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联合移动医疗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2-02-16孟楠楠李艳荣张艳琴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急诊科条目

孟楠楠,李艳荣,张艳琴

(安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安阳455000)

急诊科是医院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疗护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急诊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通常需要承担病情动态评估、配合医生执行医疗措施、与患者家属沟通等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能否快速、全面、高质量完成与患者预后结局好坏有紧密联系[1]。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急诊科门诊人员流动大、环境嘈杂,对医护人员工作期间沟通交流造成阻碍,影响急诊疗护进展,严重时还可引发急诊不良事件,对患者身体健康和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造成不良影响[2]。为提高急诊诊疗沟通效率,本次研究在急诊护理管理中联合运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和移动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急诊科门诊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发病2 h内入院;②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官功能衰竭;②意识模糊,伴语言、听力障碍,无法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3];③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将纳入研究的92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组。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入院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9(46.12±3.35)岁;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入院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18~73(46.33±3.3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急诊科护士17名,男1名、女16名,年龄21~38(30.24±1.68)岁;年资2~12(6.64±1.15)年;职称:护士8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1名;学历:中专及以下5名,大专5名,本科及以上7名。研究期间急诊科护士无脱岗情况。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急诊护理。依照常规急诊流程,入院后立即为患者检查生命体征,根据患者主诉初步评估病情,结合评估结果将患者安全护送至相应科室,将患者病情信息传达给接诊医生,并为患者提供相应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行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联合移动医疗护理。

1.2.2.1 组建团队 成立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移动医疗项目小组,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监督项目进展;急诊科护士长担任副组长,负责任务分配和护理质量监督;急诊科主治医师1名和专科护士2名担任组员,前者负责提供急诊相关专业知识,后者负责临床资料收集。

1.2.2.2 移动医疗App设计 联合医院网络信息中心,设计急诊科移动医疗App。App内设置“健康知识指导”“患者诊疗信息”“信息交流”3个模块。①“健康知识指导”模块:安排专人定期上传“疾病预防方法”“疾病治疗最新研究进展”“急诊期间注意事项”等相关健康知识,供患者及家属随时学习查看,并将“急诊步骤及治疗方案”相关文章置顶,以便患者及家属能够快速获取相关内容,使其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急诊流程[4]。②“患者诊疗信息”模块:患者入院后,其基础信息、诊疗过程、护理方案实施等内容均被录入该模块,家属可随时进入该模块查看患者疾病治疗进展[5]。③“信息交流”模块:该模块内设“现状-背景-评估-建议”辅助功能,护士介绍患者病情时,该功能会立即进入“现状-背景-评估-建议”信息输入模式,引导护士按照现状(患者姓名、床号及存在问题)-背景(患者主诉和疾病既往史)-评估(患者异常反应、异常报告值、心理状态、对问题的评估及观察要点)-建议(已采取的措施和对问题处理的建议)流程完成患者病情汇报内容的填写,并立即生成“现状-背景-评估-建议”电子表格,发送给医生。

1.2.2.3 团队培训 组长带领小组全员参加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和急诊科移动医疗App培训教学,要求小组全员熟练掌握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理论知识和急诊科移动医疗使用方法,培训后对小组成员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者重新学习相关知识,直至考核成绩合格为止。

1.2.2.4 具体实施 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即登录急诊科移动医疗App,录入患者基础信息、入院时生命体征检查结果、患者主诉等内容,随后基于以上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对应干预措施,并将护理干预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内容录入急诊科移动医疗App“患者诊疗信息”模块。护士介绍患者病情信息和交接班时,必须使用急诊科移动医疗App“信息交流”模块,按照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标准流程完成信息传递。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诊护理质量、行为目标达成情况及抢救效率。

1.3.1 急诊护理质量 采用Servqual量表评价急诊护理质量,该量表涉及有形性(4条目)、可靠性(5条目)、响应性(4条目)、保证性(4条目)及移情性(5条目)5个领域,每个条目设置5个选项,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赋予1~5分,总分22~11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对急诊服务的期望和感知值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958[6]。

1.3.2 行为目的达成度 采用中文版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评价量表(NPGA)评价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该量表涉及自主决策(10条目)、个性化护理措施(9条目)、共情及共同参与(5条目)、沟通(3条目)、尊重患者(3条目)、团队协作(8条目)及团队角色(3条目)等7个领域,每个条目设置5个选项,从“从不”到“总是”,依次赋予1~5分,总分41~205分,评分越高,代表护士行为能力越强,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702~0.955[7]。

1.3.3 抢救效率 抢救效率包括静脉通路建立时间、用药时间、护理抢救时间、抢救室停留时间。

2 结果

2.1 两组Servqual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Servqual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士NPGA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NPG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抢救效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抢救效率比较

3 讨论

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沟通方式,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信息传递,美国海军核潜艇和航空业最早使用该模式,以确保信息在紧急状况下能够精准传递[8]。19世纪初期,该模式逐渐应用到护理领域,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可帮助护士快速确定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收集患者生理指标、生命体征、功能评分等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后快速完整地传递给医生,以便医生短时间内了解患者完整信息,给出处置建议,确保患者能及时获得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目前,该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护理管理中,且得到临床一致认可[9]。郭美英等[10]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设计开发交班软件,在该软件积极影响下,护士交班内容书写时间缩短,交班记录遗漏和涂改次数减少,护士交班满意度大幅提升。陈敏[1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床头交接班中运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经该模式有效干预,护士交接班时间减少,其对患儿病情的掌握程度提高。

近年来,各类型医疗机构受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先后在临床护理中引入移动医疗,其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效果,同时在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12]。本研究将移动医疗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有机结合,一方面是利用移动医疗便捷性这一特点,让患者及家属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疾病治疗进展和病情变化,并通过获取健康知识信息,提高患者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从而更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13];另一方面在移动医疗中设计“现状-背景-评估-建议”辅助功能,使移动医疗能够在护士介绍患者病情时,引导护士以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快速完成患者信息填写,从而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护士对患者的整体管理能力和对病情的评估分析能力,使其及时发现患者问题,并作出快速反应与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除尊重患者领域外,观察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耿晴晴等[14]在野战医疗队重症伤员救治中运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医护沟通、配合及伤情观察掌握能力均有效提升,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随着医护沟通效率不断提高,以往急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病情交代不全面、病情汇报简单、无效沟通较多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除响应性和移情性领域外,观察组Servqual评价量表各领域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该结果与田珺等[1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医护沟通效率有效提升,能减少急诊护理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为患者抢救工作争取更多时间,患者抢救效率得到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通路建立时间、用药时间、护理抢救时间及抢救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和移动医疗联合运用于急诊护理管理,有助于抢救效率和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为急诊患者病情恢复提供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急诊科条目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