思政教材只是在大方向上为学生进行指引,无法从具体专业出发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中,第二单元谈到职业道德问题,各专业具体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无法在教材中得到体现。在给会计专业学生讲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从网上找些会计行业的案例视频,结合案例具体讲解会计专业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以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给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讲增强规则意识时,可以结合专业特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用制图软件设计并制定班规,上传教学平台进行展示,将学习内容与学生专业进行融合,既掌握了所学内容,也体现出专业特色。
(三)通过信息化教学提高思政课教学趣味性
中职的思政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一味灌输理论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融合,课上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中职思政课堂趣味性。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中,第二单元讲到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职业性格测试,探讨各种性格类型与职业的匹配度。通过展示电视剧《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剧照、影视化片段,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帮助师徒四人找到各自适合的职业。这种趣味性强的开放式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通过合作的形式找到答案。同时,也使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印象更为深刻。
(四)通过信息化教学提高思政教学实用性
许多中职生对思政学习不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政课程的重要性,认为自己用不到思政课讲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使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将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结合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讲解。例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中,讲解价值规律的内容时,教师可结合鸡蛋在市场上价格的波动,利用动画演示揭示原因:从市场上鸡蛋涨价开始,将农民大规模养鸡,到鸡蛋产量增长,价格下跌,农民又杀鸡,鸡蛋产量下降,价格又涨上去,杀鸡农民后悔痛哭的过程生动、形象地进行展示,使学生学会使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讲解《哲学与人生》教材第五单元创造人生价值部分的内容时,可提前让学生上网搜集抗击新冠疫情的先进人物事迹,结合疫情期间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恩抗疫英雄的付出,理解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学习内容。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中职思政课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正确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践行信息化教学,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学针对性、趣味性以及实用性,打造高效课堂,让中职思政课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