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源精神传承与高校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2023-01-2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7期
关键词:安源志愿志愿者

金 津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38)

一、安源精神传承和高校志愿服务融合现状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红色突击队”对当地居民、高校学生设置调查问卷,通过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的形式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根据广大群众对安源精神了解程度、高校志愿服务现状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共发放105份问卷,回收105份,回收率达到100%。调查结果较为真实地体现了安源精神与高校志愿服务融合的实际状况。

1.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红“设”突击队在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旅游航空学院等六个学院随机抽取80名来自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萍乡市安源区选择了25名本地居民,以他们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0.4%。调研对象中男生49人,女生56人;大一学生48人,大二学生25人,大三年级学生7人;安源本地居民10人,本地学生10人。其中党员2人,共青团员 61 人,群众42人。红“设”突击队还对校星级志愿者、院级志愿组织负责人等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通过纸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2.结果与分析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群众对红色革命精神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其中对“抗战精神”“红军精神”等意义更为重大的红色革命精神了解程度更高,二对“安源精神”“苏区精神”等具体地区的红色精神了解程度低,这对安源精神的传承具有警示作用。

就统计数据显示,52%左右的群众表示对安源精神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其中仅有8%的群众对安源精十分了解,这表明大部分群众对安源精神并不熟悉。可以看到,48%左右的群众对安源精神完全不了解,而且接近44%的人对其只是了解一点,其中不乏部分安源本地居民也不了解安源精神,这表明安源精神的教育与普及工作需要很大改进。

图一

另外,根据在校大学生对于高校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可以了解到,59%的学生曾参与志愿服务项目,12.4%的学生并未参与过志愿服务项目,28.6%的学生想参与但缺乏合适的机会。由此表明,大部分同学能够接受志愿服务,并愿意尝试去做,而且大多数同学都曾接触过志愿服务,同时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在所有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或者打算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中可以了解到,19.42%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是认识更多的人,从而拓展自身的社会范围;21.87%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充实自身的社会经验,提高才干;24.44%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是获得帮助他人的喜悦与满足感;5.98%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希望把让生活变得充实;11.78%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目的是加综测活动学分;16,51%的同学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是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由此看来,虽然学生的出发点竟不相同,但是不外乎提升自己和服务他人。

图二

图三

对于不想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了解到,30.34%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太过劳累且收获不够实质性;33.68%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浪费时间,没有意义;35,98%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不够严谨,形式大于内容。这也说明,大学生对高校志愿服务的评价褒贬不一,更多学生认为志愿服务能够帮助到他人,能够将优良传统发扬出去,能够锻炼自己。但部分同学提出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应该得到改善,将志愿服务落实需要的地方。总的来说,大学生对待志愿服务的态度,首先是很正面的、向上的,他们愿意去了解和传承红色精神,愿意将优良品德发扬下去。

二、安源精神传承与高校志愿服务相融合的价值

1.文化价值

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安源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推动安源精神转化为文创产品,使非物质文化转向物质文化,以更好地做到文化传承,将安源精神与艺术语言融合,引导大众更加熟悉和了解安源精神。助推安源城市IP形象的打造,能够创新性表达安源精神的内涵,将安源精神进行推广宣传,让安源精神走出安源,走出江西,推向全国,以达到更好的文化宣传效应[1]。安源精神的传承与高校志愿服务的相融合还能促进高校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情怀,铭记历史,改革创新,将安源精神展现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用自身去影响周边的同学,在高校学生中互相传播,互相学习安源精神的内在含义,以史明鉴,提高新时代青年的丰富内涵。安源精神红色研学基地的打造能够让青少年更好地接受红色教育,让高校学生与安源精神更近距离的接触和感受,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家国情怀,感受红色文化饱览,体会安源精神的内在含义 。

2.社会价值

由文化价值衍生出的社会价值在于文化产品开发可以使安源红色文化产业链进入由点到面的快速扩张中,而且文创产品往往也是高附加值、高利润区域,这些特性能够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安源红色文化旅游建设中,为当地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增加区域内就业岗位,为当地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青年人才外流。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制作能够以物质载体的形式,将安源精神植入当地的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制作中,经过文化特色拉动产业发展,再经过产业提升与优化不断地促进安源精神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更好地传承安源红色文化内涵,同时能够增强当地居民对当地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3.教育价值

