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增”文章,实现“双减”软着陆
2022-02-16钱晓华
钱晓华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各地各校都积极开展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供晚托服务等工作。杭州市钱塘区在探索“减负提质”的过程中抓住“减”的时机,努力做好“增”的文章,各学校从自身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晚托服务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摘 要:“双减”不仅是为学生减轻负担,而且要让学校聚焦全面育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的健康发展。杭州市钱塘区在探索“减负提质”过程中,积极搭建全新育人模式,以“三增”(增教学转型、增课内外体育活动、增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双减”软着陆,唤醒教育回归本真,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减负提质;高质量发展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各校如火如荼开展“减”的工作。负担的“减”实则是为学生素养的“增”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倡导已久的“五育并举”能够在这一政策下真实落地。“双减”不仅是为学生减轻负担,而且要让学校聚焦全面育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的健康发展。杭州市钱塘区在探索“减负提质”过程中抓住“减”的时机,努力做好“增”的文章:增教学转型,将核心素养培育贯彻到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增课内外体育活动,以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的文化课学习与身体锻炼协调发展;增劳动实践活动,点燃学生的劳动热情,培养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的时代新人。
一、让学生学习“好”起来:立足教学转型,实现提质增效
“双减”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减负提质”的教育思维,对学校教学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倒逼机制,引发变革思维,促使教学转型。
(一)素养立意下的课堂教学转型
钱塘区确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意识,以优化学教方式为重要行动路径,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新变革。一方面,立足大单元视角实施系统设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从大单元的视角形成对知识体系的系统分析和有效整合,区域推进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引导教师从知识结构、素养结构、课堂结构的维度开展教学设计,形成整体化教学、分合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模型,形成教学新样态,建构课堂新思维。另一方面,聚焦项目化学习推进学习变革:全面推进学科项目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问题出发自主思考、搜集信息、合作探究,开展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精准视域下的作业设计转型
针对作业机械单一、量大低效的普遍现实,钱塘区把握“减负”契机,推行作业管理“三控四增两消除”机制,强调以作业精准为要求,研究作业的开发与设计,提高作业质效。一方面,基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精准性作业开发:通过制订作业设计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强化作业的个性化要求,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习需要,开发分层次、有挑战性、个别化的作业,提高作业布置的适切性。另一方面,基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兴趣激发,进行多样化作业设计:遵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特点,设计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作业,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其学习动能,并尝试“一学期一项目”的长作业活动,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让学生锻炼“多”起来:坚持体教融合,促进健康成长
“双减”为开展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钱塘区抓住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以补齐学生体质健康短板。
(一)以“健康365跑”助力全员科学运动
为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钱塘区开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365健康跑”活动,力争每年365天跑足365千米。全区各中小学,以校长领跑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师生每日坚持跑步。学校根据学生年龄段、性别和体质差异分层分类实施趣味性、多样化跑步形式,以正向激励为主建立行动实施评价体系,并构建全方位、长效性运动机制,培养学生天天锻炼的健康习惯。全区已有90%以上的学校响应“365健康跑”,受益师生达到5万余人。2021年,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98.6%,中小学体质健康抽测成绩由全市第14名提高至第5名,初中段体质健康抽测成绩提高至全市第1名。
(二)以“一校一品”擦亮体育特色品牌
钱塘区各学校积极投身“悦动学校”建设行动,深入打造学校体教融合的品牌特色。目前,錢塘区共有足球特色学校36所,2021年新增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8所,其中国家级2所、省级2所、市级4所,另外还有“全国攀岩特色学校”“全国射箭重点学校”“市击剑传统学校”等众多体育特色品牌学校。“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学校组织开展多样化体育运动,足球、篮球、排球等各项竞赛,极大地促进了钱塘区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的蓬勃发展,学生在各个项目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1所学校成为“市队联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钱塘区形成了在普通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机制和新体系。
(三)以“一学生两技能”提高学生体能素养
全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力争要让每个学生学精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为此,各学校为体育留出了充足时间。在严格开齐开足常规体育课的同时,学校坚持上、下午体育教学大课间与课外体育运动相结合原则,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每个学习日都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还通过制订多元化、菜单式、趣味性的大课间活动方案,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每年定期召开的春、秋季运动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丰富的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和体育素养。
三、让学生手脑“动”起来:培养动手能力,促进素养提升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思想,让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空间自由,这与“双减”政策不谋而合。通过开展劳动教育,钱塘区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走向实践,在出力流汗、磨炼意志中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在负担减下去的同时把综合素养提上来。
(一)构建“动起来”的支持环境
为满足多样化劳动研学实践教学需求,钱塘区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杭州市钱塘区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钱塘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通知》《关于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清单的通知》。这是以制度为抓手,构建区、校劳动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体系,对不同学段学生从家务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等三个方面给出了劳动清单,为强化学生实践体验、提升劳动育人实效性提供保障。劳动研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责任意识。钱塘区保证学生每周可以上好一节劳动教育课,每天都有定量的劳动时间,让劳动教育“有章可循”。
(二)构建“动起来”的实践基地
高新制造业集聚是钱塘区特有的优势。钱塘区充分利用各类企业,评选认定杭州摩尔庄园等18个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和浙江财经大学、万事利丝绸工业博物馆等一批中小学劳动研学旅行活动实践基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基地梳理现有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项目:为充分发扬钱塘“围垦文化”,区内二分之一以上学校都设有校内“责任田”,组织学生开展耕种、采摘等劳动实践教育;金沙湖实验学校以九阳生活馆为依托,通过“食育课程+食育工坊”空间营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并通过劳动带动教育,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的独特教育价值;文思小学开发了占地20亩的“丫丫药博园”种植类劳动教育基地,形成了“北沙百草”校本课程,以课程带动学生动手动脑、实践体验、深入探究。
(三)构建“动起来”的评价体系
为引导各基地规范和完善劳动研学活动,提供优质劳动教育资源,钱塘区进一步优化劳动研学基地评选体系,组织开展了区中小学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劳动研学精品课程、劳动实践教育优秀案例、劳动实践教育优秀成果、勞动研学精品线路、劳动实践教育优秀学校等系列评选活动。评选产生了30所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12个优秀劳动研学实践活动案例、4门优秀劳动研学精品课程、4条劳动研学精品线路、11位劳动研学优秀导师。通过规范化的劳动研学基地建设,钱塘区以评促建,为全区农村企业、高科技企业、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和创建劳动教育基地建立示范和导航,带动全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深入开展。此外,钱塘区还组织评选了劳动、体育、艺术、科普、综合实践、红色教育、职业理想、高科技新能源等8类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和职业体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