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2-02-14张振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7期
关键词:参与式课程内容现实

张振杰 张 晗 周 娜

(河北经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6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参与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确定好选题范围,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成员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作出所需课件。在课中,学生将讨论后的选题生动活泼地展示出来。课后,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结果进行总结,并升华为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参与式”教学不仅发挥了思政课教师引导和讲授知识,还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坚定了政治立场,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一、新媒体时代思政课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

1.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

思政课应改变照本宣科的现状,应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指明方向。“参与式”教学一改“填鸭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参与式学习有利于学生能够全过程、全员、全感参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思政课课程,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到课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兴趣点,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实现学生从“配角”转变到“主角”,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动力,能够发现并解决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调动思政课教师引导优势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可见教师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参与式教学将教师引导作用发挥到极致,既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课堂的“参与者”[1]。“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由“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随着网络和多媒体的普及,高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思政课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线上平台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解答疑惑。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即时互动,把握学生学习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实现“教”与“学”融合

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讲人”,展示讨论结果,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进行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获取知识自觉性和主动性,深度把握思政课知识真正将其内化。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不再是“填鸭式”教学,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新媒体时代思政课“参与式”教学法运用的可行性

1.思政课课程内容现实性为参与式教学实施提供了案例支撑

关注现实世界、解决学生现实问题是高校思政课的一项基本要求。思政课案例取材于现实,思政理论更是为了改造现实。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课程内容现实性体现在思政课程内容的理论不是主观地把一个案例纳入课程中,更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眼光分析和看待中国现实问题,解决现实困难,从而实现了对前人理论的超越和发展。这些理论是对解决现实问题形成的经验总结,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案例支撑,这一现实性为“参与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案例支撑。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始终有着一颗好奇心,尤其是对现实的各种社会问题比较关注,这些现实的社会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情景模拟等参与式教学形式,把这些学生身边的现实案例资源融入思政课程,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案例,建树爱国主义情感。

2.思政课课程内容理论性为参与式教学实施奠定了学理基础

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政课课程内容理论性为参与式教学实施奠定了学理基础。正如恩格斯曾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思政课课程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很强,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若采取传统的“说教法”和“灌输法”,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对思政课的抵触情绪。“参与式”教学中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之间交流,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

3.思政课课程内容实践性为参与式教学实施提供了事实依托

高校思政课课程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性。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大学生面前展开一幅中国未来的美好画卷,对全国人民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在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有利于加强对青年的感召力。一方面,正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国家才能不断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于国家繁荣发展的时代,对中国的理论和制度都具有自信。另一方面,思政课是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思政课理论对现实世界的强大的改造作用,通过理论映照现实,和学生产生共鸣,感召大学生建立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个人奋斗力量和创造性,能够吸引有着强烈爱国热情和创新活力的当代大学生,促使其为实现国家、民族繁荣昌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抱负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使其更加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更富有担当意识,对未来更有信心和希望。

三、新媒体时代思政课“参与式”教学法实施的原则

1.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

思政课教师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将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随着新技术媒体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广,思政课担负着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将理论和时政热点相结合,宣传主流价值,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思维活跃、热情奔放、富有活力,对新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接受能力,尤其对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极其敏感。思政课 “参与式”教学案例取材于现实,分析针对现实,理论指向改造现实,抓住学生最为敏感的神经,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或社会新闻的思考,利用理论知识分析事情的本质。思政课“参与式”教学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教师能了解把握学生关注的问题,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关注现实,产生爱国情感,提高道德品质和理论素养,并从思考分析社会问题入手,获得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记忆,更加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用理论武装头脑。

2.坚持教师引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结合

坚持思政课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学生是课堂的接收者。“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参与式教学将“灌输法”的教学方法摒弃,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课率”和“点头率”。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列宁曾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 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哲学部分大多生涩难懂,如若不联系客观实践很难理解掌握,思政课教师可以联系中国具体实际,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帮助学生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其次,通过思政课“参与式”的课堂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完成深度学习。思政课“参与式”教学中学生通过辩论、小组讨论等形式加深对知识的思考,相较于单纯地听教师“灌输”印象更深。马克思曾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6]。大学生现如今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论引导,大学生可能会受到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

3.坚持师生共赢与平等交流结合

思政课采取“参与式”教学模式,结合新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交流、相互促进。思政课“参与式”教学一改往日“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不再以“命令式”地讲授理论知识,而是和学生进行互动,课堂氛围也不再是“死气沉沉”,而是学生和教师友好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其次,“参与式”教学上课形式有利于师生之间良好互动。马克思认为“只有在新的社会关系下,教育才会是对每个人接受教育的质量的关注,对每个人的智力、体力、技能等素质全面发展的关注。教育的真正作用才能转变为培养“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7]。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性课程。思政课和时代紧密相连,在新媒体课堂上人与人的交流是平等的,学生通过对思政热点进行思考,在课上和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思政教师利用平等对话的方式,积极与大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教育,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信任与尊重,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道互信合作的桥梁。最后,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在教与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过程中实现了教育主体的和谐互动,达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4.坚持新媒体与思政课相融合

在教学实践中,把新媒体资源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各种互动平台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信息的共享性也为学生提供了广大的平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免费下载马恩原著,提高学习积极性。首先,思政课和新技术有机结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为思政课提供平台。“信息、知识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具有可共享性”[8]。在新媒体基础上的思政课,采取“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在网络平台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工作,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其次,教师的授课能力也随着新技术不断加强。恩格斯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不仅经济基础要达到,还要“还必须相应地发展使用这些手段的人的能力”[9]。思政课教师一改往常的“灌输式”教学,熟练掌握新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现更多的教学资料,能够图文并茂地讲述思政知识,吸引大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抬头率”。思政课和新媒体相融合,可以扩大影响力,让思政课成为一种“潮流”,占领舆论阵地。“参与式”的思政课教学方法能够在新媒体基础上,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参与式课程内容现实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