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022-02-16徐豪壮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研学

徐豪壮

摘    要:鉴于以往研究性学习存在预设性强、学生被动、受益面窄、学科整合不足等问题,考虑到舟山新区对海洋教育的重视,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的海洋研学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以满足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需要。学校基于海洋科学,依托研学基地,开展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以发展学生的海洋素养、学习素养,培育“阳光+洋气”的现代海洋小公民。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研学;海洋研学

2018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批准通过了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年)”路线图,旨在提高青少年的海洋素养教育。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我国要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的大政方略,要求海洋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打造海洋人才梯队,保障海洋强国战略,有力推进实施。2011年6月,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为区域实施现代海洋教育创设了契机。舟山市普陀区的海洋教育起步早,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教育研究。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是舟山市海洋教育实验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研学旅行试点学校、浙江省首批21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并于1999年始相继建立了西轩岛、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国际水产城等海洋实践基地。研究性学习是学校的金名片,学生成果在省、市获奖数居全市前茅。鉴于此,学校尝试建构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体系,旨在基于海洋科学,依托研学基地,采用研学旅行方式,开展项目化学习,发展学生的海洋素养(海洋知识、海洋意识、海洋责任),培育“阳光+洋气”的现代海洋小公民。

一、确立标准,梳理海洋研学基地

(一)确立海洋研学基地标准

学校从育人价值、教育资源、学生需求、基地条件、学校条件、海洋特色六方面评估海洋研学基地。(1)开发适宜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2)有充足的空间,让一定数量的学生完整地开展一项海洋主题活动或创作含海洋元素的项目。(3)基地有法人资质,有安保人员,有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并公开开放时间和联系方式,交通便利;讲解人员或导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引导学生探究实践。(4)实行功能分区,至少拥有教学指导区、情境体验区和实践操作区。(5)具有一定的海洋特色,如海水养殖、渔港文化、海产品加工等。(6)学校有条件安排学生到该场所活动,至少1年1次。活动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开放,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有感悟、出成果、促发展。

(二)梳理海洋研学基地

学校按评估标准梳理海洋研学基地(见表1),调研海洋研学基地资源,并按高阶认知策略、实践方式、基地特性确定了营地科创型、考察探究型、文化参与型、实践体验型、高校综合型和实验探究型基地。

二、分类建模,开展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

构建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实施模式,学校分三步走:先明确海洋研学类型,再跟进项目化学习方案设计(图1),然后按项目化学习流程操作后提炼实施模式。

(一)海洋研学类型

除了以研学旅行方式在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外,学校会在假期布置创新实践作业,要求学生统筹安排节假日时间,确定选题,可自主、可组合,设计项目化学习方案,开展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我们将之命名为自主探究型研学。学生为了完成某一项目,可能不局限于某个基地。如海水养殖,学生从某个养殖户的养殖场,到养殖公司,再到海洋渔业局或水产研究所。由于具体操作方式的差异,实践中某一海洋研学类型又可细分,如自主探究型研学分為创客类、手工类、科学探究类、文化考察类等。学校海洋科技社团的学生除完成校内海洋科创园的项目化学习任务外,还在家中养殖海洋生物,并进行观察、实验,记录数据,如“花蛤对含盐量的需求”实验,属科学探究类自主研究型研学。学生还可以进行科技创作,如“水族缸无动力可调双路增氧器制作”,属创客类自主探究型研学。

(二)项目化学习的操作

项目化学习是基于情境的持续性学习,以学科、多学科、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形式展开。学生确立主题,选择高阶认知策略(设计、决策、创见等),设计方案,开展学习实践,合作产生团队、个人成果。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必须先了解项目化学习的要素(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高阶认知、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学习评价等)、特征和步骤:寻找核心知识—形成本质问题并将之转化为驱动性问题—澄清项目的高阶认知策略—确认主要的学习实践—明确学习成果及公开方式—设计覆盖全程的评价[2]。学校的项目化学习,以学科或多学科为主,辅以跨学科。学科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如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核心知识前,首先要确定项目化学习类型,如果不是单学科的,就要熟知涉及学科的相关知识,评价标准也应趋于复杂。

(三)研学流程

学校开展研学的流程:评估研学基地—培训研学导师—评估研学对象(调查学情、基地资源)—设计研学项目—开发研学课程—实施研学项目(课程)—形成研学成果—研学评价(研学项目、学生成果)—完善研学项目。研学强调基地评估和导师培训,其组织者关注面广,参与人员很杂,因为涉及住宿、吃饭、交通、安全等,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探究,比较适合实施项目化学习[3]。

(四)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

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可以理解为基于海洋、在海洋中、为了海洋的学习(详见图2)。它以研学方式开展项目化学习,即活动主题指向海洋教育,学习方式为研究性学习,学习程式为项目化。

(五)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的实施

学校按项目化学习方案设计的框架建构项目化学习实施模式:设置情境并明示对象(呈现问题主体)—确定核心知识并提出本质问题(驱动性问题)—学习文献并制订研究性学习方案—自主协作并设计高阶认知策略—确定学习实践类型(探究性、调控性、技术性、审美性、社会性)并实施及收集信息—形成成果并评论修改—公开成果并展示交流—反思迁移并完善项目[4]。按研学、项目化学习类型,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可以衍生出诸多变式,如西轩岛科创型项目化学习实施模式(见表2)。多学科项目化学习较之单学科项目化学习,在核心知识的提炼、驱动性问题的产生、评价量规的设计及所需资源方面,难度和数量都有所增加。

三、适时评价,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评价贯穿了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的全过程。每个项目都可以建立一个评价体系,内容可以包括海洋研学基地评估标准、研学项目评估办法、项目化学习过程评价、学生成果评价标准、学生海洋素养评估办法、学生学习能力评价量规等。

(一)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操作

先明确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类型,如创客类自主探究型研学,教师要设计项目化学习观察单,从项目(任务)的概述、结构,课堂学习、推进,学生参与度,资源,作品,评估反思等维度记录。又如考察探究型研学,如团鸡山生态岛考察,教师要设计团体评价量规,从组织分工、活动目标、情境设置、活动推进、考察报告、成果展示、反思改进等维度设计,对学生的考察报告要从选题、价值、创新、问题破解、内容陈述等维度分等级予以评价。

(二)建构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机制

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机制(如图3所示),相关内容涉及研学基地建设、研学基地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化学习载体创新、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实施模式的建构、评价体系的形成、保障机制的建立等。

鉴于以往研究性学习存在着预设性强、学生被动、受益面窄、学科整合不足等问题,考虑到舟山新区对海洋教育的重视,海洋研学需满足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需要。而项目化学习真实性情境的特征联结了生命、學科和世界,赋予学生探究的双眼、具身的体验,促进了学生热情而有创意地生活。为此,学校将积极实施海洋研学项目化学习,努力破解基地建设、导师培养、学科整合、课程开发、项目设计、评价管理等难题,谱写新时代海洋教育的优美篇章。

参考文献:

[1]杨晓丹,杨志荣.维护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EB/OL]. (2017-09-21)[2021-12-12].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921/c40531-29549318.html.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32-63.

[3]郭元祥.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与实施[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7(10):9-12.

[4]夏雪梅.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128-203.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研学
红色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