(1)思政建设

志愿服务过程中,队员们将原有的安源精神,通过文化元素特点互相融合渗透提升,再运用文化创意设计的表现手法对外传播,以达到宣传安源精神的目的。团队成员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认真学习安源精神,深刻感悟其精神内涵,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次设计创作过程中都是创作成员的一次思想政治学习和领悟,每一段过程都是团队成员在对于安源精神内涵的再一次体会与感受,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文化领域及重要的思想领域[2]。

(2)美育教育

所谓:“多见者识广,博见者心宏”。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传播安源精神进行创作时,需要汲取众多文化艺术特点创意创作,不断地开阔创作者的文化知识涵盖面积,提升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高校志愿者运用专业知识,将审美教学与安源精神相融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传承与服务过程中,对于志愿者的所有成员,都是视野的开阔、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提升。

(3)思维提升

设计创作与绘画创作中,志愿者往往需要运用创新性思维,提高创意维度,志愿者在实践设计中可以有效提高设计思维能力;团队成员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在团队良好风气中,互相沟通交流、学习促进,可以培养思维活跃的积极性。

三、传播安源精神的优劣势

1.优势

(1)安源地区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创作素材,仅从“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十六字安源精神延展,便有大量具有丰富文化意义的文创产品可创作。拥有“安源工人运动”及“秋收起义”等著名红色旅游品牌,同时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俱乐部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部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及“秋收起义”等事件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材中被广泛引用,使安源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2)地处湘赣边界区域,直接接受周边以井冈山为主的一系列红色地区的旅游辐射。同时可进行间接性多地联动,打造一系列红色文创产品,从安源周边发散性的传播和发展,由近到远,逐一递增,将安源精神深入人心,将安源精神的传承发扬光大。

(3)特色城市文化产业优势。具有以萍乡傩舞、恐龙蛋化石为代表的远古文化,以千年花炮、百年煤矿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以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各种山水景观的独特,仅以武功山的抖音点击量就达到26亿之多等,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2.劣势

(1)地区形象不明显。以“红色安源”“秋收起义”为主体的安源精神具有大量可挖掘的文化内涵,但目前阶段存在一定的针对性开发不足,研究深度欠缺等问题,尚未形成一个吸引力较大的红色产业。具体性的红色精神得不到针对性的宣传与开发,将安源精神与其他红色精神合并宣传,导致大众对安源精神的产生陌生感,安源精神就无法指向性地进行有力的宣传和传承。

(2)安源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红色资源丰富且数量众多、分布广、类型全、品位高。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安源红色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声势迅猛发展,安源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与传播,但依然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产品功能单调、红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安源精神的红色旅游景点应该提高管理标准,在基础设施上给予大众更好的参观体验[3]。高校志愿者可通过兼职红色宣讲员对安源精神进行介绍和宣传,不仅促进安源精神的传承,也能有效提高高校志愿者对于安源精神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四、安源精神传承与高校志愿服务相融合的问题

1.影响安源精神传承和高校志愿服务相融合的因素

在安源精神传承与高校志愿服务相结合的过程中,传播理念的多元化、宣传手段形式化、实施过程弱化、宣传方式局限化等现象,是阻碍安源精神传承与高校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因素。调研结果表明,有 27.86% 的人没有通过志愿服务学习到安源精神。有25.43% 的人觉得志愿服务活动与安源精神融合形式大于服务本身,认为志愿服务组织太重形式,缺少高效性;其中22.65% 的人对志愿服务与安源精神融合的活动内容不感兴趣,浪费了时间;另外,24.06% 的人认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严重挫伤了安源精神活动的传播热情。如何调整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扩展安源精神的传播途径、加强实践能力、确定价值目标是将安源精神与高校志愿服务相结合的重点。

2.影响安源精神传承的阻碍

在将安源精神传播出去的过程中,产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的安源精神并不被广大群众知晓,地域狭小、传播手段单一、没有独特的标志性建筑等都是影响安源精神传承的主要原因。根据在安源本土居民调查显示,65.82%的居民对安源精神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当地展览馆中,并不明白其中深意;10.16%的居民根本不知道何为安源精神;24.02%的居民安源精神了解得不透彻。当地居民对于本土红色精神都如此陌生,更不外乎外地居民了。对于这种情况,表明当地对于安源精神宣传不到位,无法将安源精神渗透生活当中,安源精神在传播的过程就难以取得成效。

五、安源精神传承与高校志愿服务相融合的建议

1.加强志愿组织管理,提高志愿服务质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对中国当前的志愿服务管理工作明确提出了要求,也为志愿服务工作的健康蓬勃发展,奠定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志愿服务的精神力量受志愿者的道德理念所限制,志愿服务水平影响着安源精神的传播质量,因此必须依托于志愿者组织,促进志愿者的志愿工作理念继承与保护;必须借助志愿者组织,进一步促进志愿服务的专业化。

首先,加强志愿者组织内部的人员培养,提高志愿者质量,充分发挥志愿者价值,根据不同人不同职业采取不同培养方式,对于红色产品内部人员可以对游客、学生进行讲解。其次,推动志愿服务机构网络平台建设,形成志愿者信息服务平台[4]。既为志愿服务供需双方交流的渠道,又为志愿者之间、志愿者组织内部搭建互动交流的舞台,互相学习经验,交流心得,促进志愿者之间的凝聚力。此外,可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方向。调研表明,有 81.66% 的学生都更乐于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是学校的特色项目。师范学院成立的“走进山区,爱暖童心” 支教服务队,有着独立志愿服务队的专职老师、带队教师以及近百名学生志愿者。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也拥有彩绘工作室参与每年的“三下乡”系列活动,用自己的画笔将美好挥向人间。最后,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必须持续地不断创新。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范围在不断扩大,但志愿组织形式和服务内涵上的创新缓慢,存在内容僵硬、没有生命力的情况。因此,只有合理推动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才能进一步发挥志愿者的社会影响力和感染力。

2.创新志愿者传播媒介,传承弘扬安源精神

普通群众所需要的时代精神必须是鲜明的、生动的、具有活力的,用最通俗的方法阐释安源精神的存在价值,才能让其精神实实在在地深入民心、走入普通民众。在合理利用原有的宣传普及方式与方法技术的基石上,紧密关系新信息化时期传播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态势,努力实现宣传普方法及服务员主要对象多样化、信息内容多样化、服务主体多样化,开展安源精神周边、微课堂,直播式、视频点播、平台短视频宣传等新的推广方法,合理运用新时代新资源,切实实现有的放矢、因人施讲的坚定信念。

此次“三下乡”红“设”突击队志愿者就采取了抖音直播和微团课的方式,将安源精神传播出去,直播总人数达到313人,微团课点击量达到526次。直播互动、团课宣讲的方式既迎合了普通民众的需要,也顺应了现代社会的时代洪流,给红“设”突击队了全新的启发,用榜样的力量传播社会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受到感染。并且通过开发安源精神的红色周边,如安源精神玩偶、安源工人运动手绘插图、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书签等红色文创产品传递安源精神。此外加强推广安源精神纪念馆等地,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安源精神的传播中,把安源精神和革命古迹结合起来,寓思想政治教学于参观浏览之中,进一步强化了对安源精神工作人员,特别是讲解员、导游员的思想政治教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对旅游景点附近民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其传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提升自豪感,展现新面貌[5]。

结语

“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是安源精神的主要内涵。将安源精神的传承与高校志愿服务相融合,从学生这里把安源精神传承下去,加强学生民族自信,真正将安源精神转化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传承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将民族自信树立在每一个群众心中。新时代弘扬安源精神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加强创新志愿者服务组织,创新新时代新资源传播途径,将安源精神融入群众,融入生活,让安源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安源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研学安源儿童团 致敬鲜艳红领巾——“安源儿童团中队”风采录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李安源作品